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載人航天發射場需要什么特殊條件?
“和一般航天發射場相比,載人航天發射場又具有許多特殊要求。”據載人航天發射場系統有關專家介紹,這些特殊要求主要包括:在發射指向方向應留有充裕的應急救生區,發射臺附近應地勢平坦;發射區需建有航天員緊急撤離通道和掩體等設施;在發射場區應建有航天員上天前訓練、醫監醫保用的航天員工作生活區,并有相應設施;發射區和技術測試區在布局上一般應靠得近一些,將測試檢查工作主要放在技術區內進行,盡量減少火箭和飛船占用發射工位的時間等。

2、如何確定載人飛船發射時間?
據專家介紹,確定飛船發射時間主要要考慮四個方面的條件:一是載人飛船入軌后,飛船上的太陽電池帆板受到充足陽光的照射。二是要滿足飛船姿態測量設備的需要。三要考慮飛船返回時的條件。四要考慮發射時的氣象條件。在夜晚或凌晨發射,由于噴射的火焰特別顯眼,地面的光學跟蹤測量設備容易跟蹤目標;而陽光強烈的白天就不利于地面光學跟蹤設備對飛船的跟蹤。
3、“神七”為什么選擇在9月發射?

據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氣象室主任劉漢濤介紹,“我們根據發射場幾十年來的氣象歷史資料,對發射月的氣候進行全面背景分析。從觀測情況分析,9月份屬于一個氣候變換的季節,但天氣總體不算差。針對9月25日這一天,我們縱向觀察了四十多年,都沒有特別惡劣的氣候,特別是晚上9點鐘這個時間段,沒有出現壞天氣。加上這個時間也是我們發射場氣象最平穩的時段,所以就確定在9月25日晚上9時左右了。
4、符合發射的具體氣象是怎樣的?
據劉漢濤介紹,“發射的氣象條件一共有七八條,比如,不能有降水,高空風速不能大于70米每秒,平均風速不能大于10米每秒,但并不是風速越小越好,最好每秒三四米的風速。更不能有雷電、沙塵暴,包括浮塵,這些天氣都不行。適合發射的時間不會只有一天。比如發射前24小時到48小時,我們會給指揮部提供一個預報,他們會根據天氣狀況確定是不是按照預定計劃發射。如果預報的天氣確實很差,發射會推遲。”
5、飛天前“神七”航天員吃什么?
承擔神舟七號飛行任務的翟志剛、劉伯明、景海鵬三名航天員在飛天前的午飯為八菜一湯。
據問天閣航天員樓工作人員介紹,為了給航天員餞行,工作人員準備了八菜一湯,吃飯時航天員精神狀態很好,三個人都吃了很多。據了解,航天員中午的飯菜均經過營養師細心搭配,以保證體能需要。此外,航天員乘組在發射前加了一頓晚餐,食用的是太空食品,飯菜并非日常餐飲食品。
6、太空環境也需要“風和日麗”

9月24日10時30分,北京空間環境預報中心做出最新一期空間環境預報:9月25日~30日,地磁活動處于平靜期,有利于神七發射運行及航天員出艙。
據該中心副主任劉四清介紹,“目前,太陽活動正處于第24個低年期,空間環境總體趨于平靜。盡管如此,太陽活動低年期突發性太陽性事件也會出現。2006年12月,在太陽活動低年期間,日面突然浮現太陽黑子并爆發質子事件。國際空間站地面指揮系統得知后,及時向航天員發出警告,航天員進入屏蔽艙進行躲避。中心會24小時不間斷地監視太陽活動,保障神七發射運行與航天員出艙期間空間環境預報的萬無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