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乞力馬扎羅山下,皮膚黝黑的長跑健將正在揮汗如雨地飛奔;北美,華盛頓白宮玫瑰園,整裝待發的運動員們頭頂烈日,正在聆聽一位古怪中年人冗長啰嗦的演講;伊拉克,足球隊員們正在塵土飛揚、高低不平的簡陋場地上苦練。因為,一個偉大的理想促使他們可以忍受種種磨難與痛苦,鍥而不舍地拼搏努力。
這個偉大的理想是“奧運奪冠”。2008北京奧運會的競技賽場就是各國體育健兒表現天賦與能力的舞臺。因為,這承載著國家的重托、民族的期望、人民的期待。同時這也是運動員改變個人命運與個人價值的微妙時刻。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一個名叫劉翔的年輕人在田徑跨欄的項目中脫穎而出,追平了英國選手克林·杰克遜的世界紀錄,成為了奧運會歷史上首位中國男性的田徑冠軍。更重要的是,他的出現推翻了對于黃種人缺乏從事田徑運動優越性的偏見。雅典輝煌之后,劉翔在2005年世界田徑錦標賽上又獲得銀牌,此后隨著他年齡增大,他的技術也日趨成熟,他逐漸占領了這個項目,并且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同時,與他的體育成就一同到來的,是那些不請自來的商業利益。
在雅典奧運之前,“劉翔”的名字僅僅代表35萬元人民幣的代言費用,而之后“12秒88”的世界紀錄讓劉翔跨進了“千萬元”代言的巨星行列。奧運健將回國后,不再是出現在英模報告會上傳播愛國與民族精神,而是頻頻出現在熒屏與商場與商業活動打交道。這些,都體現了中國體育產業的一個悄然變化,中國體育商業化浮現出冰山一角。由此帶來了公眾對體育明星的追捧、對體育經紀行業的關注,體育明星和商業走得越來越近使得體育職業化和產業化,并正在將中國的競技體育引領到一條迥異于以往的道路上。
那么,在今年的奧運會上,飛人劉翔究竟會怎樣來繼續譜寫他的“奧運故事”呢?在傷痛的折磨與后起之秀的挑戰之下,本屆奧運會對劉翔而言,究竟是又一次體育紀錄的刷新與商業盛宴的出現,還是其他?同時,以劉翔與姚明為代表的中國新一代體育明星與中國體育商業化的道路會因本屆奧運會而走向何處?中國除了培養體育明星,是否還具備挖掘體育明星價值的商業運作模式?讓我們拭目以待。本期的《封面人物》將以此為命題,展開關于《劉翔懸念》的討論與猜測。
同時,本期的《特別策劃》將與您一同回顧中國參加奧林匹克運動會的歷史。因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對全球華人而言,絕非一次普通的世界體育盛會,它預示了一個極為深遠的意義:一個具有5000年歷史的古老民族,如何在100年的時間里,承受了無數的痛苦、付出了莫大的代價、依靠頑強的毅力與努力,從一個固步自封的落后國家奮起直追成長為一個后來而上的現代化國家。中華民族為之拼搏百年的努力終于在此時此刻獲得了世界的認可。
當我們滿懷激情迎接第29屆奧運會的時候,撫今追昔,我們為在歷屆奧運會上奪冠的中國英雄驕傲,也為奧運賽場雖敗猶榮的勇士動容,更為充滿荊棘和辛酸的中國百年奧運之路扼腕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