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廣泛深入開展全民創業活動,是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的重要舉措。繼續更新觀念,營造全民創業氛圍,敢于創新路,充分發揮創業主體潛能,最大限度地激發全民創業熱情,促進縣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激勵廣大創業主體樹立“大聯合”的理念,沖破“單打獨斗”的狹隘思維,拓寬眼界,放長眼光,團結協作,把個人有限的資金、技術力量聚合起來,不斷增強抗風險的能力和開拓市場的能力。
關鍵詞:全民創業;發展;縣域經濟
中圖分類號:F299.27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08)15-0132-01
一、繼續解放思想更新觀念
黨的十七大政治報告的主題中明確指出,我們要“繼續解放思想”。實踐證明,對于一個農業大縣、工業小縣、財政窮縣來說,推進全民創業首要的問題,是要深入推進思想解放,解決變“要我創業”為“我要創業”的問題,把全民創業變為廣大干部群眾的自覺行動。
二、加大輿論宣傳力度,營造濃厚的創業氛圍
對于一個典型的農業大縣來說,傳統農業經濟特別是小農經濟意識的影響可謂根深蒂固,大多數老百姓的腦海中存在著等靠要、小富即安的思想觀念,瞻前顧后,安于現狀,求平求穩,怕擔風險。這就需要我們充分運用各種形式的宣傳手段,大力宣揚自立不依賴、自強不畏難、自信不自滿、敢于創新路、勇于爭一流的創業精神,大力弘揚勇于創業、樂于創業、善于創業的作風,同時大力宣傳創業典型,讓創業精英的創業精神家喻戶曉。
三、全面激活創業主體,最大限度地激發全民創業熱情
(一)強化政府社會服務功能,徹底解決外出務工創業人員的后顧之憂,引導農民多方創業。一是解決好外出務工人員子女上學問題,把“留守孩子”管護起來。采取公辦、民辦公助、民辦等多種形式,建設民工子女寄宿制學校,進行規范化管理,以避免散、亂、低的管理現象的出現。二是解決好外出務工人員家里老人的贍養問題,把“留守老人”照顧起來。充分利用好鄉鎮公辦養老院,想方設法豐富老人的精神生活和物質生活,讓老人在社會主義大家庭里頤養天年。三是充分發揮外出務工人員集中地的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以黨組織的凝聚力、號召力來提升務工人員的創業能力,讓他們時時能聽到黨組織的聲音,有效的激發他們的創業熱情。
(二)鼓勵農民因地制宜就地創業。改革開放以來,縣域經濟農業產業化建設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很多商品走向大市場,走出國門,打入世界市場,打出了自己的一片新天地,成為省級、國家級著名商標和知名品牌,有的在國際市場也享有盛譽,形成了糧油、家畜、家禽、林業、棉花、瓜菜等產業鏈,比較優勢非常明顯。要最大限度地發揮這些優勢,切實落實各項支農惠農政策,用工業的理念發展農業,拉長產業鏈,在產業結構調整和推進農業產業化過程中開辟農村創業新領域。
(三)扶持下崗職工自主創業。扶持下崗職工自主創業,關鍵是激活下崗職工內心潛動的創業欲望,拓寬下崗職工就業再就業渠道,重新樹立了“面對挑戰闖市場、不在家里等低保”的人生理念。做到培訓有規劃、職介有方向、就業有技能、上崗持證件,對下崗失業人員進行“心貼心”服務,并積極引導外資創辦勞動密集型企業,并鼓勵外出就業人員返鄉創業,為當地群眾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
(四)鼓勵能人創辦企業。農業大縣,歷史悠久,人杰地靈,能人輩出。因此,在大力招商引資、引人、引智創辦企業的同時,還要鼓勵全社會有能力的人不斷提升創業水平和規模,大張旗鼓地鼓勵個體工商戶創辦私營企業,鼓勵現有的私營企業主不斷擴大再生產,努力使他們成為經濟發展的領頭人和主力軍。
(五)進一步優化環境,感召事業有成的外出人員返鄉創業。在滑縣,通過進一步優化環境,招來一批本地事業有成的外出人員如周國允、王國瑞、李官奇等返鄉再創業,對本縣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成為農民致富的帶頭人。要進一步筑好巢,引來更多的鳳,吸引在外創業成功人士返鄉創業,實現引資、引智、引企并舉,帶動全民創業總量提升。
(六)激勵各類人才以技創業。改革開放以來,極大地激發了老百姓發明創造熱情,創造發明、專利申請如雨后春筍,各類科技人才中的多數人已經積累了相當數量的科技成果亟待轉化,構成了其他創業主體不可比擬的創業優勢。發揮好這些優勢,鼓勵支持各類人才以技創業,充分釋放科技成果轉化對經濟發展直接的促進作用和間接的影響輻射作用,使科技與經濟更有效的嫁接。這對于科技人員來說,也是實現其人生價值的最好途徑。
參考文獻:
[1] 劉善橋.談全民創業[N].湖北日報,2007-03-27.
[2] 戴玲.對“全民創業”的一點思考[J].特區經濟,2007,(6):136-138.[責任編輯 安世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