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津交通職業學院經濟管理系對管理學課程的傳統教學模式進行了大膽改革,在對教學目標與內容進行調整,對教學組織形式與教學方法加以改革之后,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學生的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關鍵詞:高職;管理學;教學模式;教學方法
管理學的發展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了,它是一門綜合性、實踐性、藝術性很強的學科,其復雜的學科屬性使該學科的教學難度較大。對高職學生而言,其中相當一部分理論知識很容易使學生喪失學習興趣,導致學習積極性不高、課堂教學效果不佳。為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得既定的教學效果,對原有的管理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勢在必然。
對教學體系設計的改革
根據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目標,理論知識應采取“夠用為度”、“實用為主”的原則,我院將課程教學目標定位為培養基層“銀領”管理者的綜合管理技能與素質,以區別于本科教育培養高級“金領”管理者的目標,對原有教材的內容進行了大幅度刪改和增補。采用4+1結構體系,即管理系統、管理思想、管理職能、企業管理改革與創新。將原來眾多的管理學流派的思想進行梳理,只保留其中基礎和重要的部分,如科學管理理論只簡要介紹了泰勒的主要思想,行為科學理論只介紹人際關系理論與馬斯洛的需要層次理論等。同時,增加了與企業實際工作崗位相關的實用性內容,如增加了企業管理改革與創新章節,引進了管理前沿的最新理論。教學目標的確定、教學內容的調整、理論知識與實訓環節的交錯開展、校內與校外實訓基地的有效結合,都充分體現在我院的教學體系設計中,具體見下圖。
對教學組織形式與教學方法的改革
傳統的管理學課堂教學,學生聽得多、練得少,始終處在旁觀者的位置,沒有真正融入管理的角色中。教師侃侃而談,學生被動聽講。課堂秩序、出勤、發言及考核等各方面都陷入惡性循環。針對這種情況,我院對05級經濟管理系的學生試行了管理學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方案。

角色確定要想使學生從傾聽者變為真正的參與者,必須要分工明確,確定責任與權利。首先按照學生課堂所學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與實際運用能力進行一次測試,按照分值的不同梯度對學生進行分組,每組6~8人,選出一位組長,由他確定組員在小組中的角色,并明確每個角色的主要職責,見下表。
階段教學將管理學教學過程分為問題設置、問題討論、問題處理與問題結論四個階段,在不同的階段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從頭至尾,教師只起到引導與輔助的作用,使學生成為課堂上真正的主角。
1.在問題設置階段,可以采取情境設計與模擬教學的方法,使學生身臨其境,針對企業的現狀和外部條件發現問題,提出問題。以管理學中“計劃與組織職能”一章為例,可以說明情境設計與模擬教學法的運用。在分組確定角色的基礎上,每個小組根據自己的興趣優勢、擁有的人力資源、虛擬資金等,自設情境,模擬注冊一個公司,并為公司命名,設計企業標識等,進而對公司人員進行組織結構劃分,制定中長期目標,針對企業的外部環境與內部結構,將發展中可能出現的問題提出來,供大家討論。
2.在問題討論階段,可以采取案例討論教學法、頭腦風暴法等拓展思維。在討論過程中,教師要善于啟發、引導、鼓勵學生思考并大膽發言。對發言不積極的小組,教師要用提前準備好的問題提出設問,幫助學生開動腦筋、打開思路;對于敢于大膽發言的學生,教師要積極鼓勵,同時注意提供多角度思路,使討論向縱深發展。
3.在問題處理階段,可以讓學生以小組為基本單元,在情境設計與模擬教學法的基礎上,提出問題解決方案,并形成本組的競標計劃書。在這一階段,學生的學習活動始終處于一種主動積極的創造氛圍之中,他們會通過網絡、圖書館、參觀訪問等方式收集大量的資料,分工合作,完成各自的競標計劃書。
4.在問題結論階段,可以采取“走出去”與“請進來”相結合的教學方法。“走出去”,就是組織學生到企業進行實地調查研究,通過耳聞目睹,親身體會企業現實中的經營管理,進一步驗證本組方案的可行性;“請進來”,就是組織模擬競標會,邀請教師與企業策劃人員作為臨時的委托方代表,各小組均以競標公司的形式發表自己的競標演講,并回答委托方代表提出的有關問題。最后,由教師與特邀人員宣布中標公司,并對各小組的競標書進行分析
與評價。
教學模式改革的效果
對05級經濟管理系學生管理學課程進行教學模式改革后,教師不用再為學生的出勤、課堂紀律而煩惱,學生由過去的“要我學”轉變為現在的“我要學”,部分學生對自己提出了“我要學,更要學好”的更高要求。通過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和模式,學生在以下方面取得了突出的進步:(1)強化了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提高了自主學習的自覺性與主動性。(2)實現了優勢互補,充分發揮了全組每位學生的聰明才智。(3)加強了同學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增進了彼此之間的團結和友誼,使學生懂得了合作與團隊的重要性,增強了集體榮譽感與集體觀念。(4)提高了學生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了他們敏銳的觀察力和果斷的判斷力,形成了良好的管理思維能力。(5)提高了學生文字組織能力和口語表達能力,學生現場反應能力與隨機應變能力也得到了鍛煉,極大地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
雖然教學模式的改革在我院得到了順利實施,但是管理學課程教學仍處在研究與探索的過程中,需要專業教師堅持不懈地努力,不斷探索出有利于培養學生管理素質與能力的教學模式,使管理學課程教學更能適應新時代人才培養的需要。
參考文獻:
[1]盛群力,李志強.現代教學設計論[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
[2]王麗華.論迪克—凱瑞的系統教學設計模式[J].外國教育研究,2004,(31).
[3]李宗華.《管理學》課程教學方法的改革與探索[J].濟南職業學院學報,2007,(2).
[4]夏倩.“管理學原理”案例教學嘗試[J].中國農業教育,2000,(2).
[5]李紅英.管理學課程的案例教學實踐[J].桂林航天工業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000,(3).
[6]陳立平.系統、高效地學習《管理學》[J].考試點撥,2004,(Z1).
作者簡介:
李莉(1970—)女,天津市人,管理科學與工程碩士,天津交通職業學院經濟管理系講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