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換,傳統的按勞分配制度已不再適合新型的市場經濟體制,繼續沿用將有悖于公平,阻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為此,必須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點相適應的社會收入分配制度,按生產要素分配方式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
關鍵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按要素分配
中國分類號:F04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7-037-01
馬克思的分配理論是馬克思主義《資本論》的重要組成部分,馬克思在他的分配理論里,把社會收入的分配方式分為兩種:按要素分配方式和公有制分配方式,并對兩種分配方式所適合的社會條件作了闡述。這是馬克思繼他的所有制理論和資本理論后的又一重大貢獻,對人類社會分配其勞動成果具有現實的理論指導意義。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在傳統的計劃經濟體制下。根據馬克思主義的分配理論,一直采取的就是按勞分配制度。其實際是由國家直接控制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和在分配。隨著我國經濟體制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換。實踐證明,傳統的按勞分配制度已不再適合新型的市場經濟體制,繼續沿用將既有悖于公平,也損壞了效率,最終將會阻礙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為此,必須建立起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特點相適應的社會收入分配制度。而馬克思分配理論里所闡述的另一種分配方式——按生產要素分配方式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必然選擇。
生產要素是指用于生產過程中的各種經濟資源,包括生產資料、勞動力、技術、信息和土地等。按要素分配,是指憑借生產要素的所有權和占有權獲取收益的分配形式。生產要素是人們實現物質資料生產以獲取自身生存和發展所需的各種物質產品的重要前提條件,并且生產要素具有稀缺性。正因如此。不同的個人,不同的經濟主體,不同集團都想占有和支配生產要素以滿足自身的物質利益需要。從而導致了生產資料所有制及其產權關系的產生,導致了生產要素歸不同主體占有和支配。生產要素的所有者不僅可以直接利用生產要素進行生產經營活動以獲取收益,而且也可以把生產要素委托或轉讓給他人生產經營,自己憑借單純所有權以獲取利益。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生產要素無論歸誰所有。都要借助于市場分配到生產領域中去。各種生產要素一旦進入市場,等價原則就要起作用,其所有者就可以根據它的價格而獲取報酬。在現代市場條件下。生產要素經營權的有償讓渡和所有權收益的形式更為成熟,也更為復雜,生產要素不僅在不同所有制之間的讓渡要嚴格遵循商品經濟原則,而且生產要素在不同所有制內部不同單位、不同個人之間的讓渡也必須遵循商品經濟原則。生產要素市場的成熟和完善,正是市場經濟有效運行所必不可少的條件。因為市場配置資源主要是靠受供求關系影響的生產要素的價格及其對生產要素所有者利益的影響,從而導致他們對生產要素的投向做出合理的選擇。因此,按生產要素分配既是生產要素所有權在經濟上的現實形式:是體現所有制關系的利益關系必須具有的經濟現實形式,同時,也是市場經濟的重要原則。正如馬克思論述土地所有權與地租的關系和生息資本與利息的關系時所指出的“不論地租有什么獨特的形式,它的一切類型有一個共同點: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權借以實現的經濟形式”,利息是“作為資本所有權的報酬獲得的”(《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714頁,人民出版社)。
按生產要素分配作為生產資料所有權或占有權在經濟上的實現形式和市場經濟的重要原則。時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完全適應和必須的。因為,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經濟制度是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這就客觀上要求不同所有制主體的經濟利益要通過按要素分配來實現。不同所有制主體的產權交易必須遵循商品經濟原則。按生產要素分配有利于調動城,居民和個體經濟、私營經濟、外資經濟等眾多投資者的積極性,將社會有限的、分散的生產要素充分利用起來發展生產,優化資源配置,形成新的生產力。同時,按要素分配可以刺激資本對利潤占有的貪婪,使人們崇尚資本積累,淡化對權力的崇拜和追逐。遏制權力作為非生產要素參與分配而造成使社會不能容忍的兩極分化,促進經濟的增長。
對一個社會來說,如果只按要素分配,將會導致整個社會出現兩極分化,但只要對立的兩極是生產要素,將不會影響經濟的增長。但是,對于我國目前已出現的一定范圍、一定程度的個人收入分配差距和財產占有差距懸殊的現象,卻不可掉以輕心。因為這種差距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特別是由市場機制不健全、非法經營、分配秩序紊亂、以權謀私、權錢交易、侵吞公有資產等不合理因素造成的。對此,不僅要加快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并完善要素市場體系和分配機制,而且要及時采取嚴禁非法謀利的措施,以防止這種不合理的收入差距進一步拉大。否則,如果視而不見。讓一些人不斷地非法牟取暴利和侵吞公有資產,并不斷地把這種非法收入轉為資本,通過按要素分配,獲取合法收入。那將會造成經濟增長不能容忍的兩極分化,導致社會不穩定。
按要素分配是市場經濟有效運行的必不可少的條件。因此,要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選擇按要素分配。對于按要素分配必然出現的兩極分化現象。我們在依法保護其個人財產所有權及其合法收益的同時,還必須采取各種切實可行的政策措施,加強個人收入分配的調節,特別要進一步改革和完善有關法律制度,充分發揮稅收(比如個人所得稅、遺產稅、贈與稅等)在調節社會成員收入、促進社會公平方面的作用。而不能采取強制性措施遏制私人資本積累及其收益,否則會限制市場經濟的發展,影響市場對資源配置的效率。同時,要進一步完善和規范生產要素市場,加強要素市場培育和發展的力度,確立企業按要素分配的參照系,加強企業事業單位內部激勵機制的建設,清除按照新的分配理論推進分配制度改革的思想障礙,使社會主義經濟體制下的按要素分配制度,沿著有利于社會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前進。
(責編:若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