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簡介:巴菲特又出手了。此次的獵食對象不再是中石油這種傳統能源行業,而是比亞迪這種環保領域的佼佼者。
“巴菲特旗下公司對比亞迪的參股,沒有影響我們對公司未來業績的預期,因為這次參股不是馬上可以完成的,對公司業績的實質影響也需要時間來觀察。”
“在別人貪婪的時候恐懼,在別人恐懼的時候貪婪。”“股神”巴菲特這句投資格言一直被眾多投資者奉為經典,而他對比亞迪的出手再次踐行了這一原則。9月29日,比亞迪(01211.HK)公告稱,巴菲特的投資旗艦伯克希爾-哈撒韋公司旗下附屬公司中美能源(Mid American Energy Holdings Company)與比亞迪簽署了策略性投資及股份認購協議。根據協議,中美能源將以每股8港元的價格認購2.25億股比亞迪的股份,約占比亞迪本次配售后總股本的10%,本次交易總金額約為18億港元。
而且,中美能源主席大衛·索科爾(DavidSokol)周日對媒體表示,“如果條件成熟,我們將很樂意對比亞迪進行更多投資。”
當前,包括港股在內的中國股市一片風聲鶴唳,比亞迪卻得到巴菲特的垂青,這背后到底有何玄機?
抄底中國綠色能源
在過去的一年中,隨著香港股市的低迷,比亞迪股價從70多港元一直下跌到7港元多一點。一位長期關注比亞迪的分析師認為,比亞迪目前的市盈率已經接近公司5年來市盈率區間的低端。
比亞迪在公告中稱,本次所得款項將主要用于二次充電電池、電動汽車和其他環保領域。募集資金的投向或許可以成為巴菲特為何投資該公司的最好解釋。
至今,A股市場的投資者還對巴菲特在2007年大規模減持中石油H股記憶猶新。現在,巴菲特無疑把關注中國的目光從傳統能源轉向了綠色能源。
公開資料顯示,比亞迪創立于1995年,2003年成長為全球第二大、國內第一大充電電池生產商,同年,公司組建比亞迪汽車。公司2008年中報顯示,比亞迪主要從事的三項業務——充電電池、手機零件及組裝、汽車制造和銷售——分別取得32.64億元人民幣、53.21億元人民幣和38.10億元人民幣的收入。
目前,比亞迪汽車的產品線由原來單一的“福萊爾”微型轎車,已經擴充為包括A級燃油車、C級燃油轎車、鋰離子電動汽車、混合動力汽車在內的全線產品。
“雙方的這次合作,對于比亞迪品牌的提升非常有幫助,因為巴菲特的公司在美國和中國都是非常令人尊重的公司。而且,中美能源在美國有著廣闊的能源網絡,可以為電動汽車充電提供網絡服務。另外,中美能源還有著豐富的管理經驗,可以為比亞迪的全球戰略提供幫助。”比亞迪董事局主席王傳福似乎更看重此次交易所帶來的協同效應。DavidSokol則表示,“我們一直在關注中國的電動汽車技術的發展。比亞迪公司有著優秀的管理團隊,強大的研發能力,以及迅速將研發能力轉化為商品的能力。”
自宣布股神入股的消息后,比亞迪股票備受追捧,3天股價升幅近倍,曾一度達到16.30港元的高位。10月6日收于13元,仍較消息公布前的8.4元的收盤價高出54.8%。不過,據記者了解,多數券商對比亞迪未來一年的目標價格定在了9.50港元到10.00港元之間。
“巴菲特旗下公司對比亞迪的參股,沒有影響我們對公司未來業績的預期,因為這次參股不是馬上可以完成的,對公司業績的實質性影響也需要時間來觀察,所以,我們暫時沒有改變原來的業績預測。”香港一位長期關注比亞迪的分析師對記者表示。
“電動”“混動”之爭
不過,業內對于是發展混合動力汽車還是電動汽車,卻一直存在爭議。
“純電動汽車的發展空間不大。”安信證券分析師劉軍認為,純電動汽車無法跑長途,因為沒有地方充電,而且,即便有地方充電,也會很消耗時間,雖然現在有快速充電技術,但是,快速充電后,電池仍不能滿足長時間的使用。因此,如果發展純電動汽車的話,需要有大量的充電站網絡才可行,而且,這將是對人們用車習慣的改變。
“一項新的技術,是否成熟還得需要時間和市場的檢驗。”一位私募公司人士這樣表示。
“混合動力汽車發展加速主要是由于受益于高油價。混合動力車具有節能、低排放的優點,可以大幅提高燃油的利用效率。”劉軍認為,混合動力車是雙模驅動的,既可以用電池,也可以用發動機。但在混合動力汽車里,電池還不是主要驅動力,電池的主要作用是把浪費掉的能量收集起來,儲蓄到電池里重新利用,從而達到降低油耗的目的。
“現在的節能汽車領域,純電動汽車還不是主流。”一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表示,而混合動力汽車卻早已經有了成功的商業模式。
據劉軍介紹,繼豐田之后,北美和歐洲的汽車制造商均高調進入此領域。國內汽車企業也加入了開發行列,一汽除了和豐田合作生產普銳斯之外,自行開發了紅旗混合動力車,長安和奇瑞的混合動力車也已經下線。
“長期來看,純電動汽車的發展是大趨勢,但現在來看,混合動力汽車的發展前景更為明朗,比亞迪開發混合動力汽車問題不大,因為公司的電池技術已經很先進,混合動力汽車的電池技術與純電動汽車的電池技術之間的差別主要體現在,前者的技術更為復雜,需要油電切換技術,而后者的電池功率更大。”劉軍表示。 David Sokol此前曾對媒體說,世界各國對減排二氧化碳有共同的理念,由于比亞迪生產的汽車能于15分鐘內充滿85%的電量,并可行走300公里,而且美國的各油站亦準備應用該技術,因此對比亞迪前景充滿信心,且不排除巴菲特再增持該股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眾多分析人士認為電動汽車目前在中國并不具備推廣的空間。但比亞迪卻表示,市場定位主要在國外。王傳福稱,該公司可于今年11至12月推出油電混合汽車,并可能于2010年試產純電動汽車,預期2011年于美國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