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通過現場觀摩、問卷調查等方法對懷集縣職業技術學校課間操現狀和改革狀況進行調查統計,分析目前課間操活動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探討采用多種項目輪換法對課間操進行改革,并分析了課間操改革后收到的成效,同時提出了幾點建議。
關鍵詞:學校;課間操;現狀;改革
長期以來,廣播體操是我國學校體育活動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不僅可以鍛煉學生身體各機能系統的功能,還可以培養學生的自覺性和集體主義精神。對調節緊張的學習情緒起到積極的作用,對養成終身體育的良好習慣也有幫助。為實現以上目標,我校也不例外地實行天天做廣播體操。但由于學生對做廣播體操認識不足,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對天天同做一套廣播體操覺得枯燥無味、了無新意,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很難堅持做好,久而久之,做廣播體操變成一種負擔,根本沒有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全面落實體育課程改革,突出“健康第一”的新理念,我們進行了深入調研,并大膽進行創新,提出課間操改為多種項目輪換法的改革方案。
課間操活動現狀
我們采用了問卷調查、查閱資料、觀察和數理統計等方法調查我校課間操的現狀。我校從1998年全國推廣中學生廣播體操到2005年,每天課間都做全國中學生廣播體操,做一遍約4分多鐘。學校對此很重視,教師也肯花力氣。學校制定了很多制度,采取了很多辦法,如評比、評分、比賽、列入班主任工作責任制等;懲罰辦法有:留堂批評教育、補做、用跑步來代替補回運動量等。盡管教師積極配合落實學校的各項規定,但只能收到短時效果。有些學生寧可遲到也不想做廣播體操,有些學生賴在課室不出來,有些學生出勤不出力,更有甚者裝病,以“身體不舒服”開脫。這些做法極大地影響了做廣播體操的質量,給學校管理帶來了很大難度。對體育教師來說,受到的壓力更大,抓不好受領導批評。長期用軟硬兼施的辦法,也不是最有效的辦法。對現行課間廣播體操,我們對全校一、二年級的在校生30個班共1437人進行了問卷調查,調查問卷內容、結果見表1。

以上數據分析表明:老式課間操亟待改革,有相當多的學生對做廣播體操的認識不足,對天天做同一套廣播體操覺得了無興趣、枯燥無味。我們要進行課間操活動改革,才能提高課間操活動質量,確保每天1小時的體育鍛煉。
課間操活動改革
首先,加強宣傳,提高認識。一是利用廣播、墻報做好宣傳,二是利用室內課跟學生講明做課間操的目的、意義和鍛煉身體各系統功能的價值。
其次,課間操改革采用多種項目輪換法,周一、周三男女分兩塊場地練習,男生練武術少年拳,女生練舞蹈;周二、周四做全國中學生廣播體操(一)或(二);周五做自編徒手操共10節。每周一個輪換。
具體內容安排見表2。每一種練習練2至4遍,控制在15分鐘以內,保證每天1小時的鍛煉時間。自編徒手操要適合本年齡段學生身心發展的需要,動作幅度要大,要舒展,要剛勁有力,要展示青春之美。
多種項目輪換法是課間操改革的成功之路
首先,看一看我們現場觀摩、考察和查閱資料得到的結果:(1)學生做操的積極性提高了,表現在集合快、整齊、無人遲到,杜絕了學生賴在課室逃避做操的壞現象。(2)做操質量明顯提高,現場看上去整齊有力,節奏好,學生精神面貌好,沒有厭倦表情,改變了以前做操流于形式、應付了事的現象。(3)學生的身體素質有了提高,從每年學生體質健康標準測驗的數據對比來看,合格率從以前的95.5%提高到現在的99.6%。(4)學校風氣也得到明顯改善。表現在學生凝聚力得到加強,師生情感得到提升,同時又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
其次,看一看我們改革后的問卷調查結果(問卷調查的一、二年級在校生30個班共1386人)。調查問卷內容、結果見表3。從表3的各種數據來看,多種項目輪換法是適合學生鍛煉身體的,回答有興趣、贊成的都在98%以上。這表明絕大多數學生是愿意接受、贊成課間操改革,說明改革符合學生的思想、心理和年齡特點。

再次,看一看我校課間操改革兩年后的狀況,對原來參加調查的30個班的班主任和5位學校領導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調查內容、結果見表4。
從表4調查數據來看,除一項肯定回答占97.1%外,其余各項肯定回答都是100%,這表明課間操采用多種項目輪換法受到了學校領導、班主任的認同。
結論與建議
綜上所述,多種項目輪換法受到師生的歡迎和喜愛,突出了“健康第一”的新理念,反映了學生朝氣蓬勃的精神面貌。課間操采用多種項目輪換法符合青少年的年齡、心理、愛好特點。既解決了學生的厭煩心理,又培養了學生做課間操的興趣,提高了課間操質量。
第一,應加強對課間操改革的宣傳。許多學生只知道有新課標,對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義和“健康第一”的理念等還沒有真正理解,對做課間操的目的、意義更不了解。體育教師們要通過各種方式加強對課間操改革的宣傳,讓學生都能認識到課間操的作用,多種項目輪換法的課間操才能更順利地實施,才能確保每天1小時的鍛煉質量。
第二,科組教師要統一思想,想方設法克服開始操作的難度。只要做好有關的準備工作,多種項目輪換法就會很有次序地展開。首先,利用體育課、課余時間、課間操時間教會課間操內容。其次,配好音樂、口命,制作好光盤。再次,安排好場地。
第三,多種項目輪換法是一項易操作、切實可行的好方法。這種方法項目不多,場地要求不高,只要教師齊抓共管,因地制宜,大膽創新,共同探討,課間操活動肯定能開展得更好。
第四,更新觀念,師生協作。在向自我開放的課程世界里,教師不再是真理的“占有者和宣示者”,學生不再是真理的被動接受者,他們都是真理的追求者和探索者,師生之間不再是單向的授受關系,而是合作關系、對話關系。因此,師生關系一定要搞好,要精誠合作,多種項目輪換法的課間操才能得以發揚光大。
參考文獻:
[1]宋乃慶,等.中國基礎教育新課程的理念與創新[M].北京:中國人事出版社,2003:29.
[2]廖詠光.以健康第一的理念探索中小學課間操改革[J].肇慶教育研究,2003,(6):14.
作者簡介:
李國輝(1964—),男,廣東懷集人,廣東省懷集縣職業技術學校教師,主要從事體育教學工作。(本欄責任編輯:楊在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