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提出新的口號,樹起新的旗幟,這是歷史賦予后來者的使命和責任。處在沖鋒勢頭上的中國公司,應該有信心豎起全球化的新旗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商業歸商業,政治歸政治”。
現在世界經濟的增長極轉移到了中國等亞洲國家。《大趨勢》的作者奈斯比特認為,一個崛起的大國,需要有開闊的視野,更需要一個開放的全球市場。中國現在開發出一個新的增長極,給利益格局既定的世界帶來了沖擊。如果我們恪守自力更生,列強最歡迎。而中國恰恰是在向全世界開放的過程中,也逐步全面融入世界消費品、制造業、資源業和航天業等等。可以說,中國是這一波全球化浪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記得19世紀的美國,經濟剛剛有了起色,可是遭遇世界列強的諸多堡壘限制。當時美國人很清醒,打出的旗幟是“門戶開放,利益共享”。今天的中國跟當時的美國所處環境差不多。我們不能順著列強的保護主義,一味強化狹隘的民族主義,我們應該提出新的口號,樹起新的旗幟,這是歷史賦予后來者的使命和責任。處在沖鋒勢頭上的中國公司,應該有信心豎起全球化的新旗幟:“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商業歸商業,政治歸政治”。
可口可樂以25億美元的出價,全盤接受匯源果汁,這是可口可樂歷史上的第二大并購,也是進入中國市場80年來的最大一筆投資。我們正好可以借用匯源果汁的收購案,撞開美國同等對待的大門。不能因為他們不按商業規矩辦,我們也不跟他講商業規矩。這樣彼此制衡,將來兩敗俱傷。從這樣的視角來看,匯源果汁收購案,是次難得的全球化洗禮,也是中國主動參與全球經濟送上門來的一張入場券。中國公司焉有拒絕的道理?

已經連續兩年遭遇負現金流困擾和今年經濟效益大幅度下滑的匯源果汁,不得不在艱難的困境中,自謀出路。而朱新禮認為,這次出售匯源果汁,并不是企業遭受嚴重危機后的放棄,而是他在新形勢下的進攻,是為了一系列上游產業拿到了一張全球頂級供應鏈的入場券。
從果樹種子、苗子、果園、水果加工、果汁罐裝,到消費者的貨架,一直到品牌和營銷網絡,匯源集團有著個很長的產業鏈。這次出售的匯源果汁主要做終端業務,主要是果汁、飲料和灌裝。上游還有果園、果樹、苗子、種子,水果加工很長的部分。匯源集團還有6000多個員工,還有近20個工廠在做前端業務。農民出身的朱新禮,現在最大夢想就是經營果園和水果加工等上游業務。他說:“大家都知道農民比較窮,農村還是比較苦,中國的農業還是比較落后。我從出來創業的那一天起,就想能夠為農民做點事。好好去做果樹,搞水果加工,中國農村很多地方可以發揮這樣的作用,可以大有作為。”
全球化競爭鎖定敏捷供應鏈。全球化時代的競爭,不再是單一公司與單一公司之間的競爭,甚至也不是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而是敏捷供應鏈與敏捷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對于后起的中國民營公司來說,要想加入世界一流公司的敏捷供應鏈,那是需要幾年、幾十年的努力的。一大批民營企業的心志是:“能夠加入豐田的供應鏈就好了”,“能夠加入蘋果的供應鏈就大吉了”等等。有時即便加入了,也是一些輔助配件的供應,而不是從產品線整體上的切入。這一回,匯源果汁卻是中國民營公司的產品線整體切入,員工、管理層、200多萬戶果農、渠道商都會因為加入一條全球分布最廣闊的供應鏈而雀躍不已。
如果匯源集團可以搭載可口可樂的供應鏈,中國果農產業或可以浩浩蕩蕩輸入到亞洲、北美、歐洲、非洲、拉丁美洲,這將從總體上帶動中國的果農產業,到時將可能有幾千萬戶果農受益。想想吧,那不就是“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