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處江南水鄉的豐城古城,清晨人們總能看見一個中年男子邁著著矯健的步伐走進審計大樓,開始他一天繁忙的工作。
他——就是豐城市審計局局長喻德華。
2004年11月他接到組織上的調令,二話沒說就踏上了他并不很熟悉審計行業的征途。當時的審計局可謂內憂外患,貧困交加,班子渙散,人員嚴重缺乏,因超負荷建設欠債較多,干部津貼半年沒有發放,干部職工思想波動很大。在這種困境中,他仍然以其對事業的摯愛,辛勤的汗水,在審計這片土地上勤勞地耕作。短短三年,審計局的面貌煥然一新,先后獲得省文明單位,宜春市先進單位,豐城市政府先進單位等榮譽之稱號。
團結才有戰斗力
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和諧是事業興旺發達的基礎。身為局長的喻德華深深懂得這個道理,當時由于種種原因,單位陷入人心不穩,思想渙散的窘境。如何迅速扭轉局面,凝聚人心,讓工作步入正軌,成為擺在他面前的頭等大事。
為打開工作新局面,他埋頭查找原因,找班子成員、干部談心,了解全局干部思想動態。發現以前由于審計集體決策機制不全,造成班子不團結,班子的核心戰斗堡壘作用沒有充分體現出來,干部職工的工作主動性和積極性不高。因此,他一方面結合當時的實際,進一步修訂完善審計機關規章制度,并印刷成冊,審計人員人手一冊;為使規章制度落到實處,提出“領導帶頭,全員落實,民主監督,嚴肅紀律”的口號;另一方面自己明確表態“要求同志們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要求同志們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同時要求局領導班子成員要充分發揮表率作用。通過相互交換意見,實行民主決策和堅持重大決策班子集體討論制度,從而使每項決策都能夠體現集體的智慧,決策更科學,班子更有戰斗力。
他深知團結的重要性,有次兩位班子成員為一件小事吵架,他從鄉下心急如火趕回,分別找兩位做思想工作,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進行調解,將他們之間的恩怨化解;事后兩位同志都表態今后不會再發生有損團結的事,并要齊心協力維護團結;團結精神得到了加強,形成了拳頭,凝聚了合力,奏響了拼搏奮斗新樂章。每年他都要抽出時間找全局干部談心一次,了解干部職工思想動態,打消他們的思想顧慮,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從而使干部職工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他常常在大小會議上說“團結就是力量,團結出戰斗力,愛護團結要象愛護自己的眼睛一樣”。三年來,他不僅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
創新贏得新天地
創新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保持長久興旺的基礎,更是一個團隊在現代化經濟發展競爭中脫穎而出,勇立行業發展潮流的根本保障。歸結本單位取得突出成績成功的原因時,喻德華認為與堅持監督、管理、質量、服務的持續創新有著直接的關系。
創新審計監督理念,思路決定出路,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這也是他一以貫之的行事作風。他作為單位上行政工作第一責任人,始終對工作高度認真,一絲不茍,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積極謀劃創立固定資產投資審計工作新思路,并先后向社會招聘了6名專業人才,積極組建了二個固投審計股,實現了該局固定資產審計零的突破。在固定資產審計運作中,他又提出將工程決算審計、工程財務收支和建設程序審計相結合,以加大對工程項目審計工作力度,確保建設項目,依法規范運作。為提高審計質量,他要求審計組同志要堅持“細、準、實、公、廉”的審計五字方針,嚴肅查處高估冒算、虛報工程量等弄虛作假行為;為避免固投審計風險,又建立了工程審計復審制度,先后將審計的工程送南昌、樟樹、贛州等審計局進行復審,防止審計人員的工作疏忽等原因所造成的風險。三年來共審計86個工程項目,審計項目投資總額98億元,核減工程資金23億元,清繳稅費800多萬元,有效地維護了建筑市場秩序,提高了政府投資效益,得到政府領導的高度贊揚。
創新審計質量理念,深深印在喻德華的腦海中,為提高審計質量,他從制度上人手,專門制定和建立健全局審計質量控制制度,并加強審計回訪的力度,進行后繼審計;同時,還加強了對審計工作組的監督和檢查,實行了審計執法責任制和審計責任過錯追究制;對審計單位租部門存在的問題,實施統一處理,杜絕了人情審計,減少了審計執法不到位的現象。一系列制度的實施,使該局的工作井井有條,改變了以前無序的狀態,審計質量大大地提高。2005年市政府為制定實施全市教育“三集中”政策,主要領導要求市審計局事前對全市教育經費進行審計,該局派出七人審計小組,嚴格按照審計的規范程序進行審計,耗費時間近兩個月,對豐城所有的中小學校經費收支進行拉網式的審計,共查出違紀違規金額1362萬元,提出加強經費管理意見7條;該報告得到了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的肯定和批示以及市教育局的贊揚。三年來,該局共有45篇審計報告被政府采納、批示,批轉到有關部門和鄉鎮,并責成部門和鄉鎮進行整改;與紀檢、司法部門一塊查處案件7件,追究刑事責任5人,受黨紀、政紀處分12人。
創新審計服務理念,為使審計成果得到有效的轉化,喻德華狠抓審計服務這一工作,他認為審計的最終目的是服務于被審計單位,將所暴露出的問題進行整頓和改進,是促進被審計單位財務管理水平的提高及今后的工作有序、健康發展,并有效地維護經濟秩序正常運轉。它是我們工作中糾正錯誤一項重要的措施,是我們解決問題的根本,更能促進我們的工作落到實處,有利于工作更好的開展。審計查出問題整改工作是審計機關審計工作的一部份。以往該局只停留在“口頭和文字”上服務,即只是指出被審計單位的薄弱環節和加以改進的方法,至于對方是否得到改進和落實則過問不多。喻德華始終特別強調審計跟蹤服務制度,要求各科室在服務中,著力要在“做”字上下功夫,對審計建議的落實情況進行定期跟蹤檢查。有一次我局在對某單位進行審計后,針對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實質性改進建議,事后審計小組再次對該審計項目的結果落實情況進行了上門回訪,發現該單位沒有進行整改和糾正,喻德華親自帶領審計組同志對該單位的領導進行耐心細致的說教工作,使審計建議落到實處,有效地促進了該單位工作的改進和加強,規范了財務管理制度。該單位后來在迎接上級檢查后,其領導專程到審計局稱贊審計工作做得細,服務到家,避免了他們更大的錯誤產生。
在他的帶領下,三年共完成審計項目和單位425個,收繳并上交財政資金1823萬元,查出違法金額8528萬元,管理不規范金額12368萬元,固定資產投資審計核減工程款23億元,查處大案要案8起,追究刑事責任15人,受黨紀、政紀處分18人;提交有價值審計工作報告、信息42篇,充分發揮了審計監督和審計服務職能,為維護經濟秩序,促進經濟發展,加強廉政建設發揮了重要作用。
廉潔是審計之保證
“要從源頭上下功夫,努力使審計干部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喻德華有自己的政績觀,為進一步加強自身建設,提高工作水平,始終做黨的忠誠衛士;對全局干部提出了“政治堅強、公正清廉、紀律嚴明、業務精通、作風優良”的嚴格的要求,他說“廉潔是審計事業之保證”。
為建立一支廉潔高效的審計隊伍,他花費了大量的精力,有時甚至琢磨到深夜。他從兩方面人手,一方面以正面典型示范教育引導審計干部應該怎么做,在全局大張旗鼓宣傳優秀黨員干部廉潔奉公、勤政為民的先進事跡,使全局廣大審計干部學有目標,趕有方向,見賢思齊。另一方面以反面典型的警示告誡審計干部不應該怎么做。多次組織全局黨員干部觀看警示片,還組織干部到監獄參觀,讓服刑人員擔當“反面教員”現身說法。身臨其境感受和眼見為實的場景,使全體審計人員思想上身受觸動、心靈上深受震動。
為使教育成果得到鞏固,他從制度上下功夫,以黨紀條規制約和規范審計干部必須怎么做。局制定《審計干部廉潔從審若干規定實施辦法》、《審計廉潔從審反饋函管理辦法》、《審計廉政責任制實施意見》等一系列規章制度,促使審計干部秉公執法、廉潔從審。
物洗從潔,心洗則清。喻德華常告誡自己,也以自己的行為告誡全局審計干部。古人說:“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他始終以身作則,不以權謀私,不為金錢所誘惑,廉潔從政,堂堂正正搞審計,全心全意當公仆,多干工作少計利,吃請不到場、送禮從不收受,眼不紅,心不貪。有次對某單位專項審計,查出該單位應繳而未繳預算收入90萬元,隱瞞截留63萬元,擠占挪用37萬元,少計稅收862萬元,該單位領導向他說情并要向他表示,被他當場謝絕。三年來,他共拒收禮金、紅包等有價證券幾十次,金額達6萬多元。在他的帶領下,全局形成了廉潔自律、廉潔從審的濃厚氛圍。
(作者單位:豐城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