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集團化下的大企業,各個責任主體分權管理,責任核算。相互之間提供勞務或轉換產品以及責任結轉時,為了明確各責任中心的責與權,不可避免要引入內部轉移價格。在制定內部轉移價格時,應明確有關內部轉移價格制定的原則。諸如:為何要有內部轉移價格、內部轉移價格制定方法以及內部轉移結算方式等問題。
關鍵詞:內部轉移價格;分權管理;責任會計
中圖分類號:F27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673-291X(2008)07-0079-02
本文從內部轉移價格存在的背景、內部轉移價格制定的原則、內部轉移價格的制定方法以及內部轉移價格的作用來一一探析,能使同學們釋疑;同時借此呈文與同行探討。
一、內部轉移價格存在的背景
(一)集團化下的分權管理與責任會計
大企業集團日漸增多,企業集團內部分、子公司趨多,管理層次繁多,組織機構復雜,而以往的集中管理模式已無法滿足迅速變化的市場需求。在此種情況下,現代分權管理模式應運而生。所謂分權管理,就是將生產經營決策權在不同層次的管理人員之間進行適當劃分,同時將決策權隨同相應的經濟責任下放給不同層次的管理人員,使其都能對日常的經營活動作出及時有效的決策,以便迅速適應市場的變化。實行分權管理,可以有效地調動各級管理人員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不斷提高工作效率和質量。但是實行分權管理會使各分權單位具有相對的獨立性和決策自主權,這樣有些分權單位就會為了自己的利益而犧牲其他分權部門甚至企業整體的利益,從而使企業蒙受一定的損失。為了解決這方面的問題,就必須加強企業內部控制,而責任會計正是為了適應這種要求而不斷發展和完善起來的一種行之有效的控制制度。責任會計要求企業各責任中心加強獨立核算。各責任中心之間常常轉換產品或相互提供勞務和責任結轉時,發生諸如此類事情時,它們之間應如何確定價格標準,成為了責任會計核算中的重要一環。由此,各責任中心之間轉換產品或相互提供勞務和責任結轉時,引入了內部轉移價格,將各責任中心的權利與義務進行量化管理與核算。
(二)外部市場價格與內部轉移價格有別
外部市場價格,是兩個不相關聯“買”“賣”雙方通過討價還價而確定的價格。雙方是處在完全競爭的市場環境下,價格的高低往往受供求關系的影響。而內部轉移價格的”買賣”雙方都存在同一個企業集團下,屬于關聯方,內部轉移價格是在企業集團的指導下雙方協商的結果。內部轉移價格的變化,會使”買賣”雙方的收入或內部利潤呈反方向變化。也就是說,提高內部轉移價格,一方面會增加“賣”方的收入或內部利潤;另一方面會相應減少“買”方的內部利潤或提高它的購買成本。但是,調整內部轉移價格,”買賣”雙方內部利潤的一增一減,其數相等,方向相反。因此,從企業集團總體來看,內部轉移價格無論怎樣變動,企業利潤的總數是不變的,變動的只是利潤或內部利潤在各單位之間分配不均。但是,內部轉移價格為了簡便起見而不能就用外部市場價格,這樣,有利于上游責任中心,而不利于下游責任中心,往往會使企業集團顧此失彼,影響集團內部協同效應,對下游責任中心的積極性將會產生負面影響。
二、內部轉移價格制定原則
(一)全局性原則
制定內部轉移價格應強調集團企業的整體利益。由于內部轉移價格直接關系到各子公司經濟利益的大小,各子公司在實施過程中發現對自己不利時,會改變行為,從而偏離原定目標,或引起內部矛盾與沖突,使集團企業整體的協調性下降,進而影響企業集團的整體利益。站在企業集團角度上,各責任中心應有時犧牲局部利益來維護企業集團的大利益。
(二)自主性原則
在企業整體利益的前提下,認同各責任中心相對獨立性,必須給予各責任中心相對獨立的經營權,如生產權、技術權、人事權和理財權等,制定內部轉移價格時也考慮各責任中心的意愿,以便在雙方利益都得到體現。
(三)公平性原則
在企業集團的指導下,內部轉移價格應當體現其真實性與公允性,盡可能體現商品經濟條件下的等價原則,高質高價,低質低價。如果制定的內部轉移價格不合理,就會影響各責任中心的生產經營積極性。
(四)重要性原則
企業需要制定的內部轉移價格的對象往往成百上萬,甚至更多。如果事無巨細,都制定一個詳細、準確價格,不但不必要,而且也很難實施。因此,企業制定內部轉移價格時,應“大宗細,零星簡”,對那些品種少,但價格大,耗用頻繁的對象,盡可能地科學地計算,從嚴定價;對一些品種多,但價低量多,可以從簡定價。
三、內部轉移價格制定方法
(一)以市價為基礎制定的內部轉移價格。凡企業內部產品或勞務的轉移,有一方涉及到利潤中心或投資中心,則盡可能地以市價為基礎作為內部轉移價格。這種處理,可以使企業的“內部市場”產生競爭性,將“內購”與“外購”對比,從而作出最優購貨決策。
以市價為基礎制定的內部轉移價格,主要有市場價格定價法、協商定價法和雙重定價法。
1.市場價格定價法。這種定價法是直接根據市場上的商品價格來制定企業內部轉移價格。將外部市場競爭機制引入到企業內部,給“買賣”雙方提供主動權。但一般來說,內部轉移價格不能高于外部市場價格,對于“賣”方來說少付出銷售費用、運輸費用等。這樣,“買”方在同等條件下,也樂于接受“賣”方提供的產品,因為內部轉移價格低于外部市場價格,降低了釆購成本。
2.協商定價法。即“買賣”雙方以正常的市價為基礎,共同協商,確定雙方滿意的價格。它一般低于市價,高于單位產品的變動成本。對于“賣”方來說節約了銷售費用,減少了稅金,將經營風險降低了。對于“買”方來說,“內購”的誘惑力強于“外購”,成本得到有效的控制。
3.雙重定價法。所謂雙重定價法就是在產品或勞務出現幾種不同市價時,或為了同時滿足不同責任中心的需要,“買賣”雙方所發生的購銷活動,可分別釆用不同的計價基礎進行結算。如“賣方“可釆用較高價計算,“買方”可釆用較低價計算,其差額由企業集團財務部門處理。這樣“買賣”雙方都按自己可接受的價格來確定成本與收入,有利于“買賣”雙方維持長久的買賣關系。
(二)以成本為基礎制定內部轉移價格。成本中心相互間提供產品或勞務,及有關成本中心的責任成本轉賬。一般應以成本作為內部轉移價格,該成本通常指標準成本而不是實際發生的成本。其優點是簡便易行,責任清楚,不會把供應單位的浪費或無效勞動轉給耗用單位負擔,有利于調動雙方降低成本的積極性。
1.標準成本法。該法是以各中間產品標準成本作為內部轉移價格。這種方法可以將管理和核算工作結合起來,并能避免上游責任中心將其工作業績或缺陷轉嫁給下游中心的現象。能明確供需雙方的責任,有利于責任中心的管理和考核,而且可以及時辦理內部轉移手續,減少相互等待時間。
2.標準成本加成法。該法是在標準成本基礎上,加上一定利潤作為內部轉移價格的方法。使用這種內部轉移價格不僅能避免成績不足的轉嫁現象,便于分清雙方責任,且能調動供應部門的積極性,但利潤的確定仍是一個問題。
3.變動成本法。該法以變動成本作為內部轉移價格的一種方法。明確指示成本與產量的依存關系,便于考核各責任中心的工作業績,有利于各責任中心調控可控的成本。
四、實施內部轉移價格的作用
企業集團下各責任中心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既相互聯系又相互獨立地開展各自業務,它們之間會經常相互間提供產品或服務。制定科學合理、能客觀反映各責任中心工作業績的內部轉移價格,一方面可明確各責任中心經濟責任,另一方面可有效調動各責任中心的經營積極性。同時內部轉移價格是一個價值量,那么各責任中心對自己的責任與業績可進行量化的管理,在業績的考核時清晰明了,排除了人為的因素。從集團整體利益來看,集團總公司可以通過內部轉移價格,將資金配置到集團戰略發展所要求的項目上。各責任中心在各自的責任范圍內實現自己本中心的最大利益,也有利于調動各責任中心的積極性,同時,各責任中心協商合作,實現集團協同效應。
總之,內部轉移價格有它存在的合理性,但是內部轉移價格制定不得隨意,要遵循制定的原則,要考慮“買賣”雙方的利益,進而制定科學、合理的內部轉移價格,充分發揮集團協同效應,實現集團整體利益的最大化。
參考文獻:
[1]吳大軍.管理會計[M].北京:中央廣播電視大學出版社,2004:11.
[2]財政部.中級財務管理[K].北京: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2006:12.
[3]潘國兵.內部轉移價格[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2006:8.
[HJ1mm]
The \"financial management\" internal transfer prices of re-understanding
KUANG Zhao-hui,LI Yin-ju
(Yunfu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secondary schools, Yunfu 527300,China)
Abstract:The group of large enterprises, the main responsibility of the various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 and accounting responsibilities. Each other and providing labor services or conversion products, and the responsibility carried forward, in order to clear the responsibility of the centre and the right to select, inevitably to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internal transfer pric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transfer price, should be clearly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ternal transfer pricing principles. Such as: Why should the internal transfer price, the internal transfer pri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thods and internal transfer of billing methods, and other issues.
Key words: internal transfer prices; decentralized management; responsibility for accounting
(責任編輯:陳麗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