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全球金融危機等因素影響,下半年生豬價格大跌。10月8日,農業部網站載文稱:“最近生豬價格已接近甚至低于養殖成本”。11月,大規模的 “拋盤”出現,現金流充裕的養殖戶則“捂”豬不賣,期待新一輪反彈。高調進軍中國市場的美國艾格菲集團也放慢了步伐,近日表示將年出欄100萬頭的目標調整到65萬頭。
種種跡象表明,去年開始席卷全國各地的“養豬潮”,或在這一輪的價格狂跌中“休克”。這輪低迷將持續多久?外資是否會知難而退?記者展開了深入調查。
【行業現狀】“每個月虧一輛奔馳車”
“目前的狀況的確不樂觀?!备V菔叙B豬協會會長鄭謀銓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隨著2007年的高漲行情過去,生豬的收購價格還會持續低迷一段時間,不僅是中小養殖企業,年出欄百萬頭的規模企業也有一定程度虧損。
養豬散戶“聞風而逃”
原期盼賣個好價格的生豬養殖戶王利,不得不面對現實,以每斤6.2元的價格把豬欄里僅有的30頭生豬,賣給了廣東的生豬采購商朱某。就在半年前,朱某還每周到王利的豬場前,說盡好話,希望王利以8.5元的價格把豬賣給他。550元的豬苗價格,加上650-700元左右的飼料成本,在一頭200斤的生豬身上,王利花去近1300元的成本,“降價出售”讓王利每頭豬虧了40-60元。
在去年生豬養殖市場斬獲近50萬元的福建某生豬養殖場,近3個月每月出現近10萬元的虧損?!爱敵醺邇r收購豬苗,沒想到現在跌破成本價?!?/p>
“以月出欄1萬頭的規模型生豬養殖企業為例,即使在成本等方面控制較好,每個月也要虧一輛奔馳車(月虧40萬~50萬元)。”一位養豬20年的行業人士指出,“靠天吃飯”的養豬業,這次年虧上千萬元的企業不在少數。
“養豬的風險太大了?!苯髂喜B豬戶許先生感慨道。今年3月,許先生以每頭600元的價格買進了300只豬苗,“去年養豬的人賺了很多,所以我也嘗試養豬。”但是,從許先生購進豬苗開始,生豬收購價格就開始下跌。目前,生豬收購價為每斤6元甚至低于6元,而在去年高峰時,曾達到9.5元?!柏i苗200元時,生豬收購價9元;豬苗漲到600元時,生豬收購價卻跌到6元,這其中的落差可想而知?!?/p>
各地上演恐慌性拋售
豬價持續下跌,恐慌性的拋售正在各地上演。“一般來說,100公斤的豬才能出欄,現在很多豬90公斤就被急于出手,甚至有的企業等著被收購。”據透露,目前全國大部分地區的生豬價格都出現了大幅下滑,使很多養殖戶面臨著惜售和棄養的艱難選擇。有的地方出現了恐慌性拋售,甚至小規模宰殺母豬和出售母豬的現象。
來自山東的消息顯示,部分養殖場的大批生豬無人購買,企業主甚至開出了誘人的條件:豬仔(即豬苗)每斤6元,“送貨上門”再給錢。在運輸途中若有豬仔死亡,買家不需承擔損失。而在上半年,豬仔每斤15元還不愁賣。
福建的消息則指出,由于豬價一路下探,部分養殖戶已經耐不住,大規模拋售豬仔和母豬,“全部出售的情況也很常見。”
湖南生豬市場傳出的消息稱,為了節約成本,100公斤以下生豬被拋售的情況經常發生。
【深度剖析】拐點到來 豬價將繼續探底
專家認為,在過去的30年中,“漲一跌二”的周期主導著生豬養殖行業,如果說2006年1月開始了新一輪周期,那么這個周期應在2009年1月結束。
原因:蜂擁而上致過剩
2006年下半年開始,由于豬藍耳病等多種原因,豬肉價格一路高歌猛進。至去年下半年和今年初,肉價達到了頂峰。生豬價格也一路飆升,每斤近10元的收購價,使得養豬第一次成為令人羨慕的行業。
看中了養豬的利潤,煤老板和房地產開發商紛紛加入養豬隊伍,嘗到甜頭的養豬戶也大規模擴產:在河北,一煤老板砸下近千萬元,開辟年出欄兩萬頭的大型生豬養殖場;在江蘇,房地產開發商放棄主業,圈地養豬;在福建、山東、江西等地,養殖戶紛紛籌錢擴建豬圈,外調豬苗,擴大生產。
北京中科易恒現代農牧信息技術研究所首席分析師馮永輝指出,生豬養殖是否擴大規模,要考慮3個主要因素:一是盈利水平和資金實力,二是疫病風險,三是政策環境。如果這3個因素同時利好,出現“養豬熱”就自然而然了。
但是,政策補貼的加大和養豬戶數的增加,使生豬出現嚴重的供大于求。中秋節之后,豬價一瀉千里。
走勢:規模型養殖登場
“各地的母豬數量已經失控。”在對安徽、四川、山東、河北等地的調研基礎上,馮永輝表示,“養豬業的拐點已經到來?!?/p>
在悲觀情緒蔓延下,豬價將繼續探底,馮永輝認為,本輪豬價上漲期維持了23個月左右,創歷史之最,今年底明年初的生豬供應量將再次劇烈增加。因此,下滑期不僅不會超常,還可能上演2007年5月以來豬價上漲的反版——快速、大幅下跌!在此情況下,養殖企業能做的,就是控制成本、等待翻盤。
豬價持續低迷,散戶離場,規模型養殖登場,而下一個利益攫取者可能是金融資本控制的一體化養豬。
【外資動向】“圈地”步伐并未放慢
“外資進入,絕不僅是覬覦養殖領域的利潤,深挖上下游才是根本目的?!睂<抑赋觯i價格處于下降通道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價值分配向價值鏈后方傾斜,肉制品加工企業將迎來高利潤。另外,外資選擇在此時進入中國養豬市場,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看好中國的長期發展以及對中國養殖業規?;l展趨勢的判斷。
艾格菲調整年出欄目標
年中,號稱“中國最大的商業養豬生產者和最大的預混合飼料公司”的艾格菲集團,在廣東、廣西、福建、江西招兵買馬,將業務重心從飼料加工轉向生豬養豬,并提出1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隨之,德意志銀行等投資者蜂擁而入,泰國正大也在江蘇等地頻頻出手,開發年出欄上百萬頭的生豬養殖基地。
“由于經濟危機,現在的美國股市很難滿足擴大收購對融資的需求,我們會放緩甚至是停止下一步的收購計劃?!卑穹浦袊鴧^副總裁周峰對記者表示,艾格菲已經調整策略,將年出欄100萬頭控制到65萬頭左右。“我們預計,到2009年下半年,情況才會有所好轉?!?/p>
據了解,除了兩廣、福建、江西,艾格菲近來已經在山東扎根。分析人士預計,在行情低迷的情況下,外資會適當調整步伐,但他們并不會放棄利潤豐厚的中國養殖市場。
“外資幾乎都是在今年5月后高調進入的,就在它們進入后,市場行情一路走低,為此他們重新審視投資計劃也不足為怪?!瘪T永輝認為。
進軍加工業謀穩定利潤
雖然養豬暴利不再,但9月以來,外資在中國“圈地”的步伐并沒有放慢,其統一的投資模式是,通過建立養殖基地打造加工環節,進而長時間獲取穩定利潤。
9月中旬,泰國正大集團在江蘇合資建立江蘇正大蘇墾豬業有限公司。根據協議,正大將用5年時間,在農墾沿海農場形成年出欄100萬頭生豬及屠宰、深加工能力,同時,正大的現代化養殖項目已經在遼寧、吉林、山東、河南、河北、安徽等省份同步啟動。
10月12日,全球最大的肉類生產和銷售企業美國泰森食品有限公司,與山東新昌集團共同投資38.4億元,打造與養豬產業相關的現代化大型肉類食品加工基地。
還有消息稱,美國深南控股集團公司投在中國的6000萬美元外資養豬項目,也在進行之中。該集團正在利津建設100萬頭規模的養豬場,由美方獨資建設,包括生豬養殖場、種豬繁育場和飼料加工廠等子項目,項目建設期為8年。
(黃清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