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職學校的學生英語基礎較薄弱,運用英語時經常出錯,而且學生的自尊心很強,容易產生逆反心理。教師對待學生的語言錯誤,不能一味地批評指責,而應針對其心理特點因材施教,采取一些有效的糾錯方法,提高學生的英語糾錯能力。
關鍵詞:英語教學;學生心理特點;糾錯能力
對于一個語法規則或語言點,在反復強調后學生仍然出錯,教師心里會很焦急,如處理不當,會使學生產生抵觸情緒。任何人在學習語言的過程中都難免犯錯誤,學習母語尚且如此,更何況外語呢。人的成長過程就是一個不斷犯錯誤、認識錯誤、糾正錯誤的過程,所以,在學習英語時,犯錯誤是很正常的。對于所學的新知識,中職學生需要更多的時間加以消化和吸收,教師不能簡單粗暴地對待學生所犯的錯誤,而應根據學生的個性心理特點因材施教,幫助其提高英語糾錯能力。
一個班級的學生年齡相同,但個性不同,心理特征也因人而異。雖然在學習過程中及時糾錯非常重要,但是,在糾錯時,如果教師處理不當,就會挫傷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教師不僅是知識的傳授者,更應該是一個心理學專家,要了解每個學生的心理特點,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科學靈活地引導學生糾正錯誤。針對學生的心理特點采用合適的糾錯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教師在面對學生的錯誤時,可以針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糾錯方式。
明確糾錯就是教師直接告訴學生正確的表達方法。這種糾錯方法最常用,但也最容易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明確糾錯比較適合于對那些表現欲強的學生,他們性格開朗,比較自信,并且容易接受別人的意見。在課堂上,他們能積極發言,不管回答正確與否。面對這樣的學生,在出現錯誤時,教師可以直接幫助他們改正。但是,明確糾錯應在必要的表揚之后進行。如:
Student:Don’t worry. I will let my mother to help you.
Teacher:Thank you!You are very kind. But you made a mistake. You should say“I will let my mother help you.”
一開始的肯定和表揚,能使學生體會到別人的贊賞和成功的喜悅,對接下來教師指出的錯誤,就能虛心接受,在這種情形下,糾錯的效果會很好。
隱性糾錯就是教師不直接指出錯誤,但在教師重復的言語中重新用正確的方式表達了原意。如:
Student:Our class is consist of 57 students.
Teacher:Thank you!Our class consists of 57 students. It’s a big class. Our class consists of 57 students.
這樣的糾錯方式適合于對那些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他們學習勤奮刻苦、目標明確,但平時不善于與老師和同學交流,因此,對不明白的問題缺乏勇氣詢問。對這樣的學生在課堂上所犯的錯誤,教師采取隱性糾錯的方法,既可以讓他們了解自己的錯誤,并及時得到糾正,又可以使其體會到教師對他們的愛心和鼓勵。
學生相互或集體糾錯中職學生年齡一般在十七八歲,好勝心和進取心都很強,他們不甘落后,喜歡與其他人作比較。在批改學生的書面作業時,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這個心理特征,采用相互或集體糾錯的方法,讓學生互相糾正錯誤。在平等的條件下,糾錯者會感到非常自豪,被指正者也比較容易接受。這種方法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而且對以這種方式找出來的錯誤,學生會記憶深刻,增強糾錯的效果。
啟發、引導式糾錯(語調暗示)在課堂上,當學生出現錯誤時,除了直接或隱性糾錯外,教師還可以通過一些臉部表情、手勢、語調(升調)等方式暗示、啟發學生自己發現錯誤,并引導他們自行改正錯誤。優秀教師的體態語言往往非常豐富,一個鼓勵的眼神、一個自然的手勢、一種親切的語調,都會增強教學效果。如:
Student:I think learn English well can help us to communicate with foreigners freely.
Teacher:Learn English well?(升調,臉上帶著鼓勵的微笑)
Student:Learning English well.
Teacher:Quite Good!
這樣的糾錯方式會給學生一個自主學習的機會,讓他們去思考,讓他們獲得成就感,從而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并可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緩時糾錯獵奇是中職學生普遍存在的心理特點,對于學生英語書面表達中出現的錯誤,教師可以采用緩時糾錯的方式,即不直接指出哪里出了錯,而是讓學生課后自己探索。這樣的糾錯方式會在一定程度上滿足學生的獵奇心理,他們會努力查找材料或與同學討論,以期尋找正確答案,贏得教師贊賞。這樣,不僅滿足了學生的好奇心,也增強了他們的自信心,視其感覺到教師尊重自己,信任自己,從而增強自信,提高學習能力。
反復糾錯、反復記憶許多學習得法的學生在介紹學習經驗時都提到自己有一個糾錯本,把自己容易犯錯的知識點歸納記錄在本子上,作為平時復習的重點。其實,這種方法也非常適合教師的教學。教師要做一個有心人,把平時學生犯的錯誤集中歸納在教師自己的糾錯本上。每過一段時間就讓學生將易錯的題型復習一遍,幫助學生反復糾錯,起到反復記憶的作用。中職學校的學生心理上存在較大的依賴性,他們有上進的要求,在一段時期內也能刻苦學習,只是缺乏有效的方法。教師經常幫助學生糾正學習中的不足之處,對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是一個很好的促進。
糾錯方式有很多種,但并不是都能藥到病除。有些糾錯僅僅是停留在問題表面,將錯的改成正確的而已,并沒有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達不到鞏固的效果。著名教育學家多蘿茜·洛·諾爾特在《學習的革命》一書中說過這樣幾句話:“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批評之中,他就學會了譴責;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鼓勵之中,他就學會了自信;如果一個孩子生活在表揚之中,他就學會了感激。”可見,糾正錯誤也要講究藝術、講究方法。江蘇技術師范學院心理學教授崔景貴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無痕需要寬容尊重,但在教育實踐中,我們卻常以正確自居,習慣于說教訓斥,嫻熟于灌輸告訴。我們不愿意啟發,以為啟發浪費時間;我們不愿意激勵,以為激勵無所作為;我們不愿意表揚,以為孩子沒有閃光之處;我們不愿意欣賞,以為孩子滿身都是錯誤。”以上兩段話給我們以啟發:新的課程改革呼喚新的教學理念,呼喚新的創新思維。作為中職學校的英語教師,我們的教學必須以學生為主體,遵循學生的心理發展規律,以發展學生的能力為本位,積極探索科學、有效的糾錯方法,使學生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不斷實踐,體驗成功與進步,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發展。
作者簡介:
吳文婭(1972—),女,江蘇無錫人,江蘇省無錫立信職教中心校講師,主要從事中職英語教學。
(本文責任編輯:王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