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運行概況
經初步核算,預計全年實現農墾生產總值2286.60億元,比上年增加305.07億元,增長12.5%。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810.96億元,增長9.6%;第二產業增加值845.46億元,增長15.6%;第三產業增加值630.18億元,增長13.2%。第一、第二、第三產業增加值在農墾生產總值中的比重為35.5%、37.0%、27.5%。預計人均生產總值17700元,增長12.2%;預計人均收入6250元,增長9.1%。
實現生產總值超100億元的墾區有:新疆生產建設兵團500.00億元、黑龍江450.03億元、湖北221.05億元、廣西148.00億元、河北146.85億元、遼寧113.75億元,六墾區共完成生產總值1579.68億元,占農墾生產總值的69.1%。
農業生產情況
糧食生產再創佳績。今年農墾糧食生產的顯著特點:一是糧食播種面積增加。糧食播種面積5908萬畝,比2007年增加329萬畝,增長5.9%,占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的68.1%。二是總產量創歷史最高紀錄。糧食總產量預計達到2381.34萬噸(476.3億斤),增長11.1%。三是畝產持續平穩增長。預計糧食平均畝產達到403公斤,比上年增加19公斤,增幅為4.9%。四是增產量也創近四年的最好水平。預計糧食增產237.62萬噸(47.5億斤),超出2007年增產量149.5萬噸(29.9億斤)。五是糧食主產墾區貢獻大。黑龍江墾區糧食總產達到1420.59萬噸(284.1億斤),貢獻率達到59.7%;比上年增加174萬噸(34.8億斤),增量貢獻率高達73.2%。
棉花總產量繼續提高。今年種植業結構進一步調整,棉花種植面積下降到1071萬畝,減少135萬畝,調減幅度為11.2%。棉花生產在種植面積較大幅度減少的情況下,努力提高單位面積產量,預計畝產可提高20公斤,棉花總產量有望達到161.87萬噸,預計增產4.31萬噸,增長2.7%。其中,種棉大戶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棉花總產量達130萬噸,增產5.3萬噸,對農墾棉花生產的貢獻率超過80%。
其他主要經濟作物有所調整。全年油料播種面積598.61萬畝,比上年增加90.27萬畝;預計油料總產量為72.79萬噸,同比增產12.35萬噸,增長20.4%。全年糖料播種面積174.93萬畝,減少6.9萬畝;預計糖料總產量為784.36萬噸,減少79.98萬噸,降幅達9.3%。
畜牧業發展平穩。今年,各墾區進一步加強養殖業的穩步發展,繼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努力化解飼料價格上漲等不利因素,做好重大動物疫情防控,突出抓好種豬、奶牛的良種推廣,重點加強養殖小區規范化生產和標準化作業,使畜牧業生產保持較好的發展勢頭。
牲畜存欄有增有減。大牲畜存欄299.07萬頭,比上年略有減少,其中,奶牛存欄113萬頭,同比稍有增加;豬存欄911.84萬頭,增加33.63萬頭,增長3.8%;羊存欄1324.50萬只,下降1.6 %。
主要畜產品產量增加。肉類總產量184.14萬噸,比上年增加7萬噸,增長4.0%;牛奶產量309.82萬噸,同比增產18.58萬噸,增長6.4%;禽蛋產量24.52萬噸,增加0.56萬噸,增長2.3%。
另外,水產品總產量96.90萬噸,比上年增加1.87萬噸,增長2.0%。
工業生產情況
工業發展態勢良好,增長速度較快,結構調整成效顯著。全年完成工業增加值694.43億元,增長16.2%;實現工業總產值2671.62億元,增長17.6%。
產銷率提高。2008年預計實現工業銷售產值2566.48億元,產銷率達到96.1%,比上年增長5個百分點,產銷銜接較平衡。列入統計范圍的主要工業產品增多降少,有10種產品產量較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其中:原煤增長88.0%、發電量增長24.6%、乳制品增長21.2%、布增長10.3%、機制糖增長9.5%、機制紙及紙版增長7.9%、大米增長7.5%;水泥、服裝和小麥粉產量有所下降。
對外貿易情況
在國內外經濟環境十分復雜困難的形勢下,世界農產品貿易形勢發生重大變化,對農墾經濟發展的影響加大,農墾對外貿易增速明顯回落。全年出口供貨商品總額646.67億元,比上年增加84.65億元,增長15.1%(上年增速為54.8%)。出口商品供貨總額排名前10位的墾區是:新疆兵團478.17億元、廣東32.50億元、浙江30億元、黑龍江28.69億元、遼寧13.12億元、湖北12.78億元、廣西10億元、江西8.17億元、上海8億元、海南6.8億元,這10墾區出口總額為628.23億元,占全系統出口總金額的97.2%。
(注:農墾生產總值、各產業增加值、工農業總產值指標均按現價計算,增長速度按可比價計算。)
(農業部市場與經濟信息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