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上月和大家共同探討時談到,大盤近期在反復震蕩筑底反彈過程中,短線技術高手可采取高拋低吸,波段操作,非短線技術高手應逢低買進,耐心等待。目前市場低迷狀態沒有明顯改觀,所有熱點都缺乏可持續性,不論藍籌股還是題材股,行情都是稍縱即逝。而從另一個角度來看,市場熱點的快速輪動是對市場能量的迅速消耗,在一定程度上加劇了市場的弱勢格局,市盈率的大幅回落也使市場的投資價值逐步顯現,但由于市場預期依然不明朗,上漲條件仍然不充分,耐心等待應是不錯的方法——等待大盤放出成交量,等待新資金的進場,等待政策的利好。等待不是對市場失去信心,而是為了更好的出擊,股諺說:股市贏家一定會等,市場輸家乃敗在急。等待破掉前期低點的最后一跌。
近期大盤在走反復震蕩筑底反彈再筑底走勢,這種大盤走勢,似乎與2003年“1·3行情”前夕在2002年11月27日至12月23日和2003年“11·13行情”前夕,以及在2003年9月30日至11月4日所構筑的那種中繼平臺較為類似。2002年6月25日大盤由1748點下跌到2002年11月27日1353點后反彈到1450點,又下跌到1367點,之后又反彈到1439點后破掉前期低點下跌到1311點,發動了2003年“1·3行情”。2002年11月27日至12月23日大盤在1450點及1439點做雙頭破掉前期低點,發動了2003年“1·3行情”。而2003年9月30日至11月4日大盤構筑了三重頂后破掉前期低點,發動了2003年“11·13行情”。近期大盤在2952點和2924點做出雙頭后回探前期低點,是直接破掉前期低點走2003年“1·3行情”還是在2500點附近再次反彈到2950點附近構筑了三重頂后破掉前期低點,這對于我們研判大市沒有質的區別,只不過對短線技術高手多一次高拋低吸,波段操作而已,這種中繼平臺的走勢,只有破掉前期低點引發出割肉盤及恐慌盤才能出現較有力度的反彈,點位上注意2421、2355點,時間上關注8月13日、19日,9月2日及18日的變點。
前些天我有幸去聆聽郎咸平教授的講座,從中國的樓市、股市到國有企業改制和宏觀經濟,他都有精彩的闡釋和論述。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有兩點:其一,對中國股市而言,他認為中國的股票有太多的造假成分,甚為不可信;其二,對中國的大型國企改革和改制問題,他認為時下政府所推行的改革和改制是不合適的,國企改革的重點和難點,不是什么轉換經營機制和私有化,而是要確保國企高管人員對老百姓、企業和國家要有高效的信托責任,實行職業經理人制度是一種很好的方法。
對上述兩點我本人大部分贊同,但有些問題我認為不免有些太過于極端化指斥。就拿股票來說,我認為確實有相當多的公司存在財務造假、關聯交易、欺詐上市、資產不實等等一些列許多問題,而且有些問題的復雜程度和虛假成分令人聞所未聞、曠古爍今,但也有一些公司是實實在在的,踏踏實實的在做著自己業內本分事:為國家納獻稅利,為社會創造財富。由于中國資本市場的不成熟和不完善,這些市場中的亮點,多數時候沒有被股民投資者所認同和理解。不規范市場下的行為只能是盈利目標下的短視行為,于是市場總是在追逐賺錢效應,當這種賺錢效應消失時市場采取極端的方法,不管手里持有是好的優秀的上市公司還是壞的虛假的上市公司都在拋售,這種惡性循環導致股指持續下跌,常此下去對中國普通老百姓而言不僅僅是少個投資渠道和損失點金錢的問題,其影響和對社會造成的危害將會是破壞性的。我們的政府已經在各個媒體發出維護市場的聲音,因此我們要對中國的股票市場充滿信心,不要絕望要堅持下去,不要倒在黎明前的黑暗下,愿我們中國的股票市場快快好起來,愿各位股民堅持下去,等待美好的明天。
經典K線組合之“A、B底部”
劉景瀾
經典K線組合之“A、B底部”這是一種類似小雙底走勢,個股在低位出現兩次探底動作后才企穩上攻,這兩個底部距離較近,分別稱之為A底和B底,A底是企穩點B底是起漲點,后市股價將展開上攻行情,兩次見底后底部更為扎實,這是一種常見的底部戰法,應用簡單而又十分有效。
招式解析
指的是個股在一段下跌行情后逐漸企穩,第一次探底反彈,但反彈幅度不大,不久就再度回落,在前期低點附近形成第二個底,自此該股筑底成功,之后將展開真正的上攻行情,這兩個底即為A、B底,兩個低點較為接近,代表短期股價的企穩,具有相當可靠的短期反轉意義。
應用法則
A:單底形成V型反轉,反彈迅猛但不好把握,雙底雖然不及單底的反彈力度強,但底部構筑更為扎實可靠,操作中更容易把握住低吸點。A、B底類似雙底形態,只是規模較一般的雙底形態小很多。
B:A、B底的位置比較接近,B底通常高于A底,少數情況下也會略低于A底,這是主力故意制造破位的空頭陷阱。時間上A、B底的間隔約為5-7個交易日。
C:A底之后的反彈,時間很短,通常就2-4個交易日,其中一天以漲停板收盤底部就更為扎實,A底反彈力度越強,完成A、B底后的上攻力度也往往越大。A底之后如果是漲幅較大,則B底往往很難低于A底,后市上行空間更大。
D:A、B底的位置很重要,如果能與重要支撐位重合,則有效性更強,也更容易把握低吸點,這個重要支撐位如半年線、年線、黃金分割位、前期重要底部、重要頸線位等等。如果B底與這些技術支撐位一致,則是低吸良機。
E:A、B底往往都有見底的標志性K線,比如十字星、倒垂頭線、低開太陽線、孕線等等,當B底出現這些見底信號,則是低吸良機。
F:出現“A、B底部”的走勢后,我們應在B底位置積極建倉,介入時機上應考慮以下因素:B底的量能是否萎縮、位置是否接近A底,是否與重要支撐位重合,是否出現見底性質的K線、與A低時間間隔是否在5—7個交易日。
保護措施
A:如果B底高于A底,則介入后可把止損位設在A底以下,如果B底低于A底,則介入后把止損位設在買入價以下3%的位置,因為“A、B底部”的B底不能過分低于A底,否則就是失敗形態。
B:可以根據雙底線形態的量底漲幅來計算“A、B底部”的量度漲幅,但由于“A、B底部”從低點到頸線的距離很小,因此多數情況下后市的實際漲幅都要遠超過這個量度漲幅。穩健的投資者也可把這個量度漲幅當作介入后的第一目標位。
經典案例
600763通策醫療2008年1月29日最高價見16元后持續下跌長達半年之久,跌幅達70%屬嚴重超跌,2008年6月23日見底A點4.78元后,連續3日收出陽線其中一天是漲停板,回調3天2008年7月1日見B點4.85元后時間間隔正好是5個交易日,屬典型經典“A、B底部”K線。正是這樣一個“A、B底部”成就了一輪反彈,如果投資者在B底建倉,則將賺取近50%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