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第三利潤源,物流在廣泛開展的同時產生諸多負面影響,使得循環經濟成為必然選擇。而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選擇在企業物流外包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為此構建了基于循環經濟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評價指標體系,結合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來選擇最佳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并通過算例進行實證分析。
關鍵詞:循環經濟;第三方物流服務商;AHP;模糊綜合評價;評價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F252.8 文獻標識碼:A
The Selection of Third Party Logistics Providers Based on Circular Economy
HUO Hong,WEI Zhuang-pin
(School of Logistics,Harbin University of Commerce,Heilongjiang 150076,China)[GK2!2]
Abstract:
As the third profit resource,logistics has a negative impact as extensively launching,
and circular economy becomes an inevitable choice.It takes a very important position for the enterprises to select third party logistics providers in the outsourcing.Based on circular economy a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is established for selecting the most appropriate third party logistics provider with hierarchy analytical process,the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method,and an empirical analysis.
一、引言
伴隨著經濟的發展,大量生產、大量消費而產生的大量廢棄物對社會環境產生了嚴重的消極影響,這不僅是因為廢棄物處理的困難,而且還表現在容易引發社會資源的枯竭和自然環境的惡化,所以,如何保證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是所有企業經營管理中必須考慮的重大問題,就企業物流管理而言也是如此。因而,循環經濟的發展是必然的。
就現實情況而言,大部分中小企業無力于物流系統的建設,并缺乏從事物流的專業知識、技術和經驗,而大型企業為了把精力集中在核心業務上,也非常有必要把部分或全部物流活動外包。這樣,對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評價和選擇就非常有必要了。
對企業如何選擇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國外學者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Weber對Dickson提出的影響供應商選擇決策的23項評價指標進行新的排序,發現價格、準時送貨和質量是選擇供應商的最重要的指標[1]。Verma R和Pullman E的研究結果說明,財務穩定性、客戶服務能力和服務價格是評價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最為重要的指標[2]。Mohan K和Michael A運用因子分析法得出選擇第三方物流服務提供商的4個選擇因子,即物流服務商被感知的績效、物流服務商被感知的能力、價格、戰略和外部環境[3]。國內的研究成果是在研究總結了國外的先進理論的基礎上,提出了一些適合我國國情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選擇模型和評價指標。馬雪芬、劉易勇、孫樹棟和吳秀麗從企業的發展潛力、物流技術、設備狀況以及企業的服務質量四個方面對第三方物流企業的選擇進行全面評價[4]。周濤、程鈞漠、喬忠從市場實力、技術實力、組織協調能力、管理水平狀況四個方面構建了第三方物流企業競爭力評價的指標體系[5]。王偉、劉巍和郭志強基于可拓理論和層次分析法,總結了第三方物流企業評價選擇的若干量化指標因素,主要從服務質量、技術裝備、發展潛力、運輸方式這四個方面考慮[6]。
筆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上,通過結合循環經濟理論知識,構建了一套比較有代表性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評價指標體系,結合層次分析法和模糊綜合評價法對備選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進行評價和選擇,大大降低了企業將物流業務外包時遇到的風險,使企業真正達到提高核心競爭力、降低成本的目的。
二、循環經濟理論的相關知識
(一) 循環經濟的內涵
關于循環經濟(Circular Economy)的內涵,學術界有不同的觀點。吳季松認為:“循環經濟是指在人、自然資源和科學技術的大系統內,在資源投入、企業生產、產品消費及其廢棄的全過程中,把傳統的、依賴資源消耗的線性增加的發展,轉變為依賴生態型資源循環來發展的經濟。”[7]
循環經濟實質是一種生態經濟,是以物質資源的循環使用為特征的,它要求把經濟活動從“資源-生產-消費-廢棄”的開環過程變成了“資源-生產-消費-再生資源”的閉環反饋式循環過程,是對物質閉環流動型經濟的簡稱,是一種以資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環利用為核心,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經濟增長模式,是對“大量生產、大量消費、大量廢棄”的傳統增長模式的根本變革(國家發改委,2004)。
(二) 循環經濟的3R原則
循環經濟在實際的操作中須遵循3R原則,即:
(1)減量化原則(Reduce)是在輸入端減少進入生產和消費過程中物質和能源流量;
(2)再利用原則(Reuse)屬于過程性方法,目的是延長產品和服務的時間強度;
(3)再循環原則(Recycle)是在輸出端把廢棄物再次變成資源以減少最終處理量,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廢品的回收利用和廢物的綜合利用。
(三) 循環經濟模式下的企業物流運作
如今,在經濟上強調的是可持續型發展,將循環經濟理念應用于企業物流管理活動中,改變傳統經濟發展與物流及生產生活消費的單向作用關系,在抑制物流對環境不良影響的同時,在社會范圍內形成一種能促進經濟和消費協調健康發展的循環型物流系統。這樣,就要求供應鏈成員企業對物流運作進行變革,在發展正向物流的同時重視逆向物流的管理,以降低資源消耗,減少對自然環境的不良影響,形成企業發展與環境保護的良性循環。循環經濟促使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業務范圍擴展,企業在物流外包時也應當采用新的評價指標以實現閉環供應鏈管理[8-9]。循環經濟模式下的物流系統結構如圖1所示。
[TPT45.tif,+60mm。125mm,BP]
[TS(][HT5”F][JZ]圖1 循環經濟模式下的物流系統結構圖
三、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根據中國倉儲協會2005年10月進行的“中國物流市場第六次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很多的生產企業選擇物流服務商的標準傾向于物流滿足能力和作業質量,同時還有一些企業首先考慮選擇成本的經濟性。以上調研分析表明,企業在對第三方物流服務商選擇時應主要考慮兩個評價標準,一是服務價格,二是服務質量。對備選的第三方物流服務商具體評價時服務價格是容易比較的,而服務質量的比較相對困難[10]。
根據前人對第三方物流(3PL)服務商評價指標的整理和分析,并結合循環經濟理論知識,在服務價格明確的情況下,筆者分別從企業基本情況、正向物流、逆向物流、合作性和社會生態效益五個方面來選取關鍵性評價指標,構建了一套比較有代表性的3PL服務商評價指標體系,如圖2所示。
四、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選擇
(一) 運用層次分析法確定各指標權重
層次分析法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簡稱AHP)具有簡便易操作和可以將定性指標定量化的優點,然而由于其在操作過程中結合了人的經驗判斷,因此它的主觀性也是不可避免的,需要與其它方法結合來消除主觀影響[11]。
層次分析法(AHP)的具體計算步驟如下:
1.明確問題的范圍,具體要求,所包含各因素之間的關系。
2.將各因素進行兩兩比較,比較按表1的標度及描述進行,結果用判斷矩陣表示;判斷矩陣中的aij
是根據資料數據、專家的意見和系統分析人員的經驗經過反復研究后確定。
3.確定各因素的權重及其一致性檢驗:
一致性檢驗分為三步:第一步,計算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λmax=∑[DD(]n[]i=1[DD)][SX(](AW)i[]nWi[SX)],式中Wi=[SX(]W[TX-] i[]∑[DD(]n[]i=1[DD)]W[TX-]i[SX)],W[TX-]i=[KF(S]n[]∏[DD(]n[]j=1[DD)]aij[KF)],W=(W1,W2,…,Wn)T ,(AW)i表示U(U1,U2,U3,U4,U5)的第i個元素;第二步,計算一致性指標C.I=[SX(]λmax-n[]n=1[SX)],式中:n為判斷矩陣的階數;第三步,計算一致性比例C.R=[SX(]C.I[]R.I[SX)],式中:R.I是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見表2。
當C.R<0.1時,一般認為判斷矩陣的一致性可以接受。
4.層次總排序
利用層次單排序的計算結果,進一步綜合出對更上一層次的優劣順序,就是層次總排序的任務。這一過程是由最高層次到最低層次逐層進行的。
(二) 結合模糊數學進行綜合評價
筆者設計的影響因素評價指標體系是一個三層結構指標體系,根據模糊理論,把因素集與準則層的評價看成第一級評判,把準則層對目標層的評判看成第二級評判,從而構成一個二級三層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具體方法如下:
1.建立因素集
設U=(U1,U2,U3,U4,U5),其中,Ui表示被考慮的因素,i=1,2,3,4,5;它們分別表示為企業基本情況、正向物流、逆向物流、合作性和社會生態效益;Ui=(Ui1,Ui2,…,Uij),Uij表示第i個因素下第j個指標的權重;
2.建立評價集及分值集
設V(V1,V2,V3,V4,V5),其中,Vj表示評價結果, =1,2,3,4,5;它們分別表示為很好、好、一般、差、很差;對應的分值集為F= (1,0.8,0.6,0.4,0.2);
3.建立模糊矩陣
設模糊集 A(a1,a2,…,a5),其中,ai為Ui的權數分配。從U到V的一個模糊映射的R向量R(Ui)=(ri1,ri2,…,rij)叫做單因素評估,它是V上的模糊子集,其中:0≤rij≤1,表示因素Ui能被評為Vj的隸屬度。將模糊映射的全體向量并列起來的一個單因素評價矩陣R=R(rij)叫做綜合評估的變換矩陣。這樣,運用模糊矩陣的復合運算即可得到一級模糊綜合評判模型:
用加乘運算,比其它運算更精細。
將因素集進行分層劃分,可將上述模型擴展為多層次模糊綜合評價模型,即將初始模型應用在多層因素上,第一層的評價結果又是上一層評價的輸入,直到最上層為止。現在對因素集U=(U1,U2,U3,U4,U5)作一次劃分,可得到二級模糊綜合評判模型:
Z=A#8226;BT
4.計算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綜合得分S
S=Z#8226;FT
對各備選的3PL供應商的綜合得分按大小排序,得分最高者為最佳合作伙伴。
五、算例分析
某生產企業決定由第三方物流企業為其提供物流服務, 該企業有4家第三方物流服務服務商 P1、P2、P3、P4可供選擇, 評價指標體系如圖2所示。
其中:A1為3PL服務商P1的二級指標權重U1。
依據以上步驟,可求出其它服務商的一級評價結果B2、B3、B4、B5。將上述評價結果向量作為上層指標評價矩陣,得出二級綜合評價結果:
則3PL服務商P1的綜合得分為:
同理,可計算另外3家3PL服務商綜合得分分別為:0.523、0.649、0.568,故3PL服務商P1為最佳選擇合作伙伴。
六、結束語
資源短缺,政府、公眾對環境問題的廣泛關注與管制, 促使物流走向綠色化軌道,促進了循環經濟的發展。而第三方物流服務商的評價選擇是企業在進行物流外包中首先要面對的問題,選擇的物流服務商適合與否直接影響到企業物流外包的成敗。通過運用層次分析法和模糊數學綜合評價法相結合,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決策問題的主觀性,使得整個評價選擇過程能夠量化,增強了選擇的科學性和結果的可靠性。但是,由于AHP理論本身的缺陷,以及市場環境的迅速變化,企業需要結合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相應的調整。
參考文獻:
[1] Weber C.Supplier Selection Using Multi-objective Programming[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1997,32(3):332-338.
[2] Verma R,Pullman E.An Analysis of 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Provider Selection Proees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ogistics Management,2000,5(10):138-143.
[3] Mohan K,Michael A.A Selection Criteria for Providers of Third Party Logistics Providers[J]. Journal of Business Logistics,2002,3(7):98-102.
[4] 馬雪芬,劉易勇,孫樹棟,吳秀麗.供應鏈管理環境下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評價選擇[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3,4(3):7-9.
[5] 周濤,程鈞漠,喬忠.第三方物流競爭力評價體系及模糊綜合評判[J].物流科技,2003,3(7):30-32.
[6] 王偉,劉巍,郭志強.基于可拓的第三方物流企業的評價選擇[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2003,5(3):83-86.[7] 李建民,羅朝暉.循環物流理論和策略研究[J].福州大學學報,2005,5(2):35-39.
[8] Samnep M.Closed-Loop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Theory[J].European Journal of Operational Research,2004,32(3):97-102.
[9] Razzaque MA,Chinery B.Outsourcing of Logistics Functions[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hysical Distribution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1998,28(2):89-107.
[10] 李健,邱立成.面向循環經濟的企業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6,6(5):107-111.
[11] Barbam T,Sola M.An Application of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to the Supplier Selection Problem[J].Journal of Production and Inventory Management,1997,16(9):158-162.
(責任編輯:呂洪英)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