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巡天“乘客”一一亮相
神舟七號載人飛船返回艙10月1日上午在其誕生地——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所屬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舉行開艙暨搭載物交接儀式,伴隨三位中國航天員太空飛行68小時27分鐘的巡天“乘客”——精彩亮相,隨后各歸其主。
“飛天”艙外航天服手套

“神七”任務中,翟志剛穿著“飛天”艙外航天服,實現了中國航天員首次空間出艙活動。因受返回重量限制,“飛天”艙外航天服留在太空中的軌道艙內。為紀念中國航天員首次太空行走,“神七”航天員特將“飛天”艙外航天服手套帶回。每只手套長38厘米,直徑16厘米,重0.8千克。據悉,這雙親歷并見證中國人首次太空行走的“飛天”艙外航天服手套,由中國航天員科研訓練中心珍藏。
外太空揮舞的五星紅旗
“神七”出艙航天員翟志剛在外太空揮舞著五星紅旗,已成為中國突破和掌握空間出艙活動關鍵技術的一個經典畫面。“神七”發射前,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各大系統參試參研人員代表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采用“十字繡”工藝手工繡制出這面中國國旗,其長45厘米、寬30厘米,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珍藏。
固體潤滑材料試驗裝置
“神七”固體潤滑材料外太空暴露試驗是中國首次有航天員參與的太空艙外科學實驗項目,本次回收的固體潤滑材料試驗裝置重2.265千克,長27厘米,寬19厘米,厚5厘米,試驗樣品分五類80個,經歷太空44小時暴露試驗后,由出艙航天員成功取回,回收狀態良好。移交中國科學院后,下一步將開展相關測試、分析及與地面樣品比對等科學研究工作。

兩岸民眾祝福錄音U盤
在中宣部、國臺辦的支持下,福建《海峽都市報》和臺灣《中國時報》首次深度互動,以“采集兩岸聲音,讓和平發展之聲見證海西先行”為主題,經歷了半年多時間,采集兩岸民眾祝福錄音。一個重量不足10克的U盤,凝聚著海峽兩岸骨肉情深、血脈相連的手足情誼。這個U盤記錄了兩岸民眾祝福“神七”、渴望和平發展的肺腑之音。據悉,這個珍貴的U盤將由福建省委宣傳部珍藏。
絲質中國地圖
地圖是一個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象征。絲綢版《中華人民共和國地圖》是專為神舟七號飛船搭載設計制作的。該圖長1.25米,寬0.95米,采用真絲大幅面無皺紋工藝制作,膠版四色復合工藝印刷。地圖完整準確地呈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版圖,圖形精美清晰,色彩柔和悅目,工藝先進精良。該地圖上還繪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國徽、國歌和全國行政區域統計表。總參謀部測繪局在公證人員的見證下接過了這張“重若千鈞”的地圖。
三清山瀕危植物物種
江西三清山是世界自然遺產地之一。江西省政府這次精選25種來自三清山的瀕危植物種子,搭載神舟七號飛船,在太空進行空間育種試驗。利用太空特有的微重力環境觀察生物生理或形態上的變化,研究重力和地球自轉對生物的影響,揭示地球重力和自轉在生物生長發育以及進化中的意義。據介紹,在這25種植物種子中,有白檀、水絲梨、大葉冬青、香楠等,江西省政府將把這些珍貴的物種帶回“老家”。
此外,神舟七號飛船還搭載了由健在的老紅軍、老將軍簽名的三面中國工農紅軍軍旗,由文化部發起的以“和平頌——太空飛行藝術之旅”為主題的一批書畫篆刻作品,以及由中國宇航學會征集搭載的心系太空畫和2008條來自全球網民的祝福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