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真正的危機從來不只停留在事物表面或是某一個行業,必然會從根基向四面八方輻射開來。全球化使世界聯系前所未有的緊密,因此當華爾街推倒第一張多米諾骨牌時,注定將引起許多連鎖反應。這些反應大部分是負面的,但辯證法告訴我們,凡事都有其兩面性,所以對少數人而言,眼下這場危機釋放出的破壞性力量也許是福音。就像房地產開發商的日子過得無比艱難,但房地產評估公司卻獲得了意外的機會——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估他們房屋的價值。
受益者
◎財經類傳媒
金融危機摧毀了金融產業,卻讓記錄、評述這個行業的傳媒大受歡迎。很多久不讀書的人都沖到書店去買與危機、蕭條和理財有關的書,就連艱深的《資本論》也因為資本主義的“死亡”而熱賣。通報最新進展的財經報紙更是寵兒,法國最大的財經報紙《回聲報》9月份的銷量創下新紀錄,集中報道雷曼兄弟破產的那周,銷量更同比大漲43.7%。可以想象,《華爾街日報》、《金融時報》等主流財經報刊也經歷了類似的“繁榮”,它們網站訪問量都大幅增長。像雅虎這樣的門戶網站工作量更大,其財經頻道的員工日以繼夜地用海量信息填滿對經濟形勢迷惑不解的人們的需求。
◎低價連鎖超市
下滑的經濟使人們開始撿起省吃儉用的美德,比如在家做飯而不是去餐廳,并尋找更便宜的商品等。對商品內在價值的再度重視使人們回到商品選擇更少卻更廉價的超低價超市,比如德國著名的連鎖超市阿爾迪(Aldi)。這家奉行“硬折扣”路線的超市價格比沃爾瑪還低,當然,人們得忍受店面的狹小和質樸以及不那么全方位的服務。不過在需要省錢時,誰會在乎這些表面文章呢?分析師們將阿爾迪在美國的分店稱為“美國20年來隱藏最好的秘密之一”,現在他們都開始大肆吹捧這個“秘密”,認為它足以成為沃爾瑪的對手。
◎虛擬會議:
雖然油價開始大幅下跌,但這無法阻擋越來越多的公司開始嘗試虛擬會議——毫無疑問,這是糟糕的經濟環境體現在公司預算和運營中的結果之一。雖然虛擬會議的初裝成本仍然不算便宜,但這種投入可以“一勞永逸”地取代重復出現的差旅費,對于須要經常在世界各地奔波的跨國公司而言尤其劃算。而且隨著技術的發展,使用虛擬會議的性價比將進一步提高。包括思科在內的多家虛擬會議服務提供商今年的銷售和盈利都大幅增長,可以預見這種增長趨勢將保持下去。
受害者
◎環保
去年春天,歐盟春季首腦會議提出一系列溫室氣體減排目標,但現在,金融危機的沖擊和對經濟前景的擔憂使這個雄心勃勃的環保計劃遇阻。減少碳排放的大部分方法都需要大量資金和較長的成本回收期限,不少歐盟成員國表示,如果環保措施超出自己的承受范圍,將投票反對該計劃。而在美國,致力于生產鋰電池汽車的特斯拉數周前還擁有1億美元的私人投資口頭承諾和明年上市的夢想,但10月11日,其在高盛的財務顧問表示,受金融危機折磨的投資者們忽然提出更苛刻的要求。這種突變意味著特斯拉大規模生產普通人也負擔得起的電動車的計劃受阻。
◎律師事務所
雖然華爾街的洗牌給高級律所帶來巨大機會,但從長期看,這個行業也將步入冬天。傳統上,當經濟進入下行期,律所主要得益于投資者和雇員的起訴、公司的重組和破產等。但信貸和資本市場的緊縮將凍結公司交易,當律所處理完各種兼并、破產和訴訟后,會發現自己的主顧不是破產了就是被裝進其它公司的口袋,幸存者也不會有太多大舉動并變得小氣起來。最近一項調查表明,42%的大公司律師認為雷曼和美林的消失對他們的職業造成了損失,還有27%的人怪罪于貝爾斯登。即便是一些紐約頂級律所也認為今年盈利會下降。
◎體育
尼日利亞新聞部長約翰。奧迪日前宣布,金融危機導致政府削減財政支出,或使17歲以下男足世青賽因經費不足而無法如期在該國舉行。不要以為只有實力不足的非洲國家才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商業化程度越高的體育賽事受經濟下滑的影響越大。倫敦奧組委就因為開發商無法再從銀行獲得貸款而向對英國政府發出“若政府再拿不出資金,運動員村將在明年年初停建”的警告。此外,NBA總部宣布裁員計劃,球迷則因無力購買球票只能選擇看電視;贊助了戴維斯杯網球賽近10年的AIG宣布在今年底合同到期后不再續約;英超的眾多豪門俱樂部和“最燒錢的運動”F1方程式。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