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冰激凌到琳瑯滿目的中西餐,從1家店到1000多家,30年來,陳覺中一直恪守著做過廚師的父親的話:“做好吃的東西。”
快樂蜂餐飲集團在中國大陸還不為人所知,但在菲律賓可是打敗了麥當勞。1978年成立的快樂蜂,是菲律賓第一家于當地上市的快餐食品公司,也是菲律賓第14大上市公司,旗下擁有超群、格林威治、德意法蘭西、宏狀元、紅帶集團、永和大王、快樂蜂、春水堂8個高級品牌,于10余個國家擁有超過1500家餐廳,并不斷地繼續在世界各地拓展集團的規模。在只有8900萬人口的菲律賓,快樂蜂的門店已經開到了630家,超越了麥當勞的200多家。
而這只從菲律賓飛來的“蜜蜂”早在4年前已潛入中國,為未來的全球拓展埋下伏筆:2004年2月6日,快樂蜂斥資2250萬美元收購總部設在上海的永和大王,2007年6月,快樂蜂又以600萬美元完成了100%收購永和大王,跨出了在中國擴張版圖上的第一步。這個在中國名不見經傳的餐飲品牌,也因此在媒體上稍微露了一下臉。
今年3月份,其自有品牌“快樂蜂”的中國第一家店正式在深圳落戶,而旗下的另一茶餐品牌“春水堂”已進駐上海。今年8月23日,快樂蜂以555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北京宏狀元100%股份。至此,快樂蜂在中國市場已擁有4個餐飲品牌,僅永和大王(108家)加上北京宏狀元(33家),就有近150家門店。
作為快樂蜂餐飲集團的創始人,永和大王和宏狀元的新老板,菲律賓華商陳覺中經常來往上海與菲律賓之間。52歲的他外形十分溫文爾雅,說話甚至都不大聲,實在想象不出他已在商海中轉戰數十年,而且將快樂蜂品牌在菲律賓做到家喻戶曉,占據著菲律賓快餐市場65%的份額。
從好吃的冰淇淋到好吃的漢堡
“進入餐飲這個行當完全是受到父親的影響。”陳覺中說。
陳覺中的父親是福建晉江人,在還不到13歲的時候,就只身來到菲律賓馬尼拉打工。先是在一家餐館打雜,后當廚師。上世紀60年代,陳覺中的父親開了一家中式餐館。小時候的陳覺中上學之余便經常和弟弟在餐館幫父親干活,耳濡目染對于做菜自然十分在行,并萌發了以餐飲為事業的想法。
1975年,陳覺中從圣·湯姆斯大學(SantoTomas)畢業,成婚之后便一門心思準備開店,最后他和弟弟借錢開設了一家冰淇淋店。父親對陳覺中的影響很大,“父親常說,如果是做裁縫的,衣服要做得好看;如果是做餐飲的,味道一定要好。”經營冰淇淋店的陳覺中一直就以父親的話為準則,堅持做“好吃的冰淇淋”,在原料上只選擇最新鮮的牛奶、蛋清和水果,良好的品質和口感果然贏得了顧客的青睞,生意非常不錯,很快就還清了債務,并開始有了存款。
后來,有客人向陳覺中提議:只有冰激淋一個品種太單調了,是不是還可以增加其他項目?說者無心,聽者有意,陳覺中靈機一動開始張羅添加點其他產品。經過市場調查,陳覺中在經營項目中加進漢堡。果然,大受歡迎,營業額也節節攀升,沒多久陳覺中便開始開設分店,兩年內竟發展到5家分店。
1978年,時值菲律賓經濟蕭條時期,生意一落千丈,陳氏兄弟便把5家冰淇淋店改為漢堡包店,專賣三明治和漢堡包,竟突破了困境,生意再現生機。陳覺中又赴美國對各式快餐連鎖店考察了3個月,學到不少連鎖行業知識,回菲后將漢堡店改為快餐連鎖店,正式成立快樂蜂公司,并創立了自己的品牌——快樂蜂(Jollibee)。
與麥當勞比高
1981年,快樂蜂的門店擴張到了11家。而這一年,麥當勞進入菲律賓。當麥當勞那紅色的拱門標志出現在馬尼拉時,幾乎所有人都相信,這個標志將插滿菲律賓大街小巷,包括快樂蜂在內的諸多本土品牌岌岌可危。
“當時有很多人改行,放棄了快餐這塊陣地,考慮再三后,我和弟弟決定和麥當勞競爭,因為我們覺得我們亦有自己的優勢。”陳覺中說。他的味覺好像已成為他對抗麥當勞最有力的信心來源。
不過,陳覺中很快發現情況沒有他想象的那樣樂觀,麥當勞還是分流了相當一部分的顧客。他開始分析差距在哪里。他到麥當勞的餐廳參觀,發現他們的管理、服務等確實做得很到位,就連店面清潔都比本土品牌做得好。于是他調整策略,大膽實施“洋為菲用”策略,借鑒麥當勞的成功運作模式,并結合菲律賓的特點逐漸形成了“完善的企業經營模式、強有力的品牌效應和特許的專營制度”等三大經營管理絕招,積累出了“食物、服務、清潔、實惠”的快餐經營八字真經,有的放矢地與麥當勞一爭高下。
針對麥當勞門口的小丑標志,陳覺中把自己的企業標志定位于“一只活潑可愛的小蜜蜂”,“選擇蜜蜂來做標志,是因為蜜蜂是很勤快的,另外,蜜蜂也是快樂的。”陳覺中說。
在營銷宗旨上,陳覺中情義至上地確立了“不僅出售快餐,更要提供快樂”的宗旨,明確要求每一位員工必須用各種表示快樂的手勢向每一個就餐者熱情打招呼,甚至要裝扮成各種滑稽可笑的卡通形象與孩子們嬉戲逗樂,從而讓每一個就餐者產生“快樂蜂快餐連鎖店,讓人笑口常開的歡樂天堂”的印象。
在口味方面,快樂蜂也大下功夫,并大膽地嘗試用“土”特色戰勝“洋”品味。菲律賓人喜歡酸甜的口味,陳覺中就在漢堡里加上菠蘿。陳覺中在臺灣吃了蚵仔面線,覺得好吃,就當即要求快樂蜂的高級主管從菲律賓飛到臺灣親自品嘗,然后大家開會研究,并想辦法把這種“好吃的東西”融入自己的新產品。直到現在,這位“東南亞最有錢的四十人之一”每到一個城市,都會抽時間上街品嘗當地小吃,“遇到好吃的,我就想辦法跟他合作”。
如今陳覺中又高調地收購了永和大王和宏狀元,他表示這些品牌在他手上將各有用途:用“快樂蜂”“永和大王”和“宏狀元”對付麥當勞、肯德基和其他漢堡快餐,用“格林威治”、“超群”和“大磨坊”特許專營店對付必勝客,用“春水堂”對付“星巴克”。這8個品牌分別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快樂蜂”針對有小孩子的家庭;“格林威治”針對青少年;“超群”、“永和大王”和“宏狀元”針對工薪族;“大磨坊”、“春水堂”針對高收入階層。
從冰淇凌到琳瑯滿目的中西餐,從1家店到1000多家,30年來,陳覺中一直恪守著做過廚師的父親的話:“做好吃的東西。” 他還計劃在5年內將永和大王中國地區的店數擴張到500家,未來8年擴張至1000家,并誓言成為國內中式快餐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