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對個體戶夫婦,1996年夫妻雙雙從糧食局下崗,一開始丈夫租了輛中巴跑全縣鄉鎮拉客,妻子則在城里偏僻地段開了個糧油店,每天只賺幾角錢。但他們了解到鄉鎮糧油店的情況后,就利用自己方便條件,妻子每天帶上3、4桶食油隨丈夫的中巴車送貨上門,低價銷售給鄉鎮的糧油店,跑遍了全縣鄉鎮后也就建立了自己的銷售網。
隨后,丈夫不再開中巴車,而是買了輛小貨車專門給鄉鎮的糧油店送糧油,把鄉鎮的此項生意幾乎“一網打盡”,從而財源滾滾。沒幾年,他們就在縣城交通便利的地段買下了一幢四層樓房底層開糧油店,讓老主顧來此進貨,價格優惠。因薄利多銷,不僅拉住了鄉鎮的回頭客,也開辟了縣城居民為新客源,生意火爆。
有時候,成功就這么簡單:它只須改變一下原來的思路就行了。故思路決定著出路,思路正確、獨特,則能成功致富——此乃規律,無論企業、個人,概莫能外也。
對于渴望賺錢致富以改變自己命運的人而言,如何認識自己目前的“一無所有”,對其后的發展至關重要。
懷有自卑情緒的人,往往遇事總是認為:“我不行”、“我只能干這個事”“這個工作超過了我的能力范圍”。其實,他沒有試一試就給自己判了死刑,而實際上,只要他專注努力,他是能干好這件事的。認為別人都比自己強,自己處處不如人,這是一種病態心理,在創富過程中,這種心理是非常有害的。
危害之一,往往坐失良機。面對創富的機遇出現在眼前,不敢伸手一抓,不敢奮力一搏。未戰心先怯,白白貽誤創富良機。
危害之二,本來可以克服的困難,變成了無法跨越的障礙,使得創富功敗垂成。
危害之三,是造成創富者人格和心理的斷層,不敢面對挑戰,不敢以火熱的激情擁抱生活,而是卑怯地自怨自艾。久而久之,自卑成“病”失去創富的雄心和志氣。
我們如何克服自卑建立真正的自信?這種自信不僅能夠不斷發現自己各方面的優長之處,而且使得周圍環境也對你有這方面的相信。反過來,環境的相信又烘托你的心理,使得你能夠在這方面越來越發展。一定要根據自己的條件,橫掃身上的一切自卑情結,努力去做,練就一雙發現財富的眼光,你也有這致富的可能。
城郊外有一座荒山,腐朽的落葉鋪了厚厚一層,從來無人理會。后來有個年輕人把這些落葉和泥土摻到一起,裝進袋子,拿到城里當花泥賣,銷路很好,一小袋可以賣到三五元。那個年輕人就靠落葉和泥土,淘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經營水產的人常用一種水草來綁螃蟹。但這種水草比較脆,容易折斷,用起來不方便。便有人認真研究這種水草,發現陰干的水草比曬干的水草韌性好,不易折斷,就改曬干為陰干。很快,他的水草就供不應求,后來竟壟斷了那一帶的市場,他也因此掙了不少錢。
更有創意的是另一個年輕人,竟然靠賣海水成了富翁!他向水產經銷商和經營海鮮的酒店宣傳:用海水養海鮮死亡率低,成本自然跟著降低。于是,大家紛紛從他手里買海水,而海水是永遠取之不竭、不用付費的,他只是支付了極低的運輸費用,錢就嘩嘩地流進了他的口袋!
落葉、泥土、水草、海水,原本是司空見慣,一錢不值的,但就是有人從這上面得到了財富,取得了成功。
有句話說得好:改變你的世界,必先改變你自己的心態。無論是誰都都想擁有財富,不要抱怨命運不公,應該好好想想我們自己。我們要以富有的心態去生活,為自己富有的夢想而敢于舍棄,敢于前進,敢于做出應有的改變,并為之不懈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