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十年來,企業對企業社會責任所持有的基于合規性的狹隘觀點正在改變

IBM的企業社會責任(CSR)全球調查旨在發現CSR問題在多大程度上深入到了公司的核心部分——戰略與營運中。我們在世界范圍內調查了250多名企業管理人員,主要發現如下:
許多企業早已了解到CSR的重要意義,并付諸實踐:談到CSR時,往往會將其描述為慈善事業;許多企業在更高戰略層面上看待這個問題,68%的企業都將其當作機會和增長的平臺加以利用;開始將CSR視為一種持續性增長戰略;要想進一步提高對CSR的認知,就需要作出長期的,有意義的承諾并定義(或重新定義)企業價值,還可能需要全面改變企業營運的方式;有76%的企業主管承認,他們還不是非常了解客戶的CSR預期。
首先,企業社會責任指的是公司的企業管理應該通過經濟、環境和社會行動對社會帶來總體上正面的影響。
傳統而言,社會和企業之間的關系由政府裁定,最基本形式的CSR,可視為遵守公共部門的法律和法規。盡管這具有重大的社會價值,但企業仍將遵守法律法規視為經營成本,以及一種高成本的、訴訟與聲譽方面的潛在風險。
隨著企業進行全球化擴展,合規性成本迅速出現了。不遵守本地與全球的法律法規會損壞公司的商業聲譽與品牌,但遵守本身并不會打造,公司的品牌,也不會提供強大的品牌和聲譽所需的增長機會。
數十年來,許多企業都對CSR持有這種基于合規性的狹隘觀點。不過近年來,企業開始改變關于公司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的觀點。今天,數量眾多的企業都已經將企業社會責任視為一種實現增長和從競爭中脫穎而出的平臺。
CSR價值曲線反映出:人們原本將CSR視為成本或緩解風險,現在逐漸轉變為將其視為可帶來新收入的戰略目標。
當企業沿著該曲線所描述的連續環節發展,幾乎沒有哪家企業在這個對聲譽創造來說極為根本的領域里面下功夫。該領域是具有戰略意義的慈善事業,它可以將慈善救濟與企業戰略、公司技巧與市場需要相結合。這些工作會通過不間斷的回報強化公司的社會承諾,而回報通常以企業信譽的形式展示,并間接地從財務角度體現。
傳統慈善事業帶來的正面財務影響通常是間接的,所以這方面的工作總是難以為繼。但為了對社會及企業帶來持續的影響,這些工作必須經常實踐并加以利用。因此,慈善事業與企業戰略的聯系越密切,它就更容易對這些工作提供持續的支持。
吸引持續支持的另一個方法是證明它在成本節約方面的作用。企業發現許多CSR方案(如可降低能源消耗或利于環保的CSR方案)可降低組織總成本或提高生產效率。從事紙漿與紙張業務的加拿大公司Catalyst Paper用自己的副產品(生物資源)為公司運行提供電源。此外,它還從排放的污水中獲取熱量給工業用水加溫。僅在2005年和2006年,該公司就由此節約了440萬美元。
當CSR價值曲線上的所有活動都整合為一個由高層管理人員直接領導,員工、業務合作伙伴和客戶全部參與的統一戰略時,CSR會提供最大的效益。調查中的企業主管已開始注重在整條CSR價值曲線上的眾多領域里展開活動,半數以上在最近擴大了范圍,這表示活動正在走向高潮并在提供持續的機會。
根據報告,在CSR方面的表現大大超過同行的公司已從同核心業務相集成的CSR戰略中獲得了好處,這些公司有兩倍以上的可能性進行下列活動:
協作——充分了解客戶的CSR預期;增加了有關渠道、產品組合和影響、服務與營運的信息量;與消費者和業務合作伙停在CSR方案上進行合作;讓所有員工參與制定CSR目標。 (即不是由頂向下)
集成—強調CSR供應鏈流程的重要性,并自認能夠非常有效地實施CSR供應鏈流程;自認可以非常有效地開發具有積極社會或者環境影響的產品與服務;強調將慈善事業與優先考慮的業務目標相掛鉤的重要性,并自認能夠非常有效地完成這些任務。
(作者為IBM大中華區業務咨詢服務事業部中國商業價值研究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