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以‘大’的胸懷來做中醫藥行業,‘大’的精神來做好中醫藥行業!”
在社會各行業中,中醫藥行業產值偏小,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廣藥集團)一年200億已經是前三名的水平了。在追求做大做強的今天,中醫藥行業應該不是最優選項;但是,中醫藥產值小,在老百姓心目中很“大”——按廣東省政協科教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廣藥集團董事副總經理兼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楚源的說法就是社會責任大、社會影響大、社會貢獻大、社會推動大。“大”不一定指規模和產值,涉及到千家萬戶的身體健康,誰能說不是“大”呢?
“我以‘大’的胸懷來做中醫藥行業,‘大’的精神來做好中醫藥行業!”
臨危受命接手中醫藥
1999年3月,33歲的李楚源從白云山制藥股份公司總經理助理的任上調往下屬的白云山中藥廠。此時,白云山中藥廠連續5年虧損,累計虧損6796萬元。臨危受命的李楚源不分白晝地下苦功夫,一直虧損的白云山中藥廠竟然在半年內扭虧為盈。2003年白云山中藥廠盈利5000多萬元,兩個主導產品——板藍根和復方丹參片連續三年銷售突破億元大關。2003年,廣藥集團有限公司、白云山制藥股份公司黨委做出向李楚源學習的決定。
2004年5月,我國的中醫藥界都被一個消息吸引住了:李嘉誠旗下的和記黃埔公司與廣州白云山中藥廠正式攜手成立合資公司——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有限公司,合作期限為50年,金額10億元人民幣。雙方正式合作后,合資公司產品在國內市場的銷售將繼續使用白云山的商標,而在國際市場的銷售則將采用和記黃埔的商標。
當初和記黃埔派人與白云山中藥廠談判合作,根本不相信他們是國有企業——公司辦事效率高、絕無拖沓,人人工作積極主動。所以不到5個月的時間,就確定成為合作伙伴。事實證明,他們是一支優秀的隊伍,是一支經得起考驗的團隊。連續10年平均每年30%的增長率就是最好的說明。

其后公司實現跨越式發展,至2005年與和記黃埔合資,資源、品牌、人才優勢等進一步凸現,企業發展如虎添翼,當年企業銷售額一舉突破5億元大關。
在李楚源的帶領下,公司錘煉出一種超強的執行力。自2003年開始,公司連續四年榮獲“中國十大營銷案例大獎”。這在業界是一個創新紀錄。
“我們可以做到今天布置,明天在全國數十個城市同時開新聞發布會或執行一項營銷任務。” 李楚源非常欣慰自己的隊伍平均年齡35歲,是一支特別能戰斗的團隊。
兵強將勇的白云山和記黃埔在整個醫藥企業環境有所收縮的時候,依靠前些年的品牌積累,提出今年要突破10億的銷售額。據了解,一季度過去,目前銷售額就已經突破了5億。其中白云山涼茶繼白云山板藍根、復方丹參片之后,已經成為白云山和記黃埔新的經濟增長點。
首創家庭藥品回收(免費更換)機制
2003年非典爆發,板藍根成為非典時期社會最急缺的物資之一,該藥有近兩千年的用藥歷史,全國800家企業皆有生產,但一戰成名的僅有“白云山”。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李楚源把成功歸結為三點:一是市場瘋狂搶購時,堅持“不漲價”, 堅決不發“國難財”;二是在市場嚴重缺貨時,堅持“加班加點保質生產”;三是原材料漲價時,堅持“虧本也要生產”,做到暴利面前無悔承諾。
2003年“非典”前后的囤積貨,經過一年多均面臨過期的問題。食品變質了,可以裝進垃圾袋當作廚房垃圾扔掉,而藥品過期了,卻不能隨便扔——隨意丟棄過期藥,不但會污染環境,而且一旦流入不法商販或不法醫療機構之手,必將導致患者服用過期藥品,輕則延誤病情,重則導致各種中毒,其危害毫不亞于毒品。可是當時社會并沒有這個意識,甚至在一些農村市場,三分之二的過期藥都是從各種家庭小藥箱流出的。認識到情況的嚴峻性后,白云山和記黃埔立即對家庭小藥箱展開了一項調查。“報告拿到手上,心卻越來越沉重。”結果讓李楚源大吃一驚,數據顯然比預想的更嚴重——家庭藥品中30%-40%超過有效期3年以上,82.8%的家庭沒有定期清理的習慣。
“消費者遠沒有養成定期清理家庭過期藥品的習慣。食品吃不完,可以硬撐,可以跟身邊人分享。可是藥品,吃不完只能眼睜睜看著變質。有些消費者會有心疼的心態,然后無限期保留這些藥品。對于這些意識不到危險的家庭,需要企業做好跟蹤、保障服務機制。”李楚源說。于是,2005年3月,白云山和記黃埔正式建立了“家庭藥品回收(免費更換)機制”,承諾以授權定點藥店更換形式,長期為消費者更換家庭過期藥品。
2006年10月20日,白云山和記黃埔再次創新,宣布將投資8000萬元,用于兩年內新增6600家“永不過期”藥店,為消費者更換家庭過期藥品。兩個月加盟店已超過600家,加上此前的1500家定點藥店自動升級,目前全國“永不過期”藥店總數已達到2100家,遍及全國30多個省、市、自治區。
為了擴大消費者對家庭過期藥物的認識,2007年,白云山和記黃埔開始將每年的3月13日定為“全國家庭過期藥品回收日”,在這一天全國消費者都可將家庭過期藥品拿到各地“永不過期”藥店進行更換,更換范圍也有擴大。
做優秀企業公民
履行社會責任已成為白云山和記黃埔企業戰略規劃的一部分,這不僅正加速企業健康發展,而且也會促使企業與社會的多方共贏。2007年12月,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中國移動、中國建設銀行等10家知名中外企業榮膺“中華社會責任獎”殊榮。2008年3月12日,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在北京發布該公司首份“全面社會責任報告”,這是國內醫藥企業發布的首份全面社會責任報告。
“社會責任遠遠不止‘獻愛心’。”李楚源說,企業社會責任應是一個更全面的系統工程: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還要承擔起對員工、消費者、合作伙伴、社區、行業和環境等責任。
最優秀的企業公民,不僅要考慮自己的發展,更要考慮行業的發展。白云山和記黃埔作為眾多醫藥企業的一員,把為行業發展出謀劃策作為自己義不容辭的責任。白云山和記黃埔積極參與炎帝神農中醫藥發展論壇并發起和推動中醫藥界發表了《廣州宣言》,建立全國首家半開放式中醫藥博物館“神農草堂”和國內首個“神農中醫藥文化研究院”,傳承和宣揚中醫藥文化;創造性地參與用藥安全事業,全球首創“家庭過期藥品回收(免費更換)機制”,率先推出藥品“五級”質保體系。
李楚源認為,相比那些向社會捐錢、捐物的獻愛心行動,這些與企業自身定位緊密相聯的行業和社會責任,指向性更明確,當然也要引起足夠關注。
為什么要向全社會公開企業責任?“原因很簡單,可以讓全社會監督。”李楚源說,比如白云山和記黃埔全球首創的“家庭過期藥品免費回收機制”,連續舉辦4年,活動席卷全國,先后投入1.6億元,惠及人群近千萬。現在系統公布這一行動,就可以讓全社會監督:我們在哪些地方免費回收藥品,回收了哪些藥,回收的過期藥又是如何做無公害化處理的。
“很多人認為愛心行動不應該宣揚,但我們并不這樣認為。”在李楚源看來,作為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特別當企業影響力越來越大的時候,應該通過你的行為,使別人認識你,從而帶動更多人、更多企業一起行動,來共同促進社會發展。“我們率先發起的過期藥品免費回收,現在不是引起了全國部分藥企和藥監部門關注和參與嗎?”
讓越來越多人感興趣的是,白云山和記黃埔為何能成功地做到這一點:將似乎與經營無關的社會責任,變成企業戰略規劃的一部分。
“履行社會責任,可以促進企業更快速地健康成長。”李楚源解釋說,通常情況下,法律法規并沒有要求企業有社會責任。但如果企業自覺地去做了,就會贏得同行、消費者甚至社會的尊重,從而提升企業的知名度和美譽度,也能進一步激發員工的自豪感和創造力——這就是一種可形成良性循環的豐厚匯報。
事實正是如此。白云山和記黃埔近年來在履行這些社會責任的同時,經濟效益連續10年取得年均30%的增速,是行業平均增速的兩倍,被譽為全國醫藥界“白云山和黃現象”。
李楚源表示,“以誠立業,盡己之責,共創和諧,做最好的企業公民”是白云山和記黃埔信守至今的企業責任觀,是基于對經濟、社會、行業、環境四重責任的深度認識。
弘揚潮商的誠信感恩精神
談到潮汕文化對個人經營管理的影響,李楚源特別提到兩點。一是吃苦耐勞精神。潮汕人多地少,年紀大點的大都經歷過艱辛的童年。在李楚源的記憶里,幼年平日是每天三餐稀飯還是經常伴地瓜的。每餐不能夠多吃,否則家里的兄弟姐妹就有人要挨餓。吃苦耐勞和艱苦奮斗的精神深深地影響了每一個從潮汕走出的弟子。“因為貧窮,因為艱苦,窮則思變,所以我們非常自愛,稍微取得一點成績,就比較珍惜。梅花香自苦寒來。我們在商界工作,就是要做好本職工作,積極向上,有所追求。改變生活,成為我們的一種責任,也是一種動力。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永無止境的追求,才是我們要堅持的。”其二,講究誠信。潮汕本地,很多人信奉佛教,樂做慈善,為人善良。經商做企業,也要講究良心,否則心里過意不去。誠信經商,大家就愿意跟你做生意。誠信文化、慈善文化,就會帶來社會責任,就會和氣生財,就可以做好社會的利益分配,從而為和諧社會做貢獻。
李楚源特別景仰李嘉誠先生,李先生為四海潮商樹立了一個榜樣。他的經商及為人處世,是中華民族優秀風格的代表。李先生當年將英資企業和記黃埔收歸名下,是華人經濟崛起的一個代表,是一場杰出的商戰。體現出龍的傳人的骨氣,其背后的謀略值得每一位潮商思考學習。李先生提出中藥港,是希望中國的國粹能夠在世界各地得到弘揚,從而造福全人類。旗下的中藥板塊在英國上市,是國內第一家在西方資本市場融資的中藥企業。作為潮商,作為與李嘉誠先生合作的醫藥企業,李楚源時刻不忘感恩社會,回報社會各界的厚愛。
每一次災難也是對藥企的一次考驗,加班加點開足馬力生產百姓需要的藥品之外,還必須擔負起企業公民的行為。近九年來,白云山和記黃埔陸續向社會弱勢群體捐助各類藥品、實物及現金價值近1億元。
2008年5月13日上午,為了四川汶川震災之后防止疫情,白云山和記黃埔首批緊急援助,捐獻50萬元。公司總經理李楚源在5月12日下午得知災情后,緊急組織研究,當晚即決定秉承企業一貫的“愛心、責任”理念,盡企業最大努力向地震災區獻愛心。2008年5月13日,捐贈儀式在廣東省紅十字會舉行。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向廣東省紅十字會共緊急捐贈總價值50萬元的現金和藥品,作為廣東省首批救援物資緊急運往災區。公司還第一時間組建愛心團赴災區慰問和向災區提供工作崗位。
李楚源檔案
李楚源,高級經濟師,1965年10月生于廣東潮陽。1988年畢業于中山大學化學系,獲化學學士學位。現任廣東省政協科教衛體委員會副主任、廣州醫藥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副總經理兼廣州白云山和記黃埔中藥有限公司總經理。
編后語
一分耕耘一分收獲,李楚源身上體現了中國優秀商人的品質,他帶領白云山中藥廠從虧損走向成功的過程是令人尊敬的;而他首創的“家庭藥品回收(免費更換)機制”更是讓人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