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界定貨幣政策有效性的概念基礎上對中國的貨幣政策效果進行實證分析,進而提出提高中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對策建議。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程度是衡量貨幣政策有效性的標志。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內涵就是貨幣政策具有真實效應,能夠對真實經濟變量產生影響。貨幣政策有效性就是貨幣政策能夠在保持物價穩定、國際收支平衡的前提下促進經濟增長和降低失業。
關鍵詞:貨幣政策工具;貨幣政策;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F822.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8)15-0069-02
一、貨幣政策有效性的界定
貨幣政策有效性就是指貨幣政策在穩定貨幣和促進經濟增長這兩方面的作用大小和有效程度,即貨幣政策的實施在多大程度上以盡可能低的通貨膨脹來獲取盡可能高的經濟增長。① 由于經濟增長和物價穩定是一國貨幣政策目標中的主要組成部分。
二、中國貨幣政策效果的實證分析
(一)衡量貨幣政策效果的標志
中國中央銀行現行貨幣政策目標是四個:穩定物價、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國際收支平衡。不同的國家、同一國家不同的歷史時期,所面對的并不是所有貨幣政策四大目標問題。換言之,貨幣政策四大目標的存在形式不是并存性而是繼起性,從中央銀行發展史考察,貨幣政策事實上經歷了早期的“適應性作用”、現代的“主動性作用”和當代的“先導性作用”三個階段。貨幣政策調節作用的發揮有一個從被動調節走向主動調節的發展過程。 貨幣政策的作用機制是比較復雜的,其作用過程和機制圖示如下:
中央銀行 ?圯 貨幣政策工具 ?圯 操作目標 ?圯 中介目標?圯 最終目標
貨幣政策的作用過程
由貨幣政策的作用過程,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衡量貨幣政策效應大小的標志(或指標)是四大目標的實現程度。考察貨幣政策有效性應看結果而不是過程。
(二)構建模型
學術界流行的觀點是,衡量貨幣政策有效性,一看效應發揮的快慢,二看效力的大小。這種分析是正確的思路,但過于籠統、抽象,不好把握。為了深人探討中國貨幣政策的有效性,我們選取貨幣政策四大目標作為解釋變量,建立起簡單的貨幣政策有效性理論模型: E=p+u+g+b 上式中E代表貨幣政策有效性,p、g、u和b分別代表貨幣政策四大目標即物價穩定、經濟增長、充分就業和國際收支平衡。由于國際收支平衡屬于會計范疇,不像物價穩定、充分就業、經濟增長那樣擁有非常簡潔的通脹率、失業率和GDP增長率指標,同時也由于中國改革開放以來的國際收支狀況較好,外匯儲備日趨增長,已成為世界第一大外匯儲備國,故對國際收支平衡可以存而不論。這樣我們可以得出封閉經濟條件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簡單理論模型: E=p+u+g。根據中國國情,5%的通脹率是可以承受的上限;5%的失業率也是可以容忍的上限。問題是中國的失業率統計不完整,僅有城鎮登記失業率,這種統計資料的不完整嚴重妨礙著理論研究。國內外幾乎都公認,中國經濟增長率的安全警戒線是7%。因為沒有7%的經濟增長率,中國的社會穩定會受到影響。根據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情況,經濟增長率保持在7%~10%之間是適度的。據此,可以推算出中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最佳值域當在17%~20%之間,我們以此作為衡量中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標尺。
(三)中國貨幣政策效果的實證分析過程
我們分析1984年以來中國的失業、物價和GDP增長情況發現高于貨幣政策有效性值域的年份是1985年、1987年、1988年、1989年、1992年、1993年、1994年和1995年共八年。處于貨幣政策有效性值域內的是1984年、1996年、2004年僅三年。低于貨幣政策有效性值域的年份是1986年、1990年、1991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和2005年共11年。高于貨幣政策有效性值域的年份,中國存在著通貨膨脹的壓力。比如,1988年中國的通脹率高達18.5%,出現過全國性的搶購商品、擠兌存款風潮;搶購、擠兌風潮直接導致了自1988年下半年開始的持續三年半的治理整頓。治理整頓控制了通貨膨脹,同時也抑制了經濟增長,1990年和1991年中國的GDP增長率僅為4.1%和3.8%,成為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增長最低的年份。另一個高于貨幣政策有效性值域的時期是1992—1995年,其背景是鄧小平南巡談話后,中國掀起了新一輪改革熱潮,扭轉了經濟滑坡,同時通貨膨脹也開始抬頭,并呈現出連續三年的高通脹。處于貨幣政策有效性值域之內的三年是1984年、1996年和2004年,1984年是中國人民銀行開始專門行使中央銀行職能的一年,1996年中國經濟成功實現了經濟學界所謂的“軟著陸”,2004年中國糧食價格低估的情況緩解,糧價上漲,同時農民負擔減輕。低于貨幣政策有效性值域的年份,中國面臨著通貨緊縮的壓力。這集中體現于1997—2002年其背景是1997年發生的東南亞金融危機為了應對危機,中國政府自1998年以來連續五年實施了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就其實質而言,擴張性的財政和穩健的貨幣政策,對啟動內需、拉動經濟增長發揮了巨大的作用。但時至今日,中國仍然面臨通貨緊縮的沉重壓力。從發展趨勢看,由于國際經濟環境中不確定因素太多,啟動內需,依靠國內市場需求拉動經濟增長,仍然是長期的歷史任務。
總而言之,將貨幣政策有效性值域定為17%~20%,與中國經濟運行的實際情況是基本吻合的。
(四)結論
1.貨幣政策有效性的標志在于貨幣政策目標本身。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大小在于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程度。
2.中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理論模型是,E=p+u+g。其最佳值域是17%~20%。
3.中國貨幣政策效果總體上講是有效的,但仍然有改善的空間,并不是特別理想。
三、提高中國貨幣政策有效性的對策建議
(一)提高中央銀行的獨立性
提高中央銀行獨立性,即要提高中央銀行貨幣政策的目標獨立性和操作獨立性[1]。貨幣政策目標應首選幣值穩定,這樣才有助于保證貨幣的動態一致性。在貨幣政策操作過程中,提高貨幣政策決策的獨立性,從而保證貨幣政策操作的靈活性以適應貨幣流通速度的變化和金融創新的變化[2]。將現在作為咨詢議事機構的貨幣政策委員會的地位提升到決策機構。賦予其更多最終決策權,至少能夠獨立選擇和制定貨幣政策取向,決定利率、匯率水平和貨幣供給數量,并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這樣,既能減少貨幣政策從發現問題到政策出臺的內部時滯,還能在貨幣政策決策權與政府財政權沖突時,保證中央銀行的相對獨立性。
(二)加快經濟改革步伐
加快經濟改革步伐,對于發揮貨幣政策有效性來說有重要意義。目前,需要解決的問題有:
1.多渠道解決下崗職工的就業問題,加快社會保障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特別要建立起覆蓋全社會的、以醫療、養老和失業為基本內容的社會保障和救濟體系,提高居民的收入預期,降低對未來預期的不確定性,刺激居民消費。
2.加快國有企業改革和國有商業銀行的股份制改造,建立現代企業制度,鼓勵中小銀行參與競爭、打破國有商業銀行的壟斷地位、擴展銀行的服務貸款對象、建立起中小企業的融資擔保制度。
3.大力發展金融市場,拓寬其廣度和深度,健全貨幣政策運行的金融市場環境。將利率市場化改革與貨幣市場發展有機結合起來。推進國債市場發展,并擴大政策性金融債的規模,解決中央銀行進行公開市場操作對沖工具不足的突出問題。
(三)提高貨幣政策工具運用的有效性
貨幣政策工具是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直接掌握的武器,有效性如何關系著貨幣政策傳導的源頭是否順暢。中國現有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是再貼現、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和公開市場業務。由于本身發展時間短,中國現有的貨幣政策工具需要不斷改進,才能更充分地發揮其效力,尤其是公開市場業務,由于使用時間比較短加上金融市場和金融資產種類發展不夠充分,這些都限制了公開市場業務在宏觀調控中作用的發揮。今后中國在健全金融市場的同時應著重改進貨幣政策工具,提高貨幣政策工具運用的有效性。
(四)把握好貨幣政策的時滯
貨幣政策的時滯對貨幣政策有效性的提高有很大的影響[3]。所以中國在制定和執行貨幣政策的過程中,一定要把握好貨幣政策的時滯。對于中國目前貨幣政策存在的時滯,要充分考慮到制度變遷的因素。在目前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變的情況下,擴張性的貨幣政策的時滯要長,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時滯要短。也就是說,在當前新的經濟發展時期,實行擴張性貨幣政策時效果會減弱,在執行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時效果會更明顯。這就要求中央銀行在執行“逆風向選擇”的貨幣政策時,要注意把握政策作用的力度、效果和時間等方面的因素,把三者聯系起來綜合考慮,從而提高貨幣政策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漢森.貨幣理論與實踐[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1988.
[2] [瑞典]魏克賽爾.利息與價格[M].北京:商務印書館,1992.
[3] [意]尼古拉·阿克塞拉.經濟政策原理[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
Slightly Discussion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in China
YU Jian-gan
(Zhangzhou Normal UniversityDepartment of Economics,Zhangzhou 363000,China)
Abstract: On the basis of the concep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the empirical analysis of China's monetary policy effects is carried on and then to Submit the countermeasure suggestion of improv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chinese monetary policy. It isthe sign of the degree of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that the degree of goals of monetary policy come to be realised.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is the meaning of the real effects of monetary policy ,which can have impacts on real economic variables.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is that monetary policy can promot economic grow and lower unemployment under the premise of maintaining price stability and the balance of international payments
Key words: tool of monetary policy; monetary policy; the effectiveness of monetary policy
[責任編輯 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