《把信送給加西亞》是一個傳奇的故事。美西戰爭爆發前夕,美國總統下令羅文中尉,將一封絕密信火速送給古巴起義軍首領加西亞將軍。羅文接過信,沒有問:“誰是加西亞?”“他在什么地方?”“我怎么才能找到他?”“為什么非要我去?”“別人不能去嗎?”而是歷盡磨難、出生入死,把信送給了加西亞,從而贏得了戰爭的勝利。
一百多年過去了,世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但羅文的精神卻沒有因為歲月的流失而被沖淡——因為它揭示了一種由主動性通往卓越的成功模式:只有忠誠才有信任、只有主動才有創新、只有投入才有回報。今天,我們重溫羅文的故事,把它作為一面鏡子,對照檢查我們的工作,深受啟發。
通過認真學習,我們班子感到,有必要將這一讀書學習活動擴大到技職干部當中。為此,分廠為每一名技職干部購買《把信送給加西亞》一書,同時結合分廠實際起草了輔導材料,分廠黨政主要領導分別作了專題講座。那么如何引導技職干部“增強工作主動性,提升執行力”,“把信送給加西亞”呢?我們的做法是,認真剖析正反兩個方面的典型,組織技職干部圍繞九個議題開展討論,并深入查找存在的問題。這九個議題分別是:
一、忠誠坐標在崗位
什么是忠誠,忠誠就是堅守精神高地,始終抱定一個目標。羅文對他的祖國和人民是忠誠的,不然他就不會舍生忘死去送信,哈鍋人對祖國和哈鍋是忠誠的,不然也不會獻了青春獻終身,獻了終身獻子孫。通過學習我們認識到,忠誠是具體的、團隊的,也就是說只有愛崗敬業、忠于職守,把事業當成自己的生命,才能不辱使命,只有立足崗位,置身于集體當中,才能有所作為。
為了提高技職干部的歸屬感和成就感,我們在技職干部中開展了“做給群眾看,帶領群眾干”的榜樣活動,為其提供體現自身價值的平臺,并通過這一載體,把忠誠傾注到每一項工程、每一個部件、每一條焊縫當中。
二、延伸手臂爭主動
何謂主動性,主動性就是不用別人告訴你應該怎么做,而是千方百計去完成它。
羅文接受任務后,什么也沒問,打起背包就出發。他越海峽、過雨林、穿沼澤,勇闖奪命島。與之相比,我們的工作環境不知要好過多少倍,但為什么我們所希望的主動工作、延伸手臂,卻時常變成了討價還價、遇到問題繞著走,甚至舉手之勞、多說一句話就可以解決的問題而不肯為之呢?經過討論,大家得出這樣的結論:工作標準不高,責任感不強,使許多本來不是問題的問題變成了關鍵問題。
為了增強技職干部的主動性,我們把“不等不靠、不攀不比“作為職業道德的底線,鼓勵大家勤奮工作,要做就做最好的、最棒的!現在我們的技職干部,經常主動把工具、圖紙、零配件等送到生產工人手中。
三、原則面前休氣短
在講問題時,我們經常說“對事”不“對人”。實踐證明,你不“對人”,就沒人跟你“對事”,敲山震虎空對空,什么工作也落不到實處。在講原則問題上,我們既要“英雄奏凱”,也要“揮淚斬將”。毛澤東說過:“世界上怕就怕認真二字,共產黨最講認真。”這里講的認真也就是敢于較真。只要認真,什么事情都能辦好,什么困難都能克服!正在技職干部改進作風,爭做“送信人”的時候,一個工長在處理一起嚴重違反安全生產規程的事件上,不敢堅持原則,特別是在當事人揚言報復領導的是非面前,氣短、手軟,在群眾中造成了極壞的影響。經分廠領導班子討論決定,免去其工長職務,調回生產班組工作。我們認為,把“信”交給這樣的工長去送,恐怕十有八九要誤事。
四、嚴格自律需誠信
羅文一個普通人,卻因誠信的人格魅力讓人倍加敬重。從WTO到APEC,從上崗宣誓到建立誠信檔案,無一不要求人與人之間建立誠信關系,嚴格遵守游戲規則,否則社會就失去了運行之規,人就失去了立身之本。當今社會,誠實守信已經由美德變成必須。
在讀書活動中,許多技職干部進行了深刻反思,他們說,過去經常是講問題避重就輕,講成績言過其實;領導安排的工作,先答應下來,弄個好態度,過后該怎么干還怎么干。這些言行不一的現象,輕則貽誤工作,重則給我們的事業造成無可彌補的損失。最終大家明白了這樣一個道理:市場什么都能買到,惟獨誠信買不到。一旦失去誠信,后果將不堪設想。
五、充電創新防折舊
在送信途中,羅文歷經千難萬險,但卻逢山開路,遇水搭橋。不難看出,他有很強的應變能力,掌握比較豐富的軍事、地理以及外交等常識和技能。
現實情況使我們感到,許多技職干部的工作方式和方法還停留在傳統的思維定式中;特別在適應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等方面少有作為和突破。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和經驗的本身有了很強的時間性。由于種種原因,我們技職干部放電多,充電少,知識“折舊”速度的加快,使他們在新形勢面前力不從心。為培養大家終身學習的能力和習慣,分廠開展了“周末充電”活動,組織技職干部把相關的新技術、新工藝、新材料以及新鮮的管理經驗整理成短小精悍的“資訊”,供大家相互學習,實現“資源”共享。
在重視知識、技能儲備的同時,我們更強調創新工作,鼓勵大家把積極進取精神同科學求實的態度結合起來,避免走彎路,最終把送給加西亞的“雞毛信”變成“特快專遞”或E-mail。
六、服從大局講合作
羅文能夠勝利完成任務,這得益于良好的人際關系。在充滿兇險的送信途中,羅文與形形色色的人打過交道。從社會地位上看,上至將軍、船長,下至馬夫、向導;從國籍、人種上講,有英國、古巴、牙買加,黑人、白人、印地安,多達十幾種。但羅文卻能夠與他們每一個人合作愉快。因為他清楚,沒有這些人的保護和支持,是不可能順利完成任務的。
羅文的溝通能力讓我們的技職干部深刻反省自己,他們回想過去,對于因為與他人缺少溝通而耽誤工作的事情深感內疚。通過學習討論,大家形成這樣一個共識:一是在大生產中,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應該相互配合、相互補臺,講大局、講協作。二是在社會轉型時期,應該保持良好的心態,相互理解、相互包容,講風格、講寬容。
七、輝煌之時當清醒
若想戰勝敵人,首先要戰勝自己。羅文把信交給了加西亞,沒有陶醉于一時的、階段性的勝利,而是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和憂患意識,時刻警惕在勝利面前迷失自己。
在讀書活動中,技職干部總結了許多“大意失荊州”的經驗教訓,懂得了越是在成績和榮譽面前,越要有自知之明,只有想到自己的不足和肩上的責任,才能從中汲取不斷進取的動力,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真正做到對謗不戚,對譽不喜,對誨不怒。
八、“雙贏”機制不打折
在堅決執行命令的上面,可以說羅文發揮到了最高境界。羅文從大局出發,個人利益服從國家利益。相比之下,我們也看到,分廠安排的工作,一些技職干部不是頂著不辦,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大打折扣。為什么會出現兩種截然相反的結果呢?
“前面放塊肉,后面跟只狼”是大家熟悉的寓言。說的是壓力與動力的關系。羅文是軍人,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在執行命令的問題上,羅文沒有任何選擇和退路。這是制約機制的作用。而“送信”的成功,又讓羅文連跳六級,由步兵中尉破格晉升為騎兵上校。這是激勵機制的作用。
制約機制和激勵機制造就了羅文。它告訴我們,提升執行力的關鍵是“狼與肉”的寓言必須成為現實,實現真正的“雙贏”。為此,我們進一步完善了有關制度和分配政策,并且開展了技職人員的工作好壞,勝任與否,由職工評價,每月測評打分,與分配掛鉤的活動。實踐證明,這項活動起到了很好的效果。上個月,兩名工作出色、群眾公認的計劃員被提拔為工長。
九、人人均可做羅文
羅文是不是高不可攀?要成就一番事業,是否必須高起點高平臺?回答是否定的。羅文雖然是中尉,但也是普通人。送信固然重要,但從工作性質來看亦是平凡崗位,送信過程更非驚天動地,但羅文卻竭盡全力去完成使命。
其實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重復羅文的過去。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一個人的能力有大小,“送信”的路程有長有短,難易程度大小不一,但其目的只有一個——“把信送給加西亞”。羅文的工作是平凡的,但他卻把平凡的工作做到了“爐火純青”。只要我們的潛力發揮到最大限度,就是最棒的。分廠電焊工王曉剛、朱凱是省市焊接狀元,也是普通人,他們是我們身邊的“羅文”。由此可見,羅文的精神是可望可及可學的。下一步,我們計劃在全體員工中開展“爭做羅文”活動,使每一個員工都能“把信送給加西亞”。
自讀書活動開展以來,我們的技職干部工作作風和思想作風有了明顯的轉變,工作主動性也明顯增強。今年六七月份,先后完成金屬噸位1430噸和1575噸,創造了歷史新高。最近分廠“6S”現場管理也首次越居公司第二名。今后,我們將進一步發揚羅文精神,努力建設一支愛崗敬業的員工隊伍,為企業的健康發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作者單位:哈爾濱鍋爐廠有限責任公司
(責任編輯/石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