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信息資源共享是電子政務信息化的關鍵。在電子政務環境下,我國的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在建設過程中,因為政治與經濟利益分配失調、信息資源管理體制不健全、法律法規體系不完善等因素,出現“信息孤島”、信息利用率低、標準不統一等問題。針對現存問題,提出了幾點對策思路,對信息資源進行有效整合,實現共享。
關鍵詞: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享對策思路
中圖分類號:F06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7-029-02
信息已經成為推進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的基礎性資源和戰略性生產要素。為了迎接信息社會的挑戰,世界各國正積極發展國家信息基礎設施,致力于政府信息化,利用信息技術改革政府,構建電子政府,借助信息技術提高行政效率和公共服務的質量。
信息資源共享是電子政務信息化的關鍵所在。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是一項在電子政府環境下政府創造、收集、分析、利用、傳播和發送信息的系統工程,它不僅僅是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代替手工勞動,而且是通過政府管理手段的革新,不斷對政府職能、組織結構、決策方式、管理行為、運行模式、工作流程等進行相應的改革和調整,促進政府管理方式的變革。從根本上提高政府管理的水平。
一、當前我國信息資源共享存在的問題
我國電子政務建設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基礎設施建設階段,主要解決辦公自動化、文檔信息化等問題。表現形式主要集中在基礎硬件的購買上;第二個階段是應用系統建設階段,核心的標志是“金字工程”和“數字城市”。工商、稅務、財政、公安等專業性比較強的政府部門開始了自身業務系統的建設,表現形式是重在應用軟件系統的購買上。這種電子政務建設的特點,主要是靠政府的各個部門,甚至強制性行政指令來推動,結果是,政府垂直管理體系的信息化水平正在不斷提升,而不同垂直業務系統的橫向業務集成難度越來越大。造成信息系統以行政、地域等條塊分割的“煙囪”林立現象,信息資源不能共享,不能完全釋放信息化的潛能,重復建設現象嚴重,不能很好地為創新服務型政府服務。同時,中國獨特的地域環境和發展的不平衡,也加劇了電子政務整合需求的迫切性。不同地區信息化建設水平差異很大,同一地區的不同政府機構系統建設也有很大不同。而要建立服務型政府為目標的電子政務,必須將信息進行共享交換,建立互連互通、跨地域、跨行業的統一平臺。
電子政務信息資源的共享遭遇到政治與經濟利益分配失調、信息資源管理體制不健全、法制法規體系不完善等瓶頸,始終得不到持續、全面的發展。阻礙政府信息共享的因素有很多,有觀念的問題,有部門利益的問題,有信任的問題等,概括起來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體現:
1 觀念守舊,傳統政府運作機制的束縛。電子政務是信息技術和網絡技術飛速發展的產物,是一種政府信息資源高度共享、高效運作的新的政府模式,是對傳統政府運作機制的揚棄。而當前我國的政府管理運作機制多是在原來的計劃經濟體制下建立起來的,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和行政體制改革的進行,已經有了很大改觀,但有些問題還沒有完全解決,有些部門之間職能交叉重疊,機構設置和行政流程有些不協調合理,辦事透明度和效率低,特別是在電子政務的建設過程中各政府機構各自為政,造成了大量政府信息系統的重復建設,不能有效地利用資源。同時,有些政府人員還是習慣于傳統的公務文書形式。這些問題都阻礙了電子政務環境下的政府信息資源的共享、互通互聯。
2 信息標準不統一、數據來源復雜。不少部門和地方都建立了自己的政務信息數據庫,但由于國家沒有確立一個權威機構進行管理、協調和監督,缺乏統一的建設和發展,也沒有統一的信息標準,造成數據交叉采集、指標口徑不一致、信息流通不暢通等。政府各部門之間各自為政,自行建立不規范的數據庫,缺乏部門間的交流與溝通,這使政府信息資源共享難以實現。
3 信息利用率低,信息化水平和信息化能力低,造成“信息孤島”。長期以來,我國政府部門掌握著社會資源中80%有價值的信息以及3000多個信息庫,但能保持動態更新和有效利用的信息庫僅占10%1左右,大部分信息資源都沒有被充分利用,只是收藏在數據庫里,處于封閉狀態。形成一方面需要政府信息的企業和個人缺乏正常的信息渠道,另一方面大量有用信息資源鎖在倉庫里無用武之地。在開發利用上,原始信息多、經加工整理的少,孤立分散的信息多、交流共享的信息少,形成一個個“信息孤島”。同時信息管理水平低,信息機構不健全,難以實現全面的信息資源共享。
二、解決現存問題的對策思路
當前我國信息資源開發和利用的核心是順應社會信息化建設的要求,充分利用電子政務的環境與條件,對現有的信息資源進行整合,實現信息資源的社會性共享,從而最大程度上滿足電子政務和社會公眾對信息資源的需求。
1 制定有關政府信息資源開發利用政策法規。近年來,我國頒布了一系列的有關電子政務建設方面的法律法規,如《國家信息化建設領導小組關于我國電子政務指導意見》、《電子政務技術工程指南》、《電子政務共享共聯互通平臺總體框架技術指南(試行)》等。政府部門還需要制定一系列有關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方案、制度、條例、規定等,在信息安全、網絡信息版權、計算機犯罪等方面立法,為電子政務共建共享提供一個強有力的法律保障機制和良好的法律法規環境。
2 統籌規劃,建立全國性信息資源管理機構。電子政務建設要采取“總體規劃,分工協調”的原則,通過建立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建設的服務機構,負責實施電子政務信息的共建與共享,統籌兼顧,統一規劃,從全局出發,規劃設計政府部門協同工作的內容和流程,打破信息資源的“部門割據”、“條塊分割”的“孤島”局面,解決信息資源壟斷問題。建立統一的信息平臺,對各種政務信息實施一體化管理。有了組織保障,信息資源共享有了實現的基礎,在電子政務環境下,才能實現對網絡信息資源的有效整合,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滿足利用者的需求。
3 推進技術研究,改進政府信息資源基礎建設,搞好政府信息資源的標準化。如何通過網絡建立統一的信息交換與共享平臺,將分散的、不同信息資源建設基地的信息系統融入到網絡環境大系統中,是信息資源共享亟需解決的問題。信息資源共享與整合技術主要從信息內容、數據庫、局域網與因特網以及信息通道四方面進行。根據《電子政務信息共享共聯互通平臺總體框架技術指南(試行)》的要求,共享平臺由流程管理系統、應用集成系統、應用適配器系統、管理和監控系統、安全支撐系統組成。我國在整合與共享技術方面還處于弱勢,要加大這方面的研究。標準化是實現資源共享的先決條件,由于標準缺乏統一性,形成了大量的信息孤島,因此,要加強標準化建設的管理工作。統一網絡和信息的標準規范。統一標準,是互聯互通、信息共享、業務協同的基礎。目前,我國信息資源開發和共享相對滯后的矛盾突出,許多數據庫更新不及時。一些電子政務的關鍵業務不能互聯互通和互操作,造成許多信息基礎設施和技術設備得不到充分利用,制約了電子政務功能的發揮。因此,必須改變目前數據庫力量分散、低水平重復建設的局面,按照整合、共享、完善、提高的要求,建立電子政務信息共享數據庫,有效調控增量資源,激活存量資源,最大限度發揮現有資源的潛能。
4 重視人才的開發利用,培養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建設的人才。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建共享的成敗,在一定程度上是取決于人,能否培養造就和放手使用大批高素質的各種人才,特別是信息技術人才,決定著共建共享能否具有自我造血和自我發展的機遇。必須加大人力資本的投入,制定政策,采取吸引、招攬信息技術人才的措施,建立人才發揮作用的機制。一方面要充分發揮高校在信息資源理論研究方面的優勢,大力培養信息資源管理理論研究的隊伍和人才,推動信息資源管理思想的普及;另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各種培訓基地的職能、專業作用,利用軟硬件資源,加強對廣大公務員特別是主管信息化工作的各級領導干部電子政務知識和操作技能的培訓、網絡環境下的工作方法和能力的培訓,提高公務員和企事業單位信息主管的信息化知識及網絡應用、管理水平;加大普及教育,提高全民信息化的思想認識水平、社會整體的信息素質,為電子政務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提供強有利的人才保障。
(責編:賈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