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是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的一個重要的基礎。本文以高職教育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為出發點,為示范性高職院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提出了可行性的方案和意見。
關鍵詞:數字化;教學資源;系統模型
高職院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是促進學生高效自主學習的有效手段,是進行探索型學習模式、案例研習模式、資源型學習模式、協作型學習模式和虛擬教學模式改革的重要保障。在構建數字化教學資源體系時,應著力創設真實情境,強調自主學習、協作學習和發現式學習的教學原則,本著開放性、自主性、創新性的建設方針,以建構主義為理論基礎,以現代教育理念為指導思想,重視學習者的學習過程和師生雙方的共同活動。
數字化教學資源體系的系統模型
高職院校數字化教學資源體系在邏輯上分為資源層、應用層和用戶層三個層次。如下圖所示。
資源層的功能負責低層數據庫的日常管理,包括資源入庫、修改、刪除、屬性設置等相關管理功能。本層的實現工具一般采用大型數據庫ORACLE,它是基于關系型數據庫的大型數據庫系統,具有完善的安全系統和容錯功能,且有易于維護。
應用層的功能實際上是系統提供各種功能的網頁動態生成層。在Web服務器中存放有各種應用模塊,包括統一身份認證管理模塊、資源查詢及檢索模塊、資源管理模塊、網絡課程錄播及課件生成系統模塊、遠程教學系統模塊和教師個人教學網站群模塊。通過這些應用模塊,教師可根據教學需要,在備課時選擇各種形式的教學資源,靈活組織編排,形成獨具個性的教學課件,體現不同教師的教學特點。學生也可根據學習的需要選擇資源,輔助學習,進行測試。應用層建設的優劣直接決定了整個系統質量的好壞。
用戶層的功能由Internet瀏覽器組成,面向終端用戶──教師與學生。用戶通過瀏覽器與服務器相連進行相關操作,包括從資源庫中查詢所需資源并下載;通過課件生成功能將多媒體素材按照一定的模板重新組成新的課件并發布到網上;進行有關資源的上傳和在網上進行學習和測試等。
各子系統的功能設計
資源層資源層包括數據庫服務器和各個資源庫。數據庫服務器采用ORACLE,該數據庫在所有平臺上提供了一個完整集成的集群管理解決方案。各個資源庫是數字化資源體系的核心,其包括:
1.專業教學標準庫。建立專業職業能力要素構成、專業培養方案、專業知識結構、專業課程體系等資源。具體可包括課程教學目標、知識教育目標、思想教育目標、能力培養目標、課程大綱、教學內容、實驗實訓教學規范與標準。

2.專業信息庫。與大型企業、軍工企業、行業協會及科研院所密切合作,收錄和整理專業相關信息資源和行業規范,為相關專業提供文獻資源保障。
3.網絡課程庫。開發自主學習型網絡課程。自主學習型網絡課程基于web網頁形式,以供學生網上自主學習。該庫將和遠程教學系統結合起來,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教師的實時和非實時在線輔導。
4.多媒體課件庫。收錄該專業所有課程的優秀多媒體課件。
5.專業圖片庫。收錄該專業的各類圖片資源。包括各類實驗、實習、比賽、培訓、服務、信息、典型事例、新設備、新技術、新工藝以及實驗實訓室介紹、專業介紹等相關資源,形成共享圖片庫。
6.專業視頻動畫庫。收錄該專業以實訓類為主的視頻教材。
7.試題庫。建設專業綜合試題庫和專業課程試題庫,并且能做到在線測試。
8.工程案例庫。以一些典型產品為工程案例,通過功能分析、圖紙閱讀、加工工藝與程序編制、零件加工及檢測、零部件裝配與調試,實現知識內容的傳授、知識技能的綜合應用展示、知識遷移、技能掌握等。
9.學習評價庫。通過對學生學習成果客觀公正的評價,正確分析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的優點與不足。以提高學生學習效果、指導教師改進教學方法。
10.虛擬實驗庫。通過研發和購買一些虛擬實驗平臺,構建虛擬實驗室。虛擬實驗室能進行網上虛擬實驗,學生能夠通過計算機在網絡中模擬一些實驗現象,同時可實現異地合作和交流。
應用層應用層由統一身份認證管理模塊、資源查詢及檢索模塊、資源管理模塊、網絡課程錄播和課件生成系統模塊、遠程教學系統模塊和教師個人教學網站群模塊組成。它直接面向用戶,是用戶構建和使用資源庫的橋梁。
1.統一身份認證管理。用戶使用教學信息資源需要資源使用導航平臺入口進入。通常,導航平臺嵌入在基于統一身份認證基礎上的校園門戶網站平臺中。
2.資源查詢與檢索。高效檢索系統是指從海量資源中快速查詢所需求的信息,因此必須開發相應的資源搜索引擎,便于在海量數據中實現亞秒級檢索,在極短的時間內顯示查詢結果。
3.資源管理。資源管理模塊包括資源內容管理、內容存儲管理和內容發布管理,從而做到資源的安全和高效存儲。
4.網絡課程錄播及課件生成系統。該系統是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建設中重要的基礎設施。它采用多信息流技術將多路視音頻信號及電腦屏幕顯示的VGA信號同步壓縮,以流媒體的形式通過網絡傳輸。接收端實現場景和教案的同屏同步顯示,真正全面地實現網絡教學觀摩與示范聽課。采用B/S架構以課表的形式發布在網上。學生或教師經身份驗證后,可基于IE瀏覽器收看網上課堂直播,不僅可以看到和聽到教師的圖像和聲音,還可看到教師講課的教案。特性包括:主講教室教學轉播、課程網上直播、課件實時生成、課堂實時錄播、電子課表式管理和課程網上點播。
5.遠程教學系統。遠程教學系統能夠在一個平臺上實現學生的自主學習和教師的實時和非實時在線輔導,可實現多媒體教學資源實時和非實時傳輸功能,采用B/S的工作模式。系統包含遠程學習支持系統、遠程教學支持系統、遠程管理支持系統和短信服務支持平臺。
6.教師個人教學網站群系統。教學網站以“站點”形式連接到校園網中。教師個人教學網站的設計比較靈活,可有選擇地開設預習室、網上課堂、案例欣賞、在線練習、網上資源、教學BBS、自我測評等欄目。學生課外可在網上復習所學內容,完成老師布置的作業、進行在線測試或者參加該課程的問題討論,通過留言板或E-mail對教學提出意見或建議。教師個人教學網站不僅含有較高學術價值的專題性內容,還可包括教師個人成果的匯集以及個人的興趣愛好。這樣,通過教師個人教學網站,學生不僅能進行多層次的學習,還能增進師生間的交流與了解。
隨著科學技術和教學要求的發展,高職院校數字化教學資源建設也將不斷充實完善。構建網絡教學資源體系是一個龐大的系統工程和一項長期的工作任務,需要不斷的探索和努力。學校的領導層、決策者對網絡教學資源建設的重要性、艱巨性要有充分的認識和足夠的重視,才能給予正確的定位。除了設立專門機構進行管理、配備專業技術隊伍支撐以外,還必須鼓勵廣大師生參與,尤其是保證足夠的資金投入。只有這樣才能構建起完善的高質量的網絡教學資源體系,才能保障網絡教學資源的正常運轉,才能使網絡教學資源在教育信息化進程中發揮重要作用,示范性高等職業技術學院才能起到引領和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郭向勇,吳光斌,李勇.構建三層技術架構的數字化教學資源體系[J].計算機工程與設計,2007,(10).
[2]周妤,盧琰.高等職業技術數字化教育教學資源建設研究[J].情報探索,2006,(4).
[3]柯和平,周玉芬.數字化教學資源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教科版),2005,(16).
[4]孫萬東.立體化教學資源及其服務體系的建設與應用[J].教育探索,2007,(5).
作者簡介:
王城華(1966—),女,江西九江人,九江職業技術學院機械工程系教師,研究方向為機電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