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激勵法是調動人的積極性、創造性,開發人的智力,挖掘人的潛能的重要手段。激勵法對高職生創業教育指導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激勵法;高職生;創業指導
“激勵”意為鼓動、激發情感使人振奮或振作。激勵法是管理學、管理心理學及行為科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一般指利用人的情感、愿望、需求等心理動機,為鼓勵人完成某一特定目標或任務而采取的措施,其目的是激發人的潛能、鼓舞人的斗志、調動人的主觀能動性。本文介紹幾種激勵方法,旨在探討指導高職生走上創業之路的具體方法。
榮譽激勵人的一生都渴望成功。事業的成功是一個人終身的最高追求,創立自己一生的事業,是一個人崇高的理想、目標和最有價值的榮譽。教師要多給學生灌輸創業思想,讓學生體會到創業成功者的自豪感、成就感、榮譽感,激勵他們樹立正確的創業目標,并朝著這個目標堅持不懈地努力。為此,應收集有關創業的典型范例,以激勵學生的創業欲望和創業渴求,并鼓勵條件基本成熟的學生積極創業??梢酝ㄟ^開會的形式,表揚、嘉獎本校創業成功的畢業生,請他們交流創業的感想和經驗以及努力實現個人價值的過程,以此激起學生的創業熱情。
物質激勵物質激勵指對已經得到學校或政府部門認可的自主創業項目進行物質、資金資助的獎勵辦法,旨在帶動和促進更多學生加入到創業隊伍中來。這種獎勵辦法的意義在于使正在創業的學生得到一定的物質、資金援助,在精神上得到較大的鼓舞。近年來,政府在畢業生自主創業方面出臺了許多優惠政策,包括為畢業生提供小額貸款擔保,免征各種證照費、稅費、市場管理費等。有些高校在畢業生自主創業方面也出臺了一些激勵措施,例如,華東師范大學允許在校生休學創業。為營造創新人才培養的氛圍,華東師范大學亮出“組合拳”:如申請的創意產業項目被校方批準,學生可獲得學校最多30萬元的資助,對處于創業關鍵期的學生,學校允許其休學創業,部分創業骨干每年還可獲得2~4分的創業學分,以緩解學業壓力。物質獎勵不僅使創業者在資金不足的情況下得到經濟資助,而且使受獎者贏得了社會聲譽。隨著事業的發展,這些良好的聲譽是他們融資的堅實基礎。政府對一個人的褒獎是對這個人在政治素質、職業道德等各方面的最佳肯定。
吃苦激勵就是要弘揚艱苦奮斗精神,其基本意義是迎難而上、堅忍不拔、克勤克儉、頑強拼搏、不達目的決不罷休的精神風貌。只有正確地利用刻苦激勵,教育、鞭策學生鍛煉出一種不怕苦和不怕累的精神,他們才能在最困難、最關鍵的時候頂得住,從而為事業的發展奠定基礎。也只有弘揚不怕吃苦的精神,才能將他們從傳統的觀念和舊的思維定勢中解脫出來,努力探索,開辟出一條新路,從而把這種精神轉化為創業的物質力量,做出驕人的業績。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院長郭雷說:“吃苦是一筆財富?!彼窃谵r村長大的,各種農活,包括清理豬圈、造綠肥、割草、犁地、收莊稼等,他樣樣都干過。15歲那年,他和村民一起吃住在離家數里之外的小山上,劈石頭、打炮眼、點炸藥、造“大寨田”。在他的記憶中除了苦和累,還有驚和險。有一年,隊長分配他去看管澆灌的水泵,這項工作較輕,水泵正常工作時沒多少事干,因此,他可以一邊工作、一邊看書。一天,上水管突然泄漏,漏出的水形成強大的水柱,不偏不倚剛好噴到手動電閘上,他當時什么也沒想,立即放下手中的書沖上去拉下電閘,水停了,竟然沒觸電!但回想起來他陣陣后怕。農村的艱苦勞動,既磨煉了他的意志,又鍛煉了他的身體,為他今后克服人生征途上的種種困難奠定了基礎。
實踐激勵要鼓勵高職生參加社會實踐,積累工作經驗,錘煉自己的意志品質,為今后的創業奠定基礎。有關專家認為,高職生創業要經過3~5年的打工實踐磨煉,將自己融于社會和市場。只有深入社會、熟悉市場,才能使開創的產業得到社會的認可,才能適應市場、贏得市場,也只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才能找到屬于自己的事業。四川某青年因家庭貧困輟學,自幼練出一身燒磚瓦的本領,18歲時他被老板提升為磚瓦廠廠長,從而在實踐中學到了管理經驗。20歲時,他承包了一個磚瓦廠,利用自己的燒磚技術和管理優勢開始創業。他精心管理,注重提高產品質量,不足兩年盈利200多萬元。他看準廣東淡水的優越地理位置,以每畝178元的價格買下了幾百畝地。幾年后,惠陽城遷到淡水,地價猛漲,他除了自用一小部分創辦企業外,將其余土地全部賣出,并用盈利的錢創辦了新企業,滾動發展,總資產已超億元,從而為全國青年、打工仔樹立了一面旗幟。真知來源于實踐。這位青年的成功是從實踐中得到的,他以精湛的實踐經驗描繪了自己的輝煌人生,他的成功也是高職生創業實踐的楷模。
美好人生激勵自主創業是高職生描繪美好人生、創造美好未來的重要途徑。選擇自己喜歡的職業,并為之不懈奮斗,會將獲得的成功視為自己一生最大的滿足。自主創業應首選自己感興趣的、熟悉的職業,那樣,能挖掘人的最大潛力,發揮創業者的最佳特長。同時,自主創業是自己當家作主,一切都得親自掛帥,所以,創業者有很大的責任感、成就感、欣慰感和榮譽感。要創造美好人生,關鍵是找準自己的職業定位和目標。如果一輩子只找一份穩定的工作,做一個企業普通員工,得到一份固定的收入,對于普通人而言是不錯的,但對于受過高等教育多年且已經具備創業條件的高職生,這個目標顯然是低了。要做好學生的創業教育工作,就應抓住學生上進心強,易受感動的心理,向他們灌輸“天生我才必有用”的創業思想:要創造自己美好的人生,必須從現在起就做好創業準備,設計好藍圖。
思想政治教育激勵針對高職生個體特征和創業動機,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充分發揮其導向作用,運用啟發、動員、教育、監督和表揚等方式,把高職生的成才動機引導到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軌道上來,引導到立志創業、自主成才的方向上來。毛澤東曾經說過:“青年是整個社會中的一部分最積極、最有生氣的力量。他們最肯學習,最少保守思想,在社會主義時代尤其是這樣?!蔽覀儜酶呗毶倪@些優點,把他們的聰明才智正確地引導到報效祖國、建設和諧社會、齊奔小康社會的軌道上來。當前,高職生就業問題十分嚴峻,黨和政府非常關心。利用思想政治工作的優勢,采取切實有效的方式激勵大學生自主創業應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務。(1)目標導向。思想政治教育應把人的成才動機與社會的需要、國家的建設和人民的利益結合起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而崇高的目標,并為達到這個目標而努力。自主創業存在動力問題、思想問題和社會問題。有些學生家長為了孩子讀書,寧愿傾家蕩產,而如果用在創業上就舍不得投資。所以,鼓勵高職生創業首先要作好學生家長的工作,爭取社會的輿論支持。(2)政策鼓勵。通過國家的政策規定,為引導高職生向創業的方向發展而給予一定的實惠和支持。這些政策的頒布實施,對有志于創業的高職生在精神上是巨大的鼓舞,在社會條件上是有力的推動。(3)輿論造勢。思想政治教育通過形成正確的輿論,可形成一股強大的約束力和導向力,調節和規范高職生的創業行為,也可在社會上為高職生創業創造良好的氛圍。
激勵高職畢業生投入創業活動,需靈活運用各種激勵手段促使大學生積聚條件、準備知識、積累經驗、形成動力,向創業的目標奮進,使他們始終維持在創業這個興奮點上。應加強高職生創業心理研究,使采取的措施更具現實性、有效性和針對性。應探索多種激勵形式,使高職生心靈深處產生一種爭當創業先鋒的強大的內驅力。
參考文獻:
[1]周輔成.西方倫理學名著選集(上卷)[M].北京:商務印書館,1964:80.
[2]華東師范大學在校生創業最多可獲30萬元資助[N].勞動報.2007-11-10(6).
[3]郭雷.吃苦是一筆財富[J].中學生數理化(初一版),2006,(9).
[4]胡繼明.策劃人生[M].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2001:277.
作者簡介:
張廣賢(1957—),男,南通紡織職業技術學院副研究員,研究方向為就業與創業指導。
(本文責任編輯:謝良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