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裁員恐慌是愚蠢的,不作任何準備也是愚蠢的。
我們的世界經濟剛剛告別了最繁榮的增長期之一,那些曾經以為增長永遠不會停止的人該覺醒了。即便你不是金融行業的人,也能感受到近來經濟形勢的嚴峻——關于各大公司裁員和績效下滑的新聞頻頻出現,與幾年前高歌猛進的歡愉場面形成鮮明對比。毫無疑問,現在比任何時候都更應該保持高度警覺。打起精神來,危機中尤其要管理好自己的職業,因為沒有人會幫你留神,大家都在擔憂自己的工作。
首先要記住的是,牢騷和抱怨都是不合時宜的。與同事聚在一起感嘆艱難時世或許能暫時讓你忘掉憂慮、獲得安全感,但不要忘記,公司永遠喜歡能鼓舞士氣的人,危機只會加強這一偏好,而不是相反。積極樂觀的員工不會是裁員名單的首選,那些看上去不能從工作中獲得并享受樂趣的人卻會被列在黑名單的第一頁。
積極的態度只是“職業保衛戰”的第一役,真正的核心戰略問題是你的存在能否給公司帶來足夠的價值。這個問題可以根據每個人所從事的不同工作進行細化,但重點都在于證明自己的存在不是可有可無。假如公司列出一份具備關鍵技能的員工名單,你會在其中嗎?當然,這是一個長線戰略,需要時間和資源耐心部署,而不是打一場突襲戰或遭遇戰就能完成的。這意味著,如果你一貫游走在公司邊緣,那么很難一下子扭轉他人對你的看法和評價。完成重大任務有助于提升你在公司的價值,但若只是曇花一現,你的未來仍然沒有保障,必須讓自己的能力持續體現出來。同時,還需要學會給自己扮演的角色加分。僅僅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遠遠不夠,“說什么就做什么”并不是正面評價,不要變成一個缺乏主動性的人,而是應該積極分擔責任、提出建設性建議。
從戰術上說,千萬不要成為辦公室的“隱形人”,現在也不是休長假的時候,你的職位很可能在你悠哉游哉地曬太陽、看風景時消失。雖然“全神戒備”有點夸張,我們也不提倡辦公室政治,但在這個非常時期確實不宜讓人抓住諸如遲到早退這樣的小辮子,很多時候,讓你像倒霉的雷曼兄弟員工一樣抱著裝著少得可憐的個人物品的紙箱走出辦公室需要的只是一個理由或者借口。但千萬不要把全部的時間都耗在辦公室卻顯得無所事事,公司付給你薪水不是讓你坐在電腦前發呆或玩游戲的。如果真的暫時沒有工作可做,進修充電和學習新知識都是很好的選擇,這不僅為今后再度忙碌起來做好了準備,也有利于尋找新工作。
是的,不要諱言“新工作”或“跳槽”,雖然在經濟不景氣的情況下尋找到更好的工作更加困難。留心觀察發生的一切,而不僅是辦公室的流言蜚語。跟進最近的經濟形式報道、了解自己行業的趨勢性變化都有助于你從更大層面上對當前局勢作出判斷。如果你無法了解公司的財務狀況,就用心尋找其它微小卻能說明問題的信號——主管們故作鎮定的發言、年度派對的取消和獎金的減少等支出計劃的縮減。如果確實有證據表明你的公司處在動蕩之中也無需恐慌,而是要為可能到來的風暴做好充分準備。
現在可能是需要動用到你的關系網的時候了,事先的鋪陳會減少尋找新工作的突兀和痛苦。濫發簡歷并不是好主意,這只會讓你變成一件廉價商品。對于有實力卻缺乏時運的人來說,在以過往成績和經驗更新簡歷的同時,需要突出自己的特點,從而讓自己看上去更有優勢。
總之,現在的世界確實和一兩年前不太一樣了,我們正在衰退的邊緣徘徊。但說到底,經濟危機并沒有什么了不起,每個人的一生多少都會經歷幾次。把這當作人生中一段有趣的經歷和考驗而不是世界末日,并從危機中尋找真正不同尋常的機遇——這才是聰明人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