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產業轉型、國際經濟波動、宏觀調控緊縮“三疊加”的生死關頭,更多企業選擇了迎難而上。而此刻,為外貿企業保駕護航的外貿服務商的作用更得以彰顯
炎炎盛夏,不少外貿企業卻在籌劃著怎么“過冬”。
其實“過冬論”自2007年下半年就有了影子。2008年一開春,關于外貿企業“關門”、“倒閉”、“減產”之聲不絕于耳,最好的也是“維持”或“轉產”了。最嚴酷的當屬6月份,中國外貿出口增長從5月份的28.1%,驟然回落到17.2%,居20%這一敏感臨界點之下,累積貿易順差比上年同期下降11.8%,達到入世以來最大回落幅度。整個上半年,中國出口增長率為21.9%,較上年同期的27.6%明顯回落;其中,作為中國出口制造大省的廣東,從上年同期的26.5%跌至13%;中國對美國的貿易出口增速,近7年來也首次降至個位數。
這一連串的數字,似乎預示著依賴外貿的中小企業的“冬天”已經來臨。有專家預測,2008年將可能成為外貿順差逐漸下降的轉折之年。以紡織、鞋類、服裝和玩具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的中國制造業,在經歷了加入WTO的井噴式發展后,在內憂外困的雙重擠壓下,正經歷“8月飛雪”的災難。
從中長期來看,我國出口企業面臨的這些困境,恰恰是推動企業升級換代,轉變外貿增長方式的一個動力。預計下半年,我國出口形勢將呈現穩中求變、出口升級加快的特征。自8月起,國家稅務總局上調部分紡織服裝產品出口退稅率2個百分點,以給企業緩沖的時間,恰恰體現了國家繼續推動紡織服裝產業結構升級的政策意圖。一些具有技術和市場優勢的企業,將獲得整合紡織服裝產業的主動權。據悉,針對出口企業面臨的困境,我國還將出臺一系列包括信貸、財稅等方面的政策,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鼓勵企業自主創新。此外,從目前的形勢來看,下半年人民幣升值放緩已成為共識,這無疑為我國外貿出口結構的進一步升級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環境。7月份出口額增長回升至26.9%,也讓人重拾信心。
我國依靠投資和出口廉價商品拉動的GDP雖大卻脆弱,而通過發展高新技術產業和現代服務業讓中國的GDP“含金量”高起來才是眾望所歸。處于產業轉型、國際經濟波動、宏觀調控緊縮“三疊加”的生死關頭,更多企業選擇了迎難而上。而此刻,為外貿企業保駕護航的外貿服務商的作用更得以彰顯,正如水立方超寬設計、吸波材料及鯊魚皮四代泳裝,對刷新泳壇的世界紀錄一樣功不可沒。
近日,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致全體員工的一封題為《冬天里的使命》的內部郵件被曝光。他信上說,“冬天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有準備!可怕的是我們不知道它有多長,多寒冷!我們肩負著比以往更大的責任,我們不僅僅要讓自己不倒下,我們還有責任保護我們的客戶——全世界相信并依賴阿里巴巴服務的數千萬的中小企業不能倒下!幫助他們渡過難關是我們的使命。”
本期封面報道“2008中國最受青睞的外貿服務商”,旨在為準備過冬的外貿企業選擇品牌服務商提供參考。與最優秀的服務商聯手,外貿企業定能度過“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