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介紹了創造性思維的概念和特點,進而從管理者的角度探索創造性思維在管理活動中的諸多表現,提出開發創造性思維能力成為現代管理者的緊迫任務,管理者掌握創造性思維方法與藝術,對于增強自己的能力,提高決策水平,開創管理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管理者;創造性活動;創造性思維;創新能力
一、創造性思維
思維是人腦的活動,是人通過大腦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是人自覺地把握客觀事物的本質和規律的理性認識,相當于平常我們所說的思考。按照科學的觀點,大腦的思維代表著人的生存能力。沒有思維就沒有人類社會,文明的出現和發展是人的思維發展的必然結果。
創造性思維是一種批判性思維,它要求思維的主體以獨有的開拓精神掌握新知識,認識新領域,獲得新成果,積極、熟練、靈巧地應用綜合分析,評價那些從觀察、試驗、反省、推理、交流中所獲得的信息,并用以指導行動。創造性思維重在創造。個性鮮明,連動性強。具有超常、跨越、前瞻、積極、綜合、系統等思維特質。創造性思維一旦和管理決策結合起來,就可以使決策獲得巨大的成功。創造性思維在成功決策中的地位和作用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加以認識:
1、創造性思維在成功決策中倡導相兼相容的系統觀。系統觀是一種系統的思維方式,這種思維方式用整體的觀點從宏觀的角度思考問題,對不同組織的不同特點所選擇系統的關鍵要素加以控制(少數原則,最短板原理),從歷史的、現代的和未來的角度綜合考察組織問題,實事求是地利用中間資源(調動那些處在中間狀態的人員的積極性)。系統觀實際上體現了創造性思維的原則。在決策中倡導相兼相容即在思考問題、分析現狀、決策未來的時候,不是按照“非此即彼”的思路確定目標,制定政策,而是比較多地采用“既此又彼”的思維方式安排計劃,實現任務。
2、創造性思維在成功決策中主張打破基本假設的慣性。基本假設是指管理者在處理一個問題,看待一件事情,評價一個人的時候,常常用以往的知識、經歷、經驗和直覺,不由自主地對問題的原因或結果直接做出條件性的判斷,這樣的判斷在管理學中被稱為“已知障”。成功決策就是要在創造性思維的觀念指導下,打破基本假設的慣性,管理者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3、創造性思維在成功決策中追求戰勝自我的最高境界。戰勝自我是避免基本假設造成錯誤的自我控制的強大力量。戰勝自我就是要實事求是,就是要按照“是什么就是什么,為什么是什么,應該是什么才是什么”的思想路線進行決策,這樣的決策來自客觀實踐,并在實踐中不斷刷新管理者的成見,所以容易獲得成功。
4、創造性思維在成功決策中強調管理者的素質。管理者的素質大致包括政治素質、知識素質、能力素質、心理素質和身體素質。而對成功決策而言,管理者還要具備以下特質:好奇、敏銳、變通、多問、獨創、善思、自信、毅力、想象、嚴密、幽默、勇氣、表達。這些素質和特質在國際競爭中又往往表現為高智商、高情商、和創新能力、應變能力、公關能力、組織能力以及多元化的文化養成,其中創新能力最為重要。而創新能力又是由創造性思維決定的,所以創造性思維對管理者的成功決策關系最大。
5、創造性思維在成功決策中要求管理者永遠保持一種創造精神。這種創造精神是指善于創造新事物,善于創造新方法,善于創造新機遇,善于創造新觀念。成功決策在創造精神的鼓舞下,就能把管理者的智慧與群體的智慧結合起來,形成一種合力,并在創造性思維的推動下,選擇最能符合客觀規律的行動和決定。
二、管理工作是一種創造性勞動
管理者是面向未來的、有確定方向的人群集體活動過程。其中,“人”是整個管理活動中最活躍、最具創造性的因素。對事物未來的發展,管理者也只能夠大概地判斷出它的曲折和演進。因此,管理活動的發展具有一定程度的隨機性和探索性。
在管理活動中,管理者不可能將被管理者的一舉一動都像機器人一樣進行有效地控制,管理活動進程活躍、多變的特點,也要求被管理者能夠在管理者確定的方針、政策、原則指導下,在法規的約束下,主動地、創造性地處理自己碰到的特殊情況。因此。管理活動實際上是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一起共同進行地創造性的勞動。
管理者的創造性思維特征有以下幾方面:
1、敢于挑戰傳統觀念,堅持按正確的思路付諸實踐。具有創造性思維的管理者有其思維的獨特性、新穎性,不囿于傳統思維,敢于碰釘子。美國通用電器公司(GE)總裁杰克·韋爾奇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韋爾奇上任之初,正值冷戰結束,工業進行大規模調整。這一形勢勢必影響到GE原有的經營業務。杰克·韋爾奇審時度勢,沒有盲目擴張,適時地提出GE公司經營戰略計劃,使企業度過艱難時期,杰克·韋爾奇為管理科學史做的另一個貢獻就是敢于向傳統的“科學管理”挑戰,提出“無邊界管理”和“零管理層”概念。所謂“零管理層”,即是廠長(經理)到操作工人中去管理,一竿子插到底,中間不設任何管理層。這個做法不僅僅是減少管理層次,提高企業對變化不定的市場需求的適應度,更為重要的是他提出了一個全新的管理理念。因此,有管理專家認為,韋爾奇是繼福特之后又一個管理時代的開創者。可以說,敢于創新、獨特地思維是韋爾奇成功的主要因素。
2、具有敏銳的直覺思維和洞察力。愛因斯坦曾說過,在創造活動中“真正可貴的因素是直覺思維”。它是主體依據以往的知識和經驗,在無意識的條件下,從總體上迅速猜測、預感或觀察隱蔽在現象背后的事物的本質屬性或本質聯系的一種思維方式。當今市場瞬息萬變。管理者光靠定量的計算結果或是規律來做決策是行不通的。敏銳的直覺思維在管理者參與創造性思維活動中能起到非同一般的效果,而直覺思維的升華便能產生靈感,即創造力。企業管理者在產品策略、市場調整等重大決策上憑借敏銳的直覺思維和洞察力可使創造性思維得以實現。
3、具有豐富的想象力。豐富的想象力是創造性思維活動的顯著特征。創造性思維活動既需要大膽想象,又需要現實定向,即在想象和現實之間進行“反饋”調解。可以說想象力是智慧的翅膀,成功的加速器。是創造性思維的源泉。豐富的想象力能夠幫助管理者準確把握、探求目標市場,準確進行市場定位、產品定位、廣告定位。
三、現代社會生產和科學技術發展使開發創造性思維能力成為現代管理者的緊迫任務
從創造性思維發展的歷史過程來看,它總是伴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而發展。現當代科學的發展,特別是學科間的交叉、滲透和影響促使人們綜合思維的能力不斷加強,沒有創造性思維就沒有成功決策。一個管理者要成為成功決策的高手,就一定要注意防止決策中容易出現的錯誤,如認識上的偏見和近視,過分簡單化地處理事務,憑自身的局部經驗解決問題,以先入之見判斷是非,不愿意眼睛向下做調查、搞實驗,甚至依據基本假設拍腦袋、作決定。而要使決策真正能夠成功,管理者必須做到,以極強的忍耐力面對混沌不清的現實狀況,抓大事,抓根本,抓主腦,一步一步地朝著既定目標逼近:在錯綜復雜的行政和管理中分清輕重緩急,獨立思考。自己做主,排列出解決問題的先后順序。既有所為,又有所不為:傾聽來自最基層的正確意見,捕捉做出決策的準確信息,不限于開大會,聽討論,把自己的主見淹沒在無端的爭議之中;深入實際,調查研究,取得民心,爭取基本群眾對決策的支持;保持決策的某些彈性。反對固定模式,提倡不完美決策,隨時準備放棄錯誤決策。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科學技術的發展,社會化的大生產給社會經濟、政治、生活帶來了一系列變化。這些變化增強了開發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緊迫性。現代科學技術不斷取得重大突破,成為推進社會經濟發展的決定因素。一方面。它所表現出來的是人類智慧偉大創造力的爆發:另一方面啟示人們。特別是現代管理者要重視智力開發,重視創造性思維能力的開發。
知識和信息以驚人的速度增加,能否駕馭知識和信息進行創新,成為管理水平高低的關鍵因素。信息作為我們認識世界的一個工具,誰善于在知識和信息的海洋中思考,敏銳地分析綜合捕捉有用信息,誰具有創造性加工、運用信息的能力,誰就會將信息轉化為巨大的財富,在信息時代處于主動地位。現代社會是信息時代,其知識信息的價值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知識信息已成為一種信息的資源和產品,并且越來越成為生產力、競爭力和取得經濟成就的關鍵。這種社會環境反映到管理活動中,就要求管理者具有思維的敏捷性、適應性和應變能力。因為在這種瞬息萬變的信息時代里,一名管理者如果缺乏這種思維的敏捷性,就難以勝任其管理職務。現代化大生產涉及因素多、矛盾錯綜復雜。而且瞬息萬變。決策對后果影響巨大。在這種情況下。管理者如果單憑經驗決策已經遠遠不夠。決策科學化已成為管理活動發展的必然趨勢。而決策科學化的實質就在于決策思維的創造性。在決策過程中,僅僅是重復,再現已有的管理方式、方法,沒有富于進取、勇于探索的創造性思維能力,就難以在不斷變化的、新的條件下做出正確決策。
所以,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社會信息量的急劇增加、社會化大生產的激烈變化,大大增強了開發創造性思維能力的緊迫性。
四、管理者掌握創造性思維方法與藝術,對于增強自己的能力,提高決策水平,開創管理工作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管理者創造性思維,是發揮管理者職能優勢,開發管理者腦力資源的一個重要內容。面對紛繁的世界,要真正地認識這些事物,就必須把握、研究它的一切方面和一切聯系,改變傳統的思維方式,
思維活動要考慮事物全方位的聯系。這是多角度多方位的綜合思維方式。人們思維圈的寬窄,往往決定他所得出的觀念、職能這些理性認識的高層次產物。如果沒有系統觀念,不能產生科學的綜合,從而就會導致管理者思維不開闊等等。思維活動中要考慮多種思維熱點。思維活動中向思維對象、思維領域的發散,必然會帶來思維熱點的叢生狀態,進而就會發現事物的新容量,可是,那種片面地理解“抓主要矛盾”的思想,常常把生動復雜的事物關系,人為地簡單化,把“抓主要矛盾”的工作方法,同思想規律對立起來,造成在管理中的因小失大。
創新的“原料”當然是無限的客觀世界,但無限無從把握,如何將無限變為有限?“抓手”有三:對象選擇、屬性抽象和變化截取。首先選擇無限的世界中能進人主體認識和實踐范圍的對象,其次對選出的對象無限多的屬性進行概括和抽象,再次在對象無窮多的動態變化中截取出“橫截面”,暫時視為“定格”,靜態地加以研究,在此基礎上創新。這種能力的培養,應當是創新的要務。
創新能力的培養過程也是打破思維定勢的過程。思維定勢有好的一面,但卻是創新的大敵。首先要打破權威定勢。任何領域都有權威,權威的作用是明顯的,但成為“定勢”;一切唯權威之命是從,就沒有創新的地位。陳云說“不唯上”,即是此意。其次要打破書本定勢。書本是間接知識,當然重要,但不要以為上了書的都是對的。書本上找不到根據就不敢越雷池一步,一切唯書本之命是從,也就沒有創新的地位。陳云說“不唯書”,即是此意。再次要打破經驗定勢。對經驗也要分析、經驗是寶貴的,但也不能一切全靠經驗。還有“從眾”定勢、感情定勢等等、都屬應該打破之列。
創新的方法。以整理創新、以綜合創新、以開拓創新等,在各級管理者的管理活動中都是可以運用的。整理是對大量雜亂無章的材料分門別類,使之由無序變為有序,這是一個提高認識的創新過程,要求分析、歸納的能力。綜合是把相關知識按照其內在聯系條理化、系統化,更是創新的過程。要求的是在廣泛涉獵基礎上的觀察能力、想象能力,最主要的是獨立思考能力。而開拓創新,其本質在于揚棄,要求各種能力綜合發揮作用,最具現實意義。
總之,成功決策既是管理者智慧的表現,也是管理者形象的展示。其整個過程都離不開創造性思維。創造性思維在成功決策中突出而集中地反映著管理者的威信、魅力和影響。創造性思維的新就新在新的思路、新的辦法、新的觀念,所以成功決策歸根結底取決于新的方法論和認識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