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有報道稱,政府出臺的2009年“原奶收購參考價”,與今年市場平均收購價持平。由此推斷明年廣東本土乳制品價格將不會升漲。對此,有廣東乳企表示“不認同”。
廣東某大型乳企有關負責人表示,首先原奶實際收購價與“參考價”并不相符——這需根據當時的市場變化而定。他估計,明年廣東原奶收購價將會比今年上升。據透露,包括廣州光明、風行、香滿樓今年的原料收購價格均高出“參考價”,明年,本地乳企在今年市場利好的刺激下,都會加大市場擴張,屆時本地奶源更是成為商家必爭之地。供小于求,本地奶源自然上漲。“今年本地乳品消費量的增加已經使原奶供應有些吃緊,明年更可能因此把原奶價格抬高到4200元/噸~4400元/噸。”
此外,業內人士認為,乳品成本的構成不只是奶源,還有其它多種綜合因素,“不確定因素還有很多,這些都可能導致成本高。而終端產品的定價由是成本決定的。”
乳企市場擴張困難重重
有關專家指出,廣東乳業應加大開發本地資源,降低成本,提高市場競爭力
在今年國內乳業發生的“三聚氰胺”事件中,廣東乳業經受考驗,而且還迎來發展的春天。記者在上周召開的廣東奶業發展論壇獲悉,廣東本土乳企今年下半年發展迅猛,銷售平均增長20%~30%,市場還可進一步擴張。然而,本土乳品對于“擴張”卻顧慮重重。有關專家建議,廣東乳業應降低飼養成本,提高效率,提高市場競爭力。
乳企市場增長迅速
據了解,在今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廣東本土乳品經歷多次嚴格檢測,均順利過關,“廣東奶質量靠的是美譽”也不脛而走。據悉,廣州燕塘今年銷售增長呈雙位數,其中9月份之后其乳品銷售猛增30%;風行、香滿樓也表示,其銷售平均增長20%~30%。廣州光明前期受“北京光明檢測出問題”影響,銷售曾一度受挫,但在歷次抽檢合格的證明之下,目前不僅恢復銷售,而且還獲得20%~30%的銷售增長。
業內人士指出,廣東乳業市場競爭激烈,以前本地乳品在國內幾大品牌的擠逼下,獨處一隅。經歷此事件之后,國內一線陣營的品牌市場收縮,本地乳品市場則迅速擴大,本地乳企正好趁此機會收復山河。
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
本地乳企迎來發展機遇,但如何進一步擴大市場,卻讓本地乳企感覺困難重重。本土乳企的競爭優勢在于鮮奶產品,如酸奶、巴氏奶,這些產品都需要新鮮牛奶做原料,這就要求奶源供應——牧場需距離工廠一定的半徑內。本土乳企往外擴張,首先要解決奶源供應問題,也就是說要帶著牧場往外擴張。
另一個問題是,本土奶源雖然質量佳,但由于在廣東飼養奶牛成本高,奶源收購價比北方高出一倍,而且還常常出現奶源供應不足。本土乳品在價格競爭上沒有優勢。
據廣東省奶協介紹,廣東地處熱帶、亞熱帶,氣候高溫多濕,不利于荷斯坦奶牛的飼養。同時,飼料資源特別是優質飼料,如苜蓿草和玉米等十分緊缺,從而造成在廣東奶牛養殖的低產量和高成本,奶農的比較效益低。
據調查,廣東省奶牛平均單產只有4500公斤,而北京、上海、黑龍江等地的平均單產都在8500公斤以上。苜蓿干草,在新疆、內蒙古、甘肅、黑龍江等產地價為700~800元/噸,而廣州的到站價要1800~2000元/噸,且常常有價無貨。
廣東省農業廳副廳長陳福林指出,本地乳品要增強競爭力,需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方面下功夫。有關專家建議,比如在飼料方面,可開發本地資源,采用廣東資源豐富的桔梗、玉米桿、花生藤等豆科料植物,同時在飼養時補充些精料等。這樣既提高產奶量,又可避免從外省調入飼料成本高的不利因素。再比如注意奶牛的疫病防控,養優質牛,出優質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