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承了古希臘奧林匹克精神的現代奧林匹克運動的格言“更快、更高、更強”充分表達了奧林匹克運動不斷進取、永不滿足的精神,人類有史以來所完成的任何競技體育活動無不以“更快、更高、更強”為目標。奧林匹克格言概括了整個奧林匹克運動不斷發展、超越自我的哲學觀點。
對于現代人類而言,奧林匹克是現代競技體育的代表,因此奧林匹克哲學觀是現代競技體育哲學觀的代表。《奧林匹克憲章》對奧林匹克思想的描述為“奧林匹克思想是將從事競技體育的人員的身、心兩方面的各種品質均衡地結合起來,并使之得到一種人生哲學。奧林匹克將競技體育運動與文化和教育融為一體。[1]奧林匹克思想和哲學所要建立的生活方式是以奮斗中所體驗到的樂趣、優秀榜樣的教育價值和對一般競技體育基本原則的推崇為基礎的”。“更快、更高、更強”潛臺詞所表達的肌肉、力量、破記錄、奪金牌等內涵當然是現代奧運會和現代競技體育所有從業人員的追求目標,但是現代奧林匹克哲學所表達的更重要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是在獲得美的享受和最重要的人格尊嚴,建立公平競爭的意識與集體意識,從而培養出時代所需要的完整人格與品質。然而,在奧林匹克運動發展的過程中卻出現了影響其發展趨勢的一些因素,科技的發展、奧運會的商業化和職業化都對其有著很大的影響。
一、公平競爭是奧林匹克世界觀的前提
現代奧林匹克之父皮埃爾·德·顧拜旦的“奧林匹克思想是一個很強的體育文化概念,它一方面基于騎士精神,即你們醒目地稱之為‘公平競爭’;另一方面基于美學思想,即對美與崇高的狂熱追求”的思想正是代表著奧林匹克哲學的精髓。[2]從顧拜旦的闡述中不難發現他所主張的現代奧林匹克和競技體育哲學思想的精髓之一即是“公平競爭”,在顧拜旦眼里,只有“公平”的競賽才能產生對美與崇高的狂熱追求,“公平”是競技體育的前提,也是奧林匹克哲學的核心。眾所周知,哲學是關于世界觀的科學,因此現代競技體育的所有從業人員,尤其是運動員、教練員和管理人員所必須具備公平競爭的世界觀,確立正確的價值核心體系。以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指導競技體育的實踐,更好的體現奧林匹克的精神。
二、科技融入奧林匹克運動的兩面性
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從誕生之日起就與科技結下了不解之緣。伴隨著科技革命和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奧運會這個規模盛大的全世界矚目的大型體育盛會也受到了科技的影響。科學技術在奧運會中的運用從采用電子計時器開始可以精確地測量出運動員所用時間,同時幫助裁判更為準確客觀的判別名次。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已經給”更快、更高、更強”這六字箴言加上了新的注解。為了實現這個目標必須利用科學技術來改革器材和設備、必須引進更為先進科學的訓練方法和訓練監控體系,使科技融入奧林匹克運動中。
科學技術的應用無疑會給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帶來促進作用,然而從哲學的觀點看,事物的發展過程總是曲折的,任何事物都是矛盾的對立統一體,科技的融入也給奧運會帶來了危機。金牌的巨大經濟價值促使職業運動員的價值觀發生了改變、人格嚴重扭曲。為了奪得金牌,有些運動員不擇手段,興奮劑事件自首屆奧運會開始至今愈演愈烈,手段越來越隱蔽,竟有服用興奮劑而致死的丑聞發生,興奮劑的泛濫使體育道德淪喪。為了取得最好的成績,訓練占去了運動員幾乎所有的時間,而忽略了運動員綜合素質的培養。不擇手段地追求運動成績,導致了過度注重體育對人的生物功能的作用,而忽視了其他方面的作用;重視肌肉強化,忽略了人的精神及身心和諧發展。過度訓練及使用違禁藥物導致運動員壽命普遍不長。這種以犧牲身體的健康去追求金牌和獎金的做法嚴重違反了人文奧運“以人為本”的宗旨。從二十世紀60年代開始,興奮劑問題日益突出。因此,在奧林匹克運動中反對興奮劑的斗爭始終沒有停止過。從二十世紀80年代后期開始,國際奧委會提高了檢測技術的水平,采取了與各國政府和各體育國際組織協同作戰的策略,并增加了賽前的抽查。但取得的實際效果并不很理想,利用高科技制造的違禁藥物仍有不斷增加之勢,體育成績背后存在著的巨大經濟利益誘使運動員不惜鋌而走險。在悉尼奧運會上,共有11名運動員在賽內和賽外藥檢中被查出使用了興奮劑。在運動員抵達悉尼后的開幕前和比賽期間,又至少有16名運動員因以前的藥檢成陽性而被驅逐出奧運村或被禁賽。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又出現了大面積的“興奮劑回潮”,有15人被查出使用興奮劑。[3]這一空前“龐大”的服用禁藥群體使全世界感到震驚!從而給奧運會留下了令人難堪的“藥物奧運會”的陰影。興奮劑的濫用損害了運動員的健康,甚至造成死亡。此外,興奮劑的使用違反了奧林匹克精神,破壞了奧林匹克公平競爭的道德原則。人們對興奮劑的鄙夷并不僅僅是因為興奮劑對人體的危害,還因為它在破壞公平競賽原則的同時,踐踏了人的尊嚴,玷污了人性之美。值得慶幸的是,今年的北京奧運會共查出6例陽性,這不得不說是奧林匹克運動反興奮劑的一次偉大的進步。
三、奧運會職業化、商業化的兩面性
職業運動員參加奧運會,對推動奧林匹克運動競技水平的提高,使比賽更具有魄力,無疑是有積極作用的,競技水平的提高,比賽觀賞性的增加,充分體現了奧林匹克的更快、更高、更強的理想,在競技體育的舞臺上運動員不斷地完成超越自我。但高度職業化也給當代奧林匹克帶來了新的矛盾和問題。職業化使奧運會與各國經濟、科技、法律、藝術水乳交融,帶來體育產業及相關產業的發展,并在一定程度上拉動國家經濟的發展,這本無可非議。但不完善的運行機制卻使4年一屆的奧運會不再是往日奧運會宗旨的體現、精神弘揚的場所,卻成了藏污納垢、升官發財的聚散地。人們忘卻了現代奧運圖騰——五環旗鼓舞整個人類自強不息和走向團結、和平的神圣象征,關注的只是運動員能為自身、為國家帶來什么。
當前,國際奧林匹克運動已經發展成為世界上影響最廣泛的社會文化現象,它所包含的直接的經濟利益高達上百億美元。除直接經濟利益外,奧運會還間接帶動各種相關產業的發展,這更是巨大的經濟利益。據統計,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直接、間接的經濟利益達到260億美元。此外,奧運會的社會影響也十分巨大,亞特蘭大奧運會全世界電視觀眾達到196億人次,社會效益明顯。社會效益往往意味著巨大的經濟利益,所以不少商業集團、政治勢力也想加以控制。也由于這一原因,各國申辦奧運會的競爭越來越激烈。而奧運會舉辦權的激烈競爭導致了申辦過程中物質手段的介入,申辦者都想取悅于國際奧委會委員,針對這種情況,國際奧委會于1988年做過一些規定,但收效不大。在奧運會的百年慶典上,美國人將奧運會的商業化推向了極致。出資4.56億美元買下該屆奧運會電視獨家轉播權的美國全美廣播公司竟在奧運會賽程安排上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這屆奧運會的馬拉松路線被稱為“歷史上最惡劣的馬拉松路線”,使運動員的身體消耗達到了極點,這一切都是為了收取巨額廣告費(每30s廣告收費50萬美元)。為滿足美國西部商人廣告需求,考慮到美國東西部時差,一些重要的決賽都安排在深夜12點進行,在運動員的利益和金錢效應上,商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人們不禁要問:奧運會的主角到底是運動員還是商人?奧運商業化的深化還導致奧運異化現象的加劇。[4]興奮劑泛濫、競賽腐敗、球場暴力、受賄丑聞等背離奧運精神的行為在吞噬著奧林匹克健康的機體,破壞著奧林匹克的良好形象。
從哲學的矛盾發展觀看,奧林匹克運動是一個具有強大生命力的事物,因為她本身的原因或是外部原因會給她的發展帶來一些阻礙,但是任何事物都是在矛盾中不斷發展的,因此作為全球最大的體育盛會,她也是在矛盾的發展過程中不斷地前行,她的前途是十分光明的。
參考文獻:
[1]熊斗寅.論奧林匹克主義[J]體育文化導刊.2006.3.
[2]國際奧委會.奧林匹克憲章[M]2006.
[3]馮振偉.科技奧運中技術異化的哲學探析[J]體育文化導刊.2008.2.
[4]旁建民.對競技體育中異化現象的分析與研究[J]體育文化導刊.2007.1.
(作者:藺文革,系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講師,研究方向:體育教育訓練學;彭鵬,系河南科技學院新科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體育人文社會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