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安,青山環繞、一水中流,九龍江使華安揚名四海,鐵觀音令華安茶香萬里,華安也贏得了“茶烘”的美稱。如今華安的茶葉營銷網絡遍布全國各地,已成為我國第二大鐵觀音茶生產基地,茶產業成了當地農民增收的主渠道。福建省省委盧展工書記曾親臨華安,題下了:茶是產業,是文化,是和諧飲料,是農民增收的渠道。
做大特色文章
利用資源優勢,體現五季茶特色。華安縣茶產業發展充分利用自然、地理、生態和資源優勢,著力在特色上做文章,茶葉生產與鄰近的烏龍茶主產區比較,同一品種茶葉各個季節具有可提早二十多天采摘和多一季冬片茶的優勢,使其占領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價位高,經濟效益十分明顯,農民種茶積極性高。
創新栽培模式,提高產量和質量。一是總結出發展大田大棚薄膜覆蓋栽培溫濕茶園種植新技術和新模式。二是由傳統的“雙行單株條植”、“單行雙株(單株)條植”模式改進為“三行雙株條植”,畝植八千至一萬株的計劃密植栽培模式。三是提出茶樹多次定修剪疏枝理論,并在試驗示范推廣,實踐證明了可大幅度提高茶農經濟效益,體現理論的科學性和可操作性。四是節水灌溉技術,解決秋冬干旱受天氣制約狀況和水土流失等生態問題,目前廣泛應用。五是科學輪作,為實現茶葉生產良性循環,開始推行種植5-7年的茶園進行水旱輪作。
改進加工技術,提高茶葉品質與效益。一是以“駐芽2-3葉”的采摘標準,堅持多次分批分次及時嫩采“午青”。二是制作工藝上引進推廣空調抽濕做青房制茶技術,通過空調機有效調整茶葉“做青房”的適宜溫濕度,生產出輕發酵型茶葉,與傳統加工技術相比,茶葉質量大大地提高。同時,在做形技術作了改進,茶葉外形已基本達到珠形化或半珠形化。三是摸索出-6℃以下的冷藏保鮮技術。
做強措施文章
政府推動,為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政策導向。華安縣從培育茶葉產業的初期至現在走上產業化經營的軌道,縣委、縣政府在每一時期的政策上都做了不遺余力的推動,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專門成立茶葉產業領導小組辦公室,出臺一系列政府引導和惠農獎勵措施,落實扶持措施。并實施了統一品牌政策,全縣統一冠以“華安鐵觀音”品牌,有力擴大了華安縣鐵觀音的知名度。
以點帶面,穩步推進產業梯度發展。一方面,縣委、縣政府把工作重心放在鞏固已先行發展的區域,與此同時,穩步推進周邊鄉鎮適度發展,使成熟的種植、加工技術得到推廣應用;另一方面,通過建立高標準的示范基地,使生產出的茶葉達到國家規定的無公害標準,切實做到以點帶面帶動全縣無公害茶葉的生產,使茶葉品質大大提高。
科技促動,提升茶的品質與效益。在推動優新品種引進方面,農業部門在全縣范圍內選育出優質品種,在全縣推廣;在栽培方面,通過試驗和推廣應用栽培新技術,改進了施肥技術;在加工方面,推廣空調制茶技術,通過改進加工工藝技術,使茶葉香氣濃郁,品質大幅度提升。
做足發展文章
“和諧健康新生活”的興茶理念在華安迅速發展。一條“高產、優質、高效”的發展道路已擺在華安人眼前。實施科技興茶,推進產業化進程,在原有的基礎上推進適度規模發展,形成獨具特色的競爭優勢,這是華安縣做大做強茶葉產業的必然選擇。計劃到2010年達到全縣茶葉面積達16萬畝,實現人均1畝茶,產量達2萬噸,產值達15億元發展目標。
標準化戰略,規范茶葉生產管理??h委、縣政府把華安茶地方標準與企業標準的制定作為當務之急,并組織實施質量標準的監督制度。通過這些標準的執行,全面普及整個行業的標準化意識、質量意識,使廣大茶葉生產經營者做到有章可循,切實提高茶葉產品信譽度,增強市場與消費者的信任感和安全感。
質量戰略,提高茶葉品質。要強化以質取勝觀念,優化品種結構,提高產品檔次,增強市場競爭力,從片面追求產量轉向以質量效益為中心上來,做到“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
可持續發展戰略,推行綠色行動計劃。華安茶葉生產要走可持續發展戰略,立足于保護生態環境,建立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按照綠色食品的標準生產茶葉,鼓勵茶農與企業建設無公害茶葉生產基地和申報使用綠色食品標志。
扶大扶強戰略,促進茶產業集約化、規模化經營。本著“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著力培育壯大一批起點高、規模大、帶動力強的茶葉龍頭企業,走“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模式,并幫助企業申報QS等認證體系。
多元化市場戰略,打造產品品牌。加快繁榮華仙茶都、天福分公司為中心批發市場,繼續鼓勵和支持廣大經銷商戶整體性、集合性地走出去到國內外拓展市場,設立銷售網點。加強“華安鐵觀音”這一共同品牌推廣力度,適時舉辦優質茶評鑒會、茶王賽等活動,組織茶葉經銷商隊伍對外參展和參加國內規模較大的茶事活動,全面提升華安縣茶葉的知名度。多渠道引資對茶業發展的投入,特別是要引入在國內外有開發能力、有品牌影響力的企業前來投資,按高標準要求開發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茶葉新產品,全方位開拓華安鐵觀音市場。
茶葉泰斗張天福曾欣然為華安題字“華仙茶都”,以“觀音韻,土樓情”為主題的第二屆海峽兩岸茶文化節在華安勝利舉辦。勤勞智慧的華安人以茶為生、以茶為朋,不僅發展壯大了烏龍茶產業,譜寫了一部華安茶業悠久的歷史,更創造了豐富多彩的茶文化,創造了純樸、熱情、和諧、友善的美好生活。
茶,華安經濟與社會事業更上層樓的支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