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應用最優控制技術, 建立一種企業融資決策數學模型及融資決策方法.充分利用微分方程與線性規劃理論[1][2],較圓滿地解決了有關融資決策的優化問題. 給出了既能降低融資成本,又提高經營效益的融資決策方法,為企業獲得最佳投資效益提供決策依據。
關鍵詞:融資決策;最優控制技術;數學模型
中圖分類號:F019 文獻標識碼:A
The Construction and Applica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s into Corporate Financing Decision-making Policy
LIU Hong-yun
(Shangqi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Shangqiu 476000,China)[GK2!2]
Abstract:
The application of optimal control techniques involves, constructing mathematical models and financing decision-making method in the practise of corporate financing decision-making policy.With differential equation and linear programming,the paper presents a solution to optimizing financing decision-making policy.This decision-making method can lower cost and improve the operational profits, providing enterprise with the optimal investment returns.
一、問題的提出
隨著市場經濟與金融市場的發展,逐步形成了股票、銀行貸款、信用債券等多方位的企業融資渠道,使企業在一定范圍內,能夠方便、迅速的籌集資金,滿足自身經營與發展的需要。如何進行企業融資決策,降低融資成本,提高經營效益成為企業日常經營中的普遍問題。對企業融資模型與決策方法的探討已有相關結果(見[3]),但還不夠圓滿。本數學模型應用最優控制技術,建立一種完備的融資決策方法。
二、模型的構建
引入以下記號:
X(t)——企業時間t時的利潤函數;
U(t)——債券發行量系數,企業決策變量。X(t)U(t)為時間t時的債券發行數額,若記C=1-籌資成本系數(<0<C<1,常數), 則CU(t)X(t)即為時間t時外部投資速度函數;
V(t)——利潤中用于投資的比例系數,企業決策變量。V(t)X(t)為時間t時內部投資速度函數;
ρ——社會貼現率;
r——企業資金利潤率;
g——企業資產增長率上限。
以上變量及常數滿足如下關系式
[SX(]dX[]dt[SX)]=r(CU+V)X,[JY](1)
U≥0,0≤V≤1
按照資產增長率限制g,可以推知[SX(]dX[]dt[SX)]/X≤g, 從而有CU+V≤[SX(]g[]r[SX)]
企業在規劃期[0,T]內的總收益的貼現值為∫T0(1-V)Xe-ρtdt,此期間所發行的債券總額的貼現值為∫T0UXe-ρtdt,從而企業追求的目標利潤為J=∫T0(1-U-V)Xe-ρtdt
由此得到企業融資行為的最優控制模型
max[DD(][]u,y[DD)]J=∫T0(1-U-V)Xe-ρtdt
s.t. [SX(]dX[]dt[SX)]=r(CU+V)X,
CU+V≤[SX(]g[]r[SX)],
U≥0,0≤V≤1
三、模型的求解與分析
根據求解最優控制問題的極大值原理,最優決策 應使哈密頓函數最大化
H=(1-U-V)X+rλ(CU+V)X=[(rcλ-1)U+(rλ-1)V+1]X
其中λ為協狀態變量,它滿足協狀態方程
記W1=rcλ-1,W2=rλ-1,則H=(W1U+W2V+1)作為U,V的函數。最大化H等價于最大化W1U+W2V,從而最優控制模型等價于下面的優化問題:對任何時刻t∈[0,T]
其中變量U,V,X,λ滿足狀態方程(1)及協狀態方程(2)
進一步的討論,需要區分下述兩種情形:
情形Ⅰ:g≤r
這是資產增長率不超過企業資金利潤率的情形.此時(3)中全部約束條件形成UV平面中的三角形區域,如圖1所示,易知三個頂點的坐標分別為
根據微分方程與線性規劃理論,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任何時刻t∈[0,T],D3=([SX(]g[]cr[SX)],0)不是(3)的最優解。
注意到V[HJ2.2mm]與U分別表示企業內部、外部投資系數,這一結論的意義是明顯的:由于外部投資需要支付籌資成本,從而在內部投資尚且關閉(V=0)的時候,企業吸收外部投資(U=[SX(]g[]cr[SX)]≥0)顯然是不經濟的。
(2)規劃期內企業投資活動劃分為兩個階段,開始階段[0,t1)最優投資決策為D2=(0,[SX(]g[]r[SX)])結尾階段(t1,T]最優投資決策為D1=(0,0)。
這表明,如果限制企業資產增長率不得超過其資金利潤率,企業只需要在規劃期的初始階段,以約束條件所允許的最大比例(V=[SX(]g[]r[SX)])啟動內部投資,而始終都不需要開啟外部投資(U=0)。
(3)作為內部投資的關閉時間t1,它是使得一單位內部投資能夠恰好收回的最后時刻,即∫Tt1re-ρ(t-t1)dt=1,由此解得t1=T-[SX(]1[]ρ[SX)]ln[SX(]r[]r-ρ[SX)],其中e-ρ(t-t1)為貼現因子,它將[t1,T]時期內各時刻的貨幣額折合為t1時的貨幣額。
情形Ⅱ:g>r
這是資產增長率可以高于資金利潤率的情形。此時(3)中全部約束條件形成UV平面中的梯形區域,如圖2所示。易知各頂點的坐標分別為
再由微分方程與線性規劃理論,可以得出如下結論。[HJ2.4mm]
①任何時刻t∈[0,T],D4=([SX(]g[]cr[SX)],0)不是(3)的最優解,這一結論與情形Ⅰ中的①完全類同。
②規劃期內企業投資活動劃分為三個階段,開始階段[0,t2),最優投資決策為D3=([SX(]g-r[]cr[SX)],1);中間階段(t2,t1)最優投資決策為D2=(0,1);最后階段(t1,T]最優投資決策為D1=(0,0),這一結論表明,如果允許資產增長率超過資金利潤率,則企業應該吸收外部投資,其最佳方案是:初始階段以最大比例V=1啟動內部投資,同時以系數U=[SX(]g-r[]cr[SX)]啟動外部投資;然后關閉外部投資,但仍保持最大比例V=1繼續內部投資;最后關閉內部投資,停止全部投資活動。
③內部投資的關閉時間仍然是t1=T-[SX(]1[]ρ[SX)]ln[SX(]r[]r-ρ[SX)],而外部投資的關閉時間t2,應使得企業在t2時出售l單位債券而獲得的C單位外部投資,在全部投資活動停止之前(t2之前)恰好收回,即
四、模型的應用
設企業資金利潤率為15%,資產增長率上限為20%,每元債券的籌資成本為0.05元,若社會貼現率為10%, 考慮企業未來60個月的投資決策。
根據所設T=60,r=0.15,ρ=0.1,C=1-0.05=0.95,由于資產增長率上限高于資金利潤率,應根據情形Ⅱ給出最優投資決策。為此計算
從而企業的最優投資決策如下:
[0,48)時期為第一階段,此間企業同時啟動內、外部投資。其中內部投資系數V=1,企業應將全部利潤即時用于投資;外部投資系數為
企業應參照利潤的 發行債券,吸收外部投資。
(48,49)時期為第二階段,此間應關閉外部投資,但仍將全部利潤用于投資,即取U=0,V=1。
(49,60]時期為第三階段,全部投資活動都應停止,即取U=0,V=0。
五、結語
由以上討論及例證,所述企業融資行為的最優控制模型,只要掌握規劃期內企業的資金利潤率r,資產增長約束g,就可以根據社會貼現率ρ 以及債券發行成本,獲得企業內部、外部投資的開關時間與開啟幅度,從而為企業獲得最佳投資效益提供決策依據。
參考文獻:
[1] 張干宗.線性規劃[M].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4.
[2] 東北師大數學系微分方程教研室.常微分方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 李景華,朱尚偉.企業融資模型與決策方法[J].山西財經學院學報,1993(1):24-26.
(責任編輯:習文)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