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鄂甜玉4號(商品名“信甜501”)是武漢信風作物科學有限公司于2003年組配而成的超甜玉米單交種。在兩年的區域試驗和生產試驗中比對照品種增產顯著。該品種具有甜度高、產量高、食用品質好、適應性強等特點,適合作為鮮食和加工兩用的超甜玉米。
關鍵詞:超甜玉米;鄂甜玉4號;品種選育;栽培技術
中圖分類號:S513.0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0439-8114(2008)07-0767-03
Breeding Report on the New Super-sweet Corn Etianyu No.4 with Good Quality and High Yield
QIN Hui-bao1,WANG Jie1,LI Bao-zhen2,LIn Jun-wen1
(1.Wuhan Trade-wind Crop Sciences Co, Ltd,Wuhan 430070,China;2. Wuhan Hi-tech Agri. Group Co, Ltd, Wuhan 430070, China)
Abstract: The single cross hybrid super-sweet corn Etianyu No.4 was bred by Wuhan Trade-wind Crop Sciences Co., Ltd. in 2003.The results of regional tests for two years and production tests showed that its yield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K, Xintian 501. Also it expressed good taste quality and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so on. This breed is suitable for processing and fresh-eating.
Key words: super-sweet corn;Etianyu No.4; breeding; cultivation techuique
20世紀90年代以來,湖北省超甜玉米科研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先后育成華甜8號、鄂甜玉1號、鄂甜玉2號、鄂甜玉3號、華甜玉1號、華甜玉3號等超甜玉米品種,通過品種審(認)定和生產推廣,取得了顯著的社會和經濟效益,尤其是華甜玉1號,以其優異的品質,讓人們品嘗到了甜玉米的清香、鮮甜、皮薄渣少、口感好[1],對湖北省乃至華中地區超甜玉米消費市場的發展和擴大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華甜8號、鄂甜玉1號、鄂甜玉2號都是利用早期超甜玉米資源育成的大穗型甜玉米,有相似的血緣,盡管含糖量也較高,但都存在果皮厚、口感較差等缺點,主推品種只剩下華甜玉1號,同時有的種植戶引進外來品種,如臺灣農友的超甜玉米華珍及類似品種、美國金銀粟等,其品質優良,但種子價格昂貴,有些品種還存在適應性不強等缺點,影響了大面積推廣。針對這一情況,我們以“泛珠三角”地區主推品種的品質和產量為標準,重新確立育種目標[2],開展新一輪特用玉米育種,大量引進優質單交種,重點從美國、臺灣引進的優質單交種里選育二環系,至1999年選育出一批品質優良的sh2類型超甜玉米自交系[3],期望育成品質達到華甜玉1號、產量顯著高于華甜玉1號、適合作為鮮食和加工、符合市場需求的超甜玉米新組合。
1品種來源及選育經過
1.1品種來源
鄂甜玉4號雜交組合為sh13A×sh34,是以自交系sh13A為母本,以sh34為父本,于2003年配組成功的純黃色子粒超甜玉米單交組合。其中母本sh13A是選自美國金銀粟的二環系sh13[3]的改良系(以自選超甜玉米自交系sh01為供體),父本sh34是從農友華珍里按正常育種程序選育的二環系。
1.2選育經過
1999年春季開始,以選自美國金銀粟的二環系sh13為受體,以自選超甜玉米自交系sh01為供體,對其產量和抗性進行回交改良,1999年春至2001年冬,利用在武漢、洪湖春秋兩季和海南加代的途徑,連續回交、測配,育成穩定系sh13A,與sh13相比,sh13A在產量和抗性方面有明顯優勢,株高也高于sh13。
1999年春,引進臺灣的超甜玉米華珍雜交種,按多代自交選擇的正常程序,于2001年春季育成穩定自交系sh34。
2003年春利用sh13A系作母本,用sh34作父本,成功配制雜交組合。
2003年秋將組合sh13A×sh34連同其他28個組合,進行比較鑒定試驗,以華甜玉1號作對照。結果以sh13A×sh34組合產量最高,達14 160 kg·hm-2,比華甜玉1號增28.8%,品質表現為上等水平。
2004年春再次對表現較好的4個甜玉米新組合進行比較試驗,sh13A×sh34組合繼續表現出高產穩產品質優異的特點,比華甜玉1號增產30.6%。
2004年秋在武漢、赤壁、洪湖、監利、湛江等地進行小面積試種,平均鮮穗產量超過800 kg。農戶反映植株整齊一致、生長健壯、產量高、抗性好、品質優等特點。2004年秋季收獲鮮穗委托湖北工業大學食品科技學院進行加工特性試驗,2005年開始進入湖北稻花香集團的玉米漿加工中試,反應加工性能良好,適合作為子粒罐頭、甜玉米飲料以及整穗真空包裝軟罐頭的原料。
2005年春季,安排多點品比試驗。2006年順利通過湖北省鮮食玉米區域試驗,2006年7月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組織的專家現場考察;2007年4月通過湖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并命名為鄂甜玉4號(商品名信甜501),審定號為鄂審玉2007001。
2產量、綜合品質表現及示范情況
2005年在湖北省內選擇武漢、洪湖、赤壁、來鳳4個試驗點,分別代表鄂東、江漢平原、鄂南、鄂西山地4種不同的生態區,按照湖北省種子管理站的要求,以華甜玉1號作為第1對照。自選鄂甜玉2號、超甜2000分別作為第2、第3對照進行品比試驗。結果表明,該組合屬大穗高產類型超甜玉米,公頃產量11 400 kg,比第1對照華甜玉1號增27%,達到極顯著水平。其穗長21.7 cm,居第1位,穗粗
4.6 cm,單穗鮮重190.2 g。果皮較薄,甜度高,子粒亮黃色,果穗近筒狀。穗形美觀,禿尖少,商品性好,品質與第1對照相當,明顯優于第2、第3對照。2006年參加湖北省鮮食玉米區試,生育期從播種至吐絲75.4 d,比華甜玉1號晚熟7.6 d,屬中熟偏晚。株高246.6 cm,穗位高118.0cm,雙穗率為13.0%。抗倒性、抗病性與華甜玉1號相當。鮮穗產量10 861.5 kg·hm-2,比華甜玉1號增18.8%,比鄂甜玉3號增8.1%;商品穗產量8 961 kg·hm-2,比華甜玉1號增27.1%,比鄂甜玉3號增10.0%;商品率82.8%,高于華甜玉1號和鄂甜玉3號;子粒產量7 194 kg·hm-2,比華甜玉1號增11.6%,比鄂甜玉3號增14.4%。外觀、蒸煮品質、氣味、色澤、甜度、風味、柔嫩性、果皮等品質綜合評分86分,居所有參試組合第1名
(表1)。
2004年和2005兩年采鮮穗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中心(武漢)檢測,鮮穗含總糖9.86%,還原糖1.54%,蔗糖7.90%,蛋白質4.24%(表2)。
3組合及親本特征特性
3.1母本sh13
株高170~185 cm,穗位高60~70 cm,株型較松散。葉色綠,葉片數16~17片。生育期90 d左右。雄穗花枝稍長、挺直,花藥黃色,花粉金黃,花絲淡白色,雌穗長18~20 cm,穗行12~14行,鮮子粒皮薄、淡黃,干燥子粒鵝黃色,色澤純凈。
3.2父本sh34
株高165cm左右,穗位高50~60 cm,株型緊湊挺拔,葉色深綠,葉片數19~20片,葉片寬大短挺。雄穗花枝數多而短挺,小花著生密集,花粉量大而花期較集中。雌穗在高肥水條件下多穗性強,穗行數10~12行。子粒大,鮮穗皮薄質嫩,鮮子粒黃色。干燥子粒乳黃色,品質極佳。長勢強旺,綜合抗性好。
3.3鄂甜玉4號F1
株高200~250 cm,生長強健,株型半緊湊。葉色綠,葉片數18~20片。雄穗分枝多,花粉量充足。雌穗去苞葉長18~21 cm左右,穗行12~14行,穗粗4.4 cm、子粒深1.05 cm,子粒大,穗軸細。果穗小苞葉(旗葉)較短,鮮子粒淡黃,蒸煮后金黃色,色澤光亮。生食口感脆甜,皮薄渣少,熟食甜度高,并有玉米濃香。春種生育期90~105 d左右,秋種生育期80~95 d左右。鮮穗產量700~1 000 kg。植株粗壯,抗風能力強,葉色濃綠,抗病性好,一般種植無需進行病害防治;莖葉持綠性好,收獲時單株保持13~15片綠葉;適合華中、華東及華南地區種植。
4栽培技術要點
4.1氣候與土壤
考慮超甜玉米的甜質受隱性基因控制,應與其他非sh2類型玉米間隔300 m以上,或采用時間隔離。湖北地區春種,土壤深度5~10 cm處地下溫度穩定在10~12℃時可播種。試驗表明,湖北低山平原雙膜覆蓋,兩段栽培可在2月份播種,地膜覆蓋直播在3月中旬下種,露地種植在4月初播種。秋播在7月中旬至8月10日。在廣東等南部沿海,幾乎周年可以生產;黃河以北不宜種植(在河北張家口試種,生育期超過110 d,株高超過260 cm)。
4.2密度及施肥
該品種活動積溫2 420℃,建議種植密度每公頃為4.95萬株[4],有條件的地區,底肥以農家肥為最佳,重點追施苗肥和穗肥;土地耕作平整,土壤上松下實,各級排灌溝渠通暢明確;施足底肥,每公頃施N 270 kg、P2O5 135 kg、K2O 270 kg,即三元復合肥(N15P15K15)900 kg、尿素300 kg、硫酸鉀246 kg,底肥N60%、P100%、K70%,6葉期和10葉期各追N20%、K15%[4]。
4.3病蟲害防治
蟲害的防治應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為原則,抓住施藥的關鍵時期,播種或移栽后,在行間廂面上條狀撒施地下殺蟲劑,如呋喃丹、毒死蜱等,以防治地下害蟲對幼苗的為害,大喇叭口期用Bt加殺蟲單等低毒藥劑拌毒土灌心。抽雄后直至雌穗吐絲授粉期間應根據蟲情施藥,為保持果穗的商品性,禁止使用氧化樂果、甲胺磷等高毒農藥。
4.4采收
該品種一般的參考采收時間為雌穗授粉后25~30 d,適采期為3~5 d左右。采收時可以從外觀上進行判斷,即花絲枯萎變黑,玉米穗頂端飽滿,可在田間采摘試吃,判定其適采期,該品種貨架期同一般超甜玉米,采收后應立即銷售或加工處理。
5推廣應用應重視的幾個問題
1)鄂甜玉4號存在株高偏高,生育期偏長的缺點,難以搶占早春鮮穗市場,宜作為中熟大穗高產品種推廣,占據后期消費市場,同時可以發展加工原料市場,制作甜玉米子粒罐頭、玉米飲料、整穗真空軟罐頭等。
2)由于華甜玉系列品種的黃白粒特征和其優異的品質在華中地區深入人心,在鮮穗市場上,鄂甜玉4號的純黃子粒特征對于農戶種植和消費者的接受還需要做相應的推廣宣傳工作。
3)繼續在廣大適宜種植區域進行密度、緯度、肥料、播期等系列栽培技術試驗,依據試驗結果,發布系統的栽培技術操作規程。
參考文獻:
[1]李建生,徐尚忠,熊秀珠,等. 超甜玉米新品種金銀99的主要特性和栽培技術[J].作物雜志,2003(3):26-27.
[2]宋同明.玉米品質育種[A].翟鳳林.作物品質育種[C].北京:農業出版社,1991.273-300.
[3]秦慧豹,李寶珍,宗三林. 不同血緣超甜玉米自交系的遺傳分析及評價利用[J].湖北農業科學,2006(5):292-297.
[4] 高廣金,嚴重兵,董新國.密度和施肥對甜玉米信甜501產量的影響[J].湖北農業科學,2006(6):715-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