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基于對計算機集成管理系統(CIMS)和電子商務及供應鏈的關系分析,對CIMS的一些新的發展趨勢進行深入研究探討。
關鍵詞:CIMS擴展;非制造業;供應鏈;電子商務
本文將從CIMS和電子商務的關系以及供應鏈的關系二方面分析,系統地總結分析一些CIMS的發展趨勢。
一、 CIMS從制造業向非制造業的擴展
1. CIMS應用領域擴展的原因。CIM只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思想,就其本身而言并沒有應用領域的限制,之所以CIMS最先應用在制造業是因為制造業最先也最容易具備了應用CIMS的三個基本條件,即:(1)企業中有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通信技術為支持。(2)生產過程中單個生產環節的自動化程度較高,各個生產環節之間低效率的溝通已經成為提高生產效率的瓶頸。(3)有現代化、規范化的生產經營管理制度。
而當時的技術水平不足以支持在其他領域應用CIM理念。但是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飛速發展,各行各業的信息交流不斷在深度和廣度上拓展,新的技術層出不窮。農業、建筑業、交通業、服務業、物流業等非制造業的信息化水平也得到了提高,其他各個行業也逐漸具備了應用計算機技術進行集成管理的條件,有些非制造行業已經開始進行CIMS工程的試點了,因此相應的CIMS的概念也應該有所擴展,以適應CIMS在非制造業中的應用。

在表述上CIMS可以指Computer Integrated Management System(計算機集成管理系統)而不止局限于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e System(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這樣它不但適用于傳統制造業、流程工業也適用于各種非制造業。
二、 CIMS應用領域擴展的階段
CIMS應用領域的擴展可以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CIMS理論提出階段;第二階段是傳統的制造業CIMS豐富完善過程;第三階段擴展到流程業CIPS,第四階段則是CIMS向整個非制造業擴展的階段,如圖1所示。從圖上可以看出,各個階段CIMS的應用領域是和當時社會的科學技術水平密切相關的。
三、 基于供應鏈管理的CIMS擴展
供應鏈管理是近年來在國內外逐漸受到重視的一種新的管理理念與模式。供應鏈管理的研究最早是從物流管理開始的,起初人們并沒有把它和企業的整體管理聯系起來,主要是進行供應鏈管理的局部性研究,如研究多級庫存控制問題、物資供應問題,其中較多的是關于分銷運作問題,例如分銷需求計劃的研究就是典型的屬于供應鏈中的物資分配問題。隨著經濟全球化和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以及全球制造的出現,供應鏈在企業管理中得到普遍應用。基于同樣的對企業管理的功能,供應鏈管理必然會和CIMS發生聯系,探討它們之間的關系也是很有意義的一個課題。
1. 供應鏈的結構模型。根據以上供應鏈的定義,其結構可以簡單地歸納為如圖2所示的模型。
從圖2可以看出,供應鏈中存在著三個流:物流、資金流以及信息流。其中物流從上游向下游流動,資金流從下游向上游流動,而信息流的流動則是雙向的。這三種流貫穿了企業的全部活動。供應鏈既存在于制造行業,也存在于服務性行業。供應鏈中的實體包括供應商、工廠、倉庫、分銷中心和零售商,其產品也可以是某種服務。供應鏈有時也稱為“需求鏈”或“價值鏈”,是實現最終顧客價值的綜合過程。
2. 供應鏈的特征。(1)復雜性。因為供應鏈節點企業組成的跨度(層次)不同,供應鏈往往由多個、多類型甚至多國企業構成,所以供應鏈結構模型比一般單個企業的結構模型更為復雜。(2)動態性。供應鏈管理為企業戰略和適應市場需求變化的需要,其中節點企業需要動態地更新,這就使得供應鏈具有明顯的動態性。(3)面向用戶需求。供應鏈的形成、存在、重構,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場需求而發生, 并且在供應鏈的運作過程中,用戶的需求拉動是供應鏈中心溪流、產品/服務流、資金流運作的驅動源。(4)交叉性。節點企業可以是這個供應鏈的成員,同時又是另一個供應鏈的成員, 眾多的供應鏈形成交叉結構,增加了協調管理的難度。
3. 供應鏈與CIMS的關系。供應鏈管理的出現使企業間的信息和資源集成成為可能,使得CIMS的概念和含義也發生了變化。原來的CIMS是指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集成的范圍一般是指一個企業內部各部門、各功能、各種信息的集成。而最新的CIMS可以指現代集成制造系統(Contemporary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也把資源的概念從單個企業擴展企業外部。因此供應鏈不僅是解決企業常規模式下存在各種問題的有效途徑,而且也是實現企業CIMS的有效途徑。可以預見供應鏈和CIMS系統的技術實施將在企業層面相融合。

供應鏈管理是隨著生產技術、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而誕生的一種嶄新的管理模式。它同傳統的管理模式比較,體現出很大的優越性。它將從原材料一直到最終產品的完整物料流動過程中的所有企業組織結合在一起形成新的系統,并使該系統的總體目標最優,即實現“客戶完全滿意”。傳統的CIMS系統實現了企業內部的功能集成,但是隨著供應鏈管理的出現,舊系統暴露出其自身的缺陷,為了使企業的信息系統適應供應鏈管理,就必須對其進行擴展。
四、 基于電子商務的CIMS拓展
隨著網絡計算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電子化企業管理思想的出現,企業管理也進行著不斷的調整,以適應電子商務時代的來臨。特別是Internet應用的革命性變化,為廣大企業客戶,也為許多企業管理系統帶來嶄新的發展機會。企業的CIMS系統內涵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延伸,其具體的表現為:
1. 在電子商務時代,企業內外部的運作方式將大為改觀。由于Internet大大縮小了時間和空間的距離,企業內部部門和員工之間的溝通模式將有很大變化。在內部工作和業務流程的控制方面,企業將會主動地大量采用電子商務模式進行交流。無論該項業務涉及的員工或經理是否在同一物理位置或網絡上,業務的處理將會同樣順利進行。例如,傳統管理系統模式下,一個財務或采購單據的審批,如果審批人/經理出差在外,單據的執行或入賬只有等待他回來或遠程登錄到系統。可是,有了電子商務模式,即使出差非洲也同樣可以通過電子郵件方式審批這個單據,而不必延誤業務。但目前很多宣稱電子商務的系統模塊只是提供了Web頁面的查詢或訂單輸入, 無法在全部環節面向新的需求。
2. 隨著Internet和電子商務的廣泛應用,企業對外的接口界面大大擴展。傳統的系統一般只能提供電腦終端給系統使用者,而電子商務時代的終端可以是多種多樣的。除了固定的或可以移動的電腦之外,還有更廣泛的各類數字終端,如:電話、電視、PDA、BP機等等,要求新一代系統也能很好地利用這些資源,更加方便系統用戶的使用。在CIMS系統涉及的內部和外部用戶當中,對這種新型的系統使用形式的需求是十分強烈的。
3. 企業管理范疇的進一步的延伸。除了傳統的企業財務、庫存、銷售、采購、生產等管理以外,涉及整個企業價值鏈的許多環節也被要求進入管理范疇。“呼叫中心”就是典型的例子之一。呼叫中心也稱為客戶服務中心,企業建立呼叫中心能夠更好地、更有效地與客戶溝通,了解客戶的需求和市場的變化,從而在銷售和服務等方面提高企業服務水平和整體形象。通過電話或Internet等各種不同類型的接口,企業可以提供大量的、連續不斷的此類服務。而提供這樣的服務的數據來源就是企業管理系統中各方面的信息,如產品價格、序列號、維修記錄等等。CIMS系統在這里得到了擴展。客戶關系管理又是另一個實例。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企業的產品和服務本身已很難分出絕對優劣。誰能把握客戶的需要、加強與客戶的溝通,誰就能取得競爭優勢,捷足先登。客戶、供應商以及合作伙伴聯成一片的價值鏈已經成為企業與企業之間競爭的核心。客戶關系, 包括供應商和合作伙伴的關系管理和發掘,再一次拓展了CIMS系統的概念和范疇。
參考文獻:
1.吳澄.CIMS在我國的進展:研究、應用和經驗.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1995,(4).
2.李永戎.CIM體系結構國際研究與發展.北京先進柔性集成制造技術咨詢中心,1994.
3.范玉順,吳澄,石偉.CIMS應用集成平臺技術發展現狀與趨勢. 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CIMS,1997,3(5).
作者簡介:吳育華,天津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運籌學會副理事長;王鳳鳴,天津大學管理學院博士生。
收稿日期:2008-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