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嘉定,一座融悠久歷史文化和濃厚現代氣息于一體,素有“江南歷史文化名城”之美譽的旅游區卻與趙小蘭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因為這里就是趙小蘭祖輩生息之地,父輩早年求學之所。
2008年8月27日下午,應嘉定區人民政府邀請,剛剛出席北京奧運會閉幕式的美國勞工部部長趙小蘭女士,在美國駐上海總領事館人員的陪同下,與父親趙錫成博士一起來祖籍嘉定省親。
幾經周折,筆者于11月17日與嘉定有關人士取得了聯系,當筆者提到采訪的意圖時,電話那頭的聲音非常地熱情與友善,似乎提到趙氏家族有訴不盡道不完的的故事。隔日清晨,筆者便踏上了趙小蘭故鄉的探尋之路,力圖尋找到在趙小蘭身上濃濃的中華傳統文化的基因淵源。
寂寥的冬日清晨,陽光下的嘉定小景,又是另一番情懷。相對于喧囂擁堵的上海,嘉定小鎮的空氣顯得格外清澈,筆者想,今日這一路上一切的人與事都將成為此番探尋趙小蘭故鄉的見證,此時的心情未免有些緊張與欣喜。
“少小離家老大回”
汽車到達嘉定,已經接近晌午,匆忙搭載上一輛出租車,開車的老司機操著一口嘉定話笑呵呵地問道:“想去哪里啊?帶著相機,看上去像是記者的樣子。”“嗯,您一眼就看出來了,來探訪趙小蘭的家鄉——嘉定的。”老司機一聽,很激動地說道:“趙小蘭啊,真了不起,我在新聞中看到今年奧運會結束之后她陪著父親回鄉過一次,知道她在美國是個非常有影響力的人物,好像是美國一個部的部長。”“是的,美國勞工部部長。”“對,她是中國人的驕傲,嘉定人的驕傲啊……”在你來我往的應答中車已駛到了目的地,準備下車,這時老司機關心地說:“小姑娘,你要多久出來,要是時間不長我在這里等著你,天氣很冷,這里比較不容易打車。”“謝謝您!”這位樸素熱情的老司機,令筆者對趙小蘭的家鄉人民油然起敬。

據嘉定有關人士介紹,2008年的8月27日,趙小蘭陪同父親回鄉省親,這個消息當時轟動了嘉定,接到趙老先生及女兒趙小蘭回鄉省親的消息開始,上海市政府和區政府等有關部門都非常重視,并積極展開準備工作。一位曾參與當日會見活動的工作人員回憶道:“當天區委有關領導會見了趙老先生及其長女趙小蘭,并陪同他們參觀了嘉定的著名旅游區,為其介紹嘉定區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當晚,趙錫成父女一行人與嘉定區委區政府的家鄉人共享團圓飯時感慨道:‘14年后回到家鄉,一切都倍感親切,嘉定的變化、中國的變化都很大,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是啊,中國的變化是全世界有目共睹的,那么已是含飴弄孫的趙錫成老先生此次回鄉心情更是格外的激動吧?”筆者問道。“上次趙老回鄉是上個世紀末的事情了,可這14年里的變化實在太大了,這里是老先生土生土長的家鄉,對這片土地的感情更是其他國家無法替代的,老先生說:‘中國改革開放以來取得了輝煌的成就。我此次帶我幾個女兒來到故鄉嘉定,就是要讓她們親眼看看家鄉的變化,祖國的繁榮,感受一下中華文化的魅力。提醒她們即使身在美國,也不能忘記根本。’”這是一位老華僑的心聲。
每一個角落都流傳著動人的故事
歲月變遷,故居難覓,雖不見昨日的花與草,可口口相傳至今的卻是流芳的美名與數不盡的動人的故事。
藏在以仁紀念館里的記憶
“當日趙小蘭部長一行首先訪問了嘉定馬陸的以仁幼兒園,隨后對嘉定一中、陸儼少藝術院進行了參觀,趙小蘭對陸儼少藝術院的展覽場館和陳列設施非常滿意,還詳細詢問了展品的保護措施,并簽字留念。最后,趙小蘭部長游覽了嘉定的法華塔和孔廟。在嘉定孔廟,趙小蘭參觀了東廡、大成殿、明倫堂等景點,并仔細觀看了中國科舉文化陳列。” 跟隨工作人員的描述,筆者來到嘉定馬陸的以仁幼兒園。
馬陸以仁幼兒園的嚴院長了解了筆者此次采訪的意圖后,非常友善熱情地為我介紹起有關趙氏家族的歷史以及趙家與這所幼兒園背后的動人故事,并帶領我參觀了著名的以仁紀念館:“這座紀念館的故事要從她的祖父趙以仁說起了。
趙以仁是嘉定鄉村小學的一名教師,深受鄉人敬重, 1936年任嘉定外岡中心小學總務主任,兼教學。當時,日軍侵占我國大片土地并繼續進逼,趙以仁就利用課余時間去外岡民眾教育館給鄉親作抗日救國的演講。“八一三”抗戰開始之后,江浙滬等地為日本占領,學校停辦,趙以仁蟄居鄉間,不肯為敵偽所用。后來,趙以仁創辦了馬陸西村初級小學。學校只有四個班級,三間教室,兩個班級擠在一個教室內,由一位教師輪流教學。趙以仁既任校長也兼教課,數十年來受他教誨的學生不下數千人。趙以仁先生家境清貧。那時教師收入極為有限,他只有數畝田地,家里的食物都靠趙以仁和妻子許月琴在田間勞作得來,自耕自足。即使自己的日子過得緊巴巴,趙家人還是力所能及地幫助鄰里鄉親,請窮人來家里吃飯。甚至有時候,許月琴得四處向人借米來下鍋,以支持趙以仁的善舉。1958年,他被發現患有晚期胃癌。1959年3月15日與世長辭。馬陸的以仁幼兒園就是為了紀念趙以仁先生而命名的。”
嚴院長繼續講道:“ 雖然趙以仁先生當時生活艱難,但他非常重視獨子趙錫成(趙小蘭的父親)的教育,堅持把他送到嘉定城內及上海就讀中學、大學。趙錫成從小耳濡目染,深受儒家思想影響,以父母為自己的榜樣,嚴己寬人,自勵自強。趙錫成還受到已是資深船長的叔父趙以忠的影響,高中畢業以后,他以優異的成績考取了上海交通大學航海專業。這座非常有紀念意義的油輪模型,就是趙錫成先生為紀念父親,在捐辦這所幼兒園的時候留贈在這里,以作紀念的。1949年5月從交大畢業以后,趙錫成被派至由趙以忠擔任船長的‘天平輪’上實習,哪知時局惡化,上海港口被封鎖,有家不能歸,只能跟隨叔父前往臺灣,遺憾的是從此便再沒能和父親趙以仁相見。”說到這里,大家都深深地嘆了一口氣,父子未能再見一面,也是以仁先生此生未能了卻的夙愿吧!
“1981年趙小蘭和父母第一次回到老家上海嘉定馬陸鎮的時候,就捐款200萬元修建了以仁幼兒園,此次趙小蘭和父親來參觀了以仁幼兒園,聽取了學校教學情況,勉勵教職員工繼續發揚中華民族尊師重教的傳統,悉心培育德才兼備的下一代。并觀看了孩子們的乒乓球表演,與孩子們一一擁抱,勉勵孩子們好好學習,并答應‘一定再來!’一路上她始終面帶親切的微笑,細心聆聽家鄉近年來取得的一系列變化,還不時用流利的中文詢問馬陸在各方面的發展情況,可見這么多年來她一直都非常關心家鄉的建設。離開的時候,老先生幾次回頭,依依不舍。”……
“教育孩子應當學習趙氏家族”
下午2時許,結束對馬陸以仁幼兒園的探訪后,筆者輾轉來到了嘉定一中,這是一所有近百年歷史,有著豐厚文化底蘊的學校,經過重新修建后的一中看起來非常嶄新和現代化。學校的工作人員介紹道:“嘉定一中的前身是勤業中學,可以說這里是美國航運巨子趙錫成先生的母校,在今年8月份趙小蘭隨同父親來我校參觀,仔細觀看了‘嘉定一中校史陳列室’,一中校史陳列室,更引發了趙錫成先生對母校美好生活的親切回憶。其實早在上世紀80年代初期,趙錫成先生就在嘉定一中設立了用其夫人朱木蘭女士命名的‘木蘭獎學金’,以獎勵我校品學兼優的莘莘學子。”
“趙錫成非常重視教育事業的發展,對幾個女兒的教育更是嚴格要求,大女兒趙小蘭自不用說,二女兒趙小琴是名校威廉和瑪麗學院的碩士;三妹趙小美是哈佛大學商學院的碩士;四女兒趙小甫,現任通用電氣航空服務副總裁;五女兒趙小婷,哥倫比亞大學教育準博士;六女兒趙安吉,畢業于哈佛大學商學院,現任美國福茂集團資深副總裁,這六個女兒可是有名的‘趙氏六朵金花’啊”。聽到這里,不禁為趙家育兒經深感欽佩,也正是對教育的重視,趙氏家族才涌現出趙以仁、趙錫成、趙小蘭一代又一代的令人敬佩的中華兒女。難怪前美國總統老布什曾對太太巴巴拉說過:“教育孩子應當學習趙氏家族。”
海外華人傳承中華傳統美德
華裔名人重“孝道”
與許多成功的華裔人士一樣,趙小蘭很重“孝道”,更是在家鄉乃至國際上傳為佳話。
趙小蘭去年在接受專訪時,曾談到融入主流與事業成功的關系。如果一個人為了融入主流而放棄傳統和文化的話,融入主流本身并不代表成功。成功不是一個目的地,而是一個旅程。她說:“在我的一生中,每當我向前發展的時候,我都會試著保持和記住我的文化本源。這也是我之所以成為我的原因。這些最主要的原因是父親總是念念不忘祖父對他‘忠孝節義’的儒家思想教育,并不棄不舍地用這些傳統美德的雨露,澆灌著我們下一代的心靈。”
1999年,美國卡羅出版集團出版了一本書,名為《改變我一生的人》,其中收集了40多位美英知名人士撰寫的文章,趙小蘭是其中唯一的華裔撰稿者。她在自己的文章中寫道:“我的父親是我的主要導師。” 進入美國主流社會后,雖然公務繁忙,可趙小蘭仍不忘常打電話給父母,問寒問暖。回家看望父母,總是親自添飯奉茶,即使當了部長后也是如此。每年父親節,只要有可能,趙小蘭都會暫時放下繁忙工作,由華府趕回紐約的家中,為父親誠摯地送上一份禮物與祝福。趙小蘭更是把父親趙錫成當作自己的榜樣。2006年父親節,趙小蘭為父親撰寫的專文中寫道:“我依舊清晰地記得當年那些周末的下午,我一邊幫父親做家務,一邊津津有味地聽他講他的家鄉、他的父母、他童年的故事。他用心良苦,循循善誘,用這樣的方法,把中國優良傳統文化和哲學思想的衣缽傳承給我們。”在許多新聞中,我們常看到趙錫成夫婦隨同趙小蘭一起出席一些社會活動的消息,可見趙小蘭的用心良苦,她希望父母能分享一點她的生活和榮譽,帶給他們欣慰和喜悅,這也是對父母養育之恩的點滴回報。

趙小蘭的“大孝”還表現在她的工作中。在她當部長期間,始終保持一種溫文爾雅的笑容來對待和處理棘手的矛盾及議題。趙小蘭一再向中華同胞傳遞她身為華人而自豪的親情,并經常用自己成功的秘訣來鼓勵華裔,要有遠大的眼光,才可以開辟出新局面。在實際工作中,趙小蘭也不忘提攜亞裔,幫助他們獲得美國主流社會的機會。勞工部聘用的亞裔高官在美國各大部委中屬最多之一,每年勞工部還舉辦“亞太裔聯邦職業晉升峰會”和“機遇大會”,培訓亞太裔進入主流社會需要的技能和素養。趙小蘭如今已成為美國史上第一位擔任內閣部長職務的華裔人士,也是美國史上擔任最高職務的亞太裔人士,但她的根在上海,她情系中華,她是一位令天下華人同感榮幸的炎黃兒女。她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沒有忘記自己的根。”
“我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盡管在美多年,卻鄉音未改,溫和大方的笑容中流露出東方的典雅。與她握手,能感覺到她的平靜、有力和真誠。”這是一位趙小蘭的嘉定老鄉對她的最真實的評價,“在此次回鄉活動中,市區領導與趙小蘭進行經濟文化意見交流時,趙小蘭說道: ‘ 對于外國人來說,提到中國,首先進入他們腦海的可能是絲綢陶瓷,可能是長城紫禁城,也可能是充滿商機的大市場,提到華人,人們最一致的評價就是聰明智慧、吃苦耐勞了。憑借這一點,華人可以走出國門,可以闖進各個尖端領域,可以在任何的工作環境中游刃有余,而且我不認為中國改革在放緩,我對中國未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同時我們也衷心地祝福這位美國首位華裔部長、美麗而智慧的華裔女性趙小蘭,能夠在他鄉走得更高更遠。
黃昏時分,夕陽漸漸染紅了藍天,嘉定小鎮——這里雖然沒有國際都市的繁華與享樂,但卻有難得的平安與寧靜。帶著家鄉父老對趙小蘭的期望和祝福,筆者對趙小蘭故鄉的探訪行也就此畫上了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