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非魚跌價了,對蝦也跌價了。”進入11月,隨著各地水產養殖進入收獲季節,持續了整年的魚蝦價格都出現了下滑。行內人士則認為,國外訂單減少、市場預期不明朗是導致此現象的原因之一。從整個行業來看,2008年是養殖高成本的一年,價格的下滑自然也牽動著許多人的神經。行情波動難以預測,成本價是一個心理關口,此時養殖戶們的心態偏向于賭博未來的行情:羅非魚越冬后價格應該看漲?對蝦春節賣利潤更好?
魚價跌有人賭越冬養殖
“10月20日的時候,1斤抓起的魚還有4.8元/斤的價格,現在已經掉到了4元/斤。”11月3日,茂名市茂南區的黎老板對記者說。他在茂南區的鎮盛鎮有800多畝羅非魚,都采取了純投料養殖模式。
黎老板養羅非魚使用的是沉水料,他經過計算,他養魚的飼料系數在1.5-1.8,僅飼料成本就是2.8-3.0元/斤,如果再加上人工、藥費、塘租、電費等等,成本要升到3.6-3.7元/斤。他告訴記者,茂名一帶現在只有1斤規格抓起的價格,沒有大規格魚的價格,現在這樣規格的魚才4元/斤。“20日以前,6兩抓起的魚都有3.8元/斤,現在也跌到了3元/斤,按照這樣的行情,幾乎沒什么錢賺了。現在賣魚的人多了,這樣的現象應該還要持續一段時間吧。”黎老板預測。
一位在茂南區的飼料廠業務員透露,由于價格不好,許多還有魚的人變得不肯賣魚,能熬下去的都在等待觀望。而今年茂名一帶有不少人投冬苗養羅非魚,“年初茂名死的魚不多嘛,再加上今年養魚成本高,有人想等明年年頭價格好的時候再賣,如果能熬到那時候的話。”
“魚價一直在跌,也是沒有辦法的事,賣不了魚的人只能無奈坐等咯。”說起現在的魚價,在肇慶養羅非魚的阿強笑著說。“我有幾個朋友比較郁悶,賣也不是,不賣也不是。雖然大家都想到了價格會跌,但面對這樣的情況,還是挺失落的。”阿強說。
據了解,由于魚價已經跌到了保本邊緣,個別地區甚至跌破了成本,不少養殖戶的心態起了變化:如果有錢賺,大家都會抓緊時間賣魚收錢;但現在已經基本沒錢賺了,還不如把魚留到明年再賣,博一下價錢。“反正現在賣魚也是沒錢賺,干脆再養過冬天,賭明年年初的好價錢。”肇慶鼎湖區一位養殖戶說:“像年初這么大的災害,不大可能會連續來兩次吧,如果順利的話,就可以賺到一筆。”
蝦價低蝦農現惜售心態
“飼料廠今年委托加工廠收蝦,現在還有價值達6000多萬的蝦在冰庫里。”粵西某大型蝦料廠業務員阿勇告訴記者,現在的蝦價比上月最好時候,已跌了1元多/斤。“加工廠里存了不少蝦,現在收蝦就少了很多,這幾天都不用跟車出去跑了。”湛江某對蝦加工廠收蝦業務員小邵也向記者表示,現在該廠一天才收兩三車蝦,共2萬斤左右。而在前兩個星期,小邵每天都在蝦塘忙得腰酸腿痛的。
據了解,近段時間來,受國際大環境影響,加工廠拿到的訂單比較少,出口難;同時由于經濟不景氣,國內的銷量也不大,現在各加工廠主要收活蝦北運,打冰的一般不收。因為“許多加工廠前段時間收了很多蝦,冰庫里堆滿了,裝都裝不下了。”
蝦中阿龍以前常幫加工廠收蝦,現在則主要受私人老板委托收活蝦,最近他接的活也不多。“聽說廠家資金很緊,拿不出多少錢收蝦了。”據了解,現在湛江地區40條/斤的活白蝦報價才12元多/斤,打冰的只有11元/斤左右。“廠家不收,價格自然就低了。”
行內人士認為,受國外訂單減少、市場預期不明朗影響是導致當前蝦價下滑的原因之一。對此,部分蝦農倒也不是很在意,“現在市面沒多少蝦了,我這剩下不到1成的存塘蝦,其他早就賣掉了。”養殖戶阿賢對記者說。他還有3口塘的蝦,養了100來天,有50條/斤的規格。“估計還剩下2萬多斤吧,留著春節賣了,現在價低,賣了不劃算。”
硇洲島的飼料經銷商梁愛洲也表示,他客戶的蝦大部分都是50多條/斤的規格,之前也有人出價12元/斤收,蝦農沒同意。“蝦農也很清楚市場上的蝦大概還存留多少,大家都想博個好蝦價。”他表示,蝦農現在惜售心理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