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何實現考核評價方式的改革,實施素質教育,促進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質量的提高,推行形成性評價是重要途徑之一。文章就在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如何實施形成性評價進行了探討,對提高農村中小學英語教學質量提出了新的思路。
關鍵詞:農村中小學英語考試評價改革探索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7-114-01
英語課程的實施以促進學生發展,培養學生的英語素養為宗旨。這種基本的目標不僅要體現在課程目標中、學習方式上;同時還要體現在英語課程的評價方面。課程評價對課程目標的實施起著重要的導向和質量監控作用。評價的功能要改變以往的注重鑒定、選拔的評價傾向,而應貫徹素質教育的精神和“以學生發展為本”的思想,全面評價學生的英語素養,旨在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改進教師的教學。
傳統的評價過度強調學科知識體系,忽視人文性,以測試為評價的唯一形式,注重對單純的語言知識結構的考查,重成績,重選拔,從而導致教學活動以考試為中心,學習過程變得僵化。學生身心發展受到極大的限制和傷害。所以,在評價過程中,我們要注重學生的發展,注重學習的全過程,注重學生個性差異和發展差異,注重綜合能力的評價,注重學生自評與互評。評價中注重英語與學生的生活、情感關系以及與社會文化等方面的聯系,加強過程性評價,改進終結性評價方式,不僅要關注學生英語知識和技能方面的進步,還必須促進學生的感知力、創造力、欣賞力、情感、態度、意志和個性的全面發展。目前,在各類學校考試評價方式中,一張試卷評定學生的學期或學年成績的現象仍然存在。特別是在農村中小學的英語教學中,這一現象尤為普遍。因此,實施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有效地評價學生的英語學習效果,是當前農村中小學英語考試評價亟待改革的重要問題。
一、形成性評價的理論依據
教學評價是指以教學目標為依據,制定科學的標準,運用一切有效的技術手段,對教學活動的過程及其結果進行測定、衡量,并給以價值判斷。主要分為形成性評價(formative evaluation)和終結性評價(summativeevaluation)。所謂形成性評價,是“對學生日常學習過程中的表現、所取得的成績以及所反映出的情感、態度、策略等方面的發展”做出的評價。是基于對學生學習全過程的持續觀察、記錄、反思而做出的發展性評價。其目的是“激勵學生學習,幫助學生有效調控自己的學習過程,使學生獲得成就感,增強自信心,培養合作精神”。形成性評價使學生“從被動接受評價轉變成為評價的主體和積極參與者”。
形成性評價重視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估和評判,它通過多種渠道多種方法收集、綜合和分析學生日常學習的信息,了解學生的知識、能力、興趣和需求,著眼于學生潛力的發展。它不僅注重對學生認知能力的評價,而且也重視對學生情感及行為能力的評價。形成性評價為學生提供了一個不斷自我完善與提高的機會,有助于學生身心素質的全面發展。而終結性評價是對學生學習的結果進行的評價,它是用來對學生的學習做出結論和判斷,或者用于證明和選拔。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和態度,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意識和參與程度、合作精神等因素是無法通過定量方式測定的,也無法在終結性評價中反映,因此,形成性評價的重要性就在于能夠讓學生認識自我,從而實現自主學習、自主發展。
二、形成性評價的實施原則
1 綜合性原則。中小學英語學習評價不僅包括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和綜合交際能力,還應當包括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學習策略、文化意識以及發展潛能等。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重是保證評價的科學性的一項重要原則。在考試評價中也應注意考查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而不應偏重考查語言知識和語言形式,測試中,聽力、口試、筆試要有合理的比例,主觀題和客觀題要有合理的比例。
2 多樣化原則。評價形式要多樣化,特別是形成性評價,不僅是教師評價學生,還要有學生的自我評價和合作評價。形成性評價不單純從評價者的需要出發,而更注重從被評價者的需要出發,重視學習的過程,重視學生在學習中的體驗;強調人與人之間的相互作用,強調評價中多種因素的交互作用,重視師生交流。在形成性評價中,老師的職責是確定任務、收集資料、與學生共同討論、在討論中滲透教師的指導作用,與學生共同評價。在形成性評價中,老師要逐步轉變角色,從“考官”的角色逐漸轉變到與學生合作,共同完成評價的角色。形成性評價要讓學生有選擇性,有自主權,評價內容、評價形式可以讓學生自己決定,不必總是老師統一規定。這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創造性和實踐能力。
3 可行性原則。實施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重,就勢必打破原有的評價格局。一般來說,形成性評價的操作要比終結性評價更難操作。因為形成性評價貫穿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做好大量的備課工作,還要做好形成性考核評價的各項準備工作;而終結性評價只是在學期是或者在學期末進行,操作性相對形成性評價來說簡單多了。這也是很多學校和教師不愿采取形成性評價的重要原因。因此,在實施形成性評價中,要考慮簡便易行實用,不過多加重師生的負擔,從而逐漸推動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有效實施。
三、形成性評價的應用
根據以上內容所述,為有效推動形成性評價的實施,擬定形成性考核下表。同時,根據學期教學安排,每學年可安排相應的期中和期末考試,實施終結性評價,對學生的口語、聽力、閱讀、寫作等進行考察,考察結果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

總之,對學生的評價應堅持形成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并重的原則,既關注結果,又關注過程;既有診斷性評價,又有互動性全方位的綜合性評價。這樣,才能促使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為他們的可持續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有利于更好地實施素質教育,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責編:若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