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由于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的趨好,外商對我國農業進行了大量投資。當前我國各區域農業引資規模與質量取決于農業投資環境的優劣,且目前對農業產業投資環境的學術研究仍較少,為此科學合理地對區域農業外商直接投資環境進行綜合評價是具有理論及現實意義的。文章從外商投資農業的動機入手去構建區域農業外商直接投資環境評價指標體系,并與實際外商直接投資額進行相關性測試。
關鍵詞:農業外商直接投資投資環境指標體系
中圖分類號:F30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7-213-02
農業一直是我國重點扶持的產業之一,近兩年農副產品價格的大幅上漲直接吸引了外商大量投資我國農業,使我國農業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出現歷史上前所未有的良好機遇和發展環境。利用外資的規模與質量取決于投資環境,目前在已有的國內外對投資環境的研究中,針對具體國家、省域或城市的綜合投資環境的研究占了絕大多數,但是對產業、行業等的中觀投資環境尤其是對農業產業投資環境的研究則非常之少。本文基于外商直接投資向農業產業投資的特殊動機去嘗試構建“區域農業外商直接投資環境指標體系”。
一、外商投資農業的動機
由于各國情況、企業性質以及農業內部產業類別等的不同,國際資本投資農業的動機往往具有很大的差異,外商直接投資農業的一般動機可以歸納為如下三大類:
1 尋求戰略支持型要素的投資動機。該類投資動機主要是出于鞏固和加強公司的長期競爭能力的戰略考慮。在此動機指導下的海外投資行為區位選擇取決于跨國公司在全球經濟活動中的競爭戰略。為獲得世界范圍內競爭優勢地位的勝出,投資者需要根據已有的競爭能力和優勢,立足企業的長期持久發展角度,做出有利于實現整體利益最大化的投資決策。所有基于企業發展長期、整體戰略角度考慮的動機均屬于該類。具體包括:市場導向動機、全球戰略投資動機、分散風險動機、跟風行為以及個人偏好導向型五種。針對農業外商在華直接投資,每一種具體投資動機又具有不同的動機因子,即對于東道國所處區位的選擇條件。
2 尋求運營配套型要素的投資動機。該類動機主要注重于東道國提供的優勢運營配套環境。即產業運營的輔助性因素,具體包括東道國的產業環境、政策支持以及信息導向等。
3 尋求生產主導型要素的投資動機。以從東道國獲得農業生產中不可或缺的要素為導向的投資動機,可稱為尋求生產主導型動機。如一般動機中的降低成本導向、資源導向和技術導向等,都是有關生產要素的投資動機形式,可歸到此類一并分析。
二、方法的選擇
投資環境評價是一種多因索多層次的綜合評價,因此在本文采用目前應用比較普遍的綜合系統評價法中的層次分析法(AHP)。主要基于以下兩點:一是從眾多的實踐來看,AHP法能較好地解決社會經濟領域的一些問題,更能適合復雜的社會科學領域的情況分析。因為社會經濟系統復雜多變,受主觀因素影響大,很難完全用定量科學模型加以解決。二是AHP法雖然有深刻的理論內容,但其表現形式較為簡單,易于掌握,同時吸收很多有經驗的學者加入到模型決策中,提高了準確性。
層次分析法作為一種決策過程,提出了一種表示決策因素測度的基本方法,這種方法需要采用比例標度的形式,并充分利用了人為的經驗和判斷能力,對同一層次有關因素的相對重要性進行兩兩比較,并按層次從上到下合成方案對于決策目標的測度。因此,適當標度的選擇是專家做出正確判斷的前提。到目前為止,人們已提出了近10種標度,如:0~2三標度法,-1-1三標度法,五標度制,1~9標度,9/9~9/1標度和10/10~18/2標度,指數標度等,其中,前三種標度十分適合于較為粗略的判斷,而人們常用后四種標度進行精確的權值計算(最早提出且應用最廣泛的標度是1~9標度)。徐澤水(2000)在實際應用中發現:對于同一個決策問題,若同時運用1~9標度,9/9~9/1標度。10110~18/2標度,指數標度構造判斷矩陣,有時會產生不同的方案排序。即出現排序上的混亂,從而說明了正確選擇標度的重要性。因此對四種標度(1~9標度,9/9~9/1標度和10/10~18/2標度,指數標度)進行了模擬評估,數據結果表明:10/10~18/2標度的性能最好,最適宜于精確的權值計算且能得到較為合理的結果,因此,徐澤水的研究結論為本文正確地選擇標度法提供了理論依據。
三、指標體系的構建
根據重要性、差異性、系統性、獨立性、簡明性及可行性原則,在本文研究過程中根據投資者對農業的投資動機,構建了相關的指標體系及選擇最有代表性的指標因子,在權重設置上依據層次分析法,在指標兩兩比較上采取咨詢相關專家,在客觀賦權的過程中采用10/10~18/2標度法,最終確定了區域農業外商直接投資環境評價體系的三大指標下設37個因子指標及相關權重(計算過程略)。
四、指標體系的應用
本文選取山東、江蘇、廣東、湖北、云南、遼寧、福建省等七省作為樣本區域。其中山東、江蘇、廣東、福建為2006年全國農業FDI值前四位,云南省在西南部具有較強的代表性,湖北省在我國中部,遼寧省在東北部,有利于全國不同區域及先進區域的比較。由于本文指標的數據計量單位不同,難以統一,所以采用極差方法對所有數據進行無量綱處理求得標準值后,按照構建的“區域農業外商直接投資環境評價指標體系”中的指標與權重進行逐級加權求和。
本文運用馬克威數據挖掘與統計分析系統3.0版計算皮爾森相關系數,得出七省的綜合分值與實際農業外商投資金額的相關系數為0.8713,即兩者為高度相關(皮爾森相關系數>0.8為高度相關;0.8~0.5為中度相關;0.5~0.3為低度相關性;<0.3為無相關性)。即利用構建的區域農業外商直接投資環境指標體系的計算出的七省綜合分值與七省實際農業外商直接投資金額呈高度相關,說明指標體系設計是科學合理的。
由馬克威3.0軟件計算得,戰略支持型指標值與農業實際FDI的相關系數為0.5863,生產主導型指標為0.8079,運營配套型指標為0.8108。
五、結論
根據以上總體結果的描述,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 由于各一級指標與實際農業FDI的相關性數值,均小于三者組合后的相關性數值,從中可以說明投資環境的營造是一個整體系統工程的建設,最具外資吸引力的投資環境是各方面影響要素協調整合的結果。本文基于外商投資農業的三大投資動機而設置的農業外商直接投資環境評價指標體系的三大模塊,很好地反映了一個良好的投資環境系統所應擁有的協整配套功能。因此,只有基于這三大模塊投資環境的整體構建和不斷完善,才能使招商引資工作極具成效。
2 根據有限理性下的行為決策理論,影響投資者投資決策行為的因素包括外部刺激因素和內部主觀需求兩方面。從相關系數結果也驗證了,投資者在無法獲得全面市場信息的條件下,其行為必將受到來自外部信息環境的誘導和其他投資主體間的情緒感染。
3 在本文設置的三個一級指標中,運營配套和生產主導型指標中包含的要索多是農業產業環境建設與發展的基礎性要素,為當地農業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因此,地區現有的存量豐富的農業資源,發展良好的農業基礎實施、生產組織載體等環境條件,以及支農資金支持、政策優惠等相關輔助性條件,都是更好地吸納農業外商直接投資的強有力的籌碼,與外商直接投資行為的產生具有正相關關系。
(責編:賈 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