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三層結構大型數據庫為平臺的管理信息系統已經應用得越來越普遍了。應該說:客戶層和中間層在外在的安全性、可靠性和及時性方面得到了很大的保障。但是。作為被審單位所掌握數據庫這一層來說,其篡改數據的行為在不斷出現。文章對被審單位的三種原因進行了分析。指出,被審單位利用SQLserver數據庫作弊,我們審計部門又面臨著新的挑戰。
關鍵詞:背景SQL server數據庫 操作過程若干思考
中圖分類號:F23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7-161-02
一、背景
當前有許多單位用上了固定資產GRP軟件(特別是固定資產比重占整個資產較大的單位)。從主觀上看,被審單位固定資產計算機軟件的使用給這些相關單位不僅帶來了許多效益,而且使得其固定資產管理躍上了一個新臺階。從客觀上看由于系統又比手工系統(有的單位用EXCLE)反映得更具體、更完整、更連續和更多的輔助信息。被審單位反而被審計部門抓住了一些“把柄”,并且是緊緊抓住不放。正所謂“順藤摸瓜,一查到底”,弄得被審單位十分難堪。本來。會計信息系統具體、完整、連續的反映經濟業務的來龍去脈、來蹤去跡是為了滿足管理上對信息的需求。但客觀上卻幫了外部審計的忙,讓相關單位增加了許多“麻煩”。為此,被審單位便利用數據庫技術對其賬套的數據和信息進行一番“包裝”和“剪枝”。追求的目標是:財會人員要會“了難”、被審單位要“輕松”過堂、審計部門要“愉快”交差、相關人員要不惹“麻煩”。
二、審計問題分析
1 從審計部門來說,其目標是:(1)查實被審單位有否利用該系統多提或少提折舊來調節成本;(2)審計程序會安排隨機抽查固定資產并到現場核對實物以確定固定資產賬實是否相符;(3)固定資產軟件所反映的明細賬中原值、累計折舊與總賬借貸方發生額與余額的勾稽關系是否成立。(4)某些單項的固定資產的原值以及累計折舊是否真實。
審計部門一般采取的方法是將數據引出形成Excel表再重算并作出判斷(注:用Excel來推算固定資資產的折舊有局限性)。
2 從被審單位來說:上述問題客觀上不僅不同程度的存在,而且具備這種動機。原因是有些地方被審單位和審計部門的確有些難言之隱。比如固定資產投資管理體制的問題、投資主體與核算主體的分離、核算手段滯后等等這樣就造成了一些所謂的歷史遺留問題。其癥狀是固定資產決算不僅滯后,而且給出的是一個“大數字”,更多的是一些應計入固定資產計價的間接費用未分攤。細節無法計價,只是一堆“捆捆賬,包包賬”,令會計部門頭痛不已。再次就是固定資產業務和使用部門對固定資產進行處置與財務部門的固定資產核算缺乏聯動。有些固定資產進行改良對拆除的部分從未在賬上進行反映(其拆除部分的變價收入有的抵拆除費用。有的變成了“小金庫”)。而增值部分涉及到財務部門付款才會導致在賬上反映增加,從而導致了若干年來固定資產總賬是只有增加,而從來沒有減少的怪事。這就導致了固定資產的大量虛增,長期以往孕育著極大的賬實不符風險。
3 從被審單位的會計人員來說:上述問題的遺留,變成了一個“燙手的山芋”。上述的遺留問題會在賬上(數據庫中)不同程度或相關信息零星地反映出來。在這里,被審單位會計們的重要使命就是如何化解這一“燙手的山芋”。也就是說:被審單位通過一番努力利用數據庫的一番變動要變成讓審計部門既無懈可擊又抓不到任何辮子的數據,并通過導出功能交給審計部門進行審計。這樣就產生了對數據庫修改的動機,同時也給現代審計收集證據帶來了一些新的問題和挑戰。
三、利用SQL sower數據庫“作弊”分析
SQL server數據庫是微軟公司在大型關系數據庫領域的旗艦產品,也是目前Windows平臺上安裝數量最多的數據庫產品。SQL server所代表的不僅僅是一個軟件,它和它的相關產品,如數據倉庫軟件、內容管理軟件等,一起構成了一整套數據庫應用和數據分析的解決方案,從而成為廣大Windows平臺企業被審單位在管理信息應用領域的首要選擇。
扼要的介紹一下其修改過程:
用戶一般獨立使用一個服務器。其修改賬套的地點一般在服務器機房里,也可以將其數據引出帶回進行處理。修改后再給被審單位審核和測試,定稿后再增設一個賬套將其引入,將原賬套進行一番技術處理使審計部門調不出并看不到。新賬套供審計部門審計即可。
1 首先新建一個供審計部門審計用的空賬套,其啟用時間最好定義為本年的1月1日。
2 將舊賬套的數據作一個備份形成一個文件,然后將此文件強行恢復引入供審計部門審計的新賬套。
3 對此賬套開始動“手術”:(1)利用SQL語句對數據庫的原數據進行所謂“解套”,消除各種制約關系以避免發生邏輯錯誤:①更新賬套參數表和日期表,對相關字段的內容作一番修改。②通過deleteformwhere語句命令清空變動單表和折舊分配表的所有記錄。③通過update formset where語句命令更新卡片表中備注、錄入日期、錄入人員。(2)將卡片表中的已審核轉為未審核狀態,以便更好的對相關卡片進行“修飾”。(3)以該年度1月1日為準,將卡片表的原值與累計折舊字段進行合計并與總賬上的固定資產原值與累計折舊對平。根據上級主管部門的要求對所有卡片中資產類別、折舊年限、凈殘值率、折舊方法進行重新歸置,做到概念清晰、相關參數統一可比。按會計們的行話說就是“橋歸橋,路歸路”,將數字與相關屬性靠準。(4)在此基礎上,再利用SOL中updatefa-kp set yynx=datediff(month’,ksrp‘20061231’)where未注銷selyyyf=yynx-1 where zjff=’2’and未注銷的語句進行更新。即根據每個固定資產當前的累計折舊額反推出符合邏輯關系的該項固定資產的開用日期,并對開用日期和已計提月份進行重新定位。(5)消除一切能引起審計人員起疑心的信息。在絕對保證價值信息正確的前提下,其業務信息盡量消除以避免隱患。
上述完畢后,再請具有應付審計經驗老會計審核“過堂”并進行整改;沒有問題并通過后再將其恢復引入供審計用的賬套;再用變動單引出的文檔來“走賬”,就這樣一直走到前月份或年底;最后便將數據導給審計部門進場,供審計部門檢查。
四、應對措施
在上述情形下,審計部門如何應對利用高科技的“作弊”手段?
有什么辦法來發現并杜絕此類現象的發生?筆者的初步看法是:一是被審單位用的什么軟件審計部門要做一個記錄。二是審計部門的電腦中應裝有此種牌號的軟件。三是在被審單位尚不會使用此手段之前,審計部門應先將其數據作一個備份,掌握其最原始的材料。四是從筆者的經驗來看,一些正確的百分之百的賬套,就不正常,就有掩飾的可能。如去年查出了一些問題,而今年卻什么問題都沒有了就要引起職業上的敏感。這時應逼其會計人員拿出舊賬套的數據備份來。
(責編:呂 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