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河南省現代物流業近年來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與沿海地區相比。還存在著較大的差距。要充分認識面臨的發展機遇,解決存在的問題,才能在激烈的競爭中發展壯大。在改制重組、自主創新、整合資源、人才培養、網絡完善和經營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帶動傳統物流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促進河南物流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關鍵詞:現代物流人才信息發展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4914(2008)07-244-02
2004年12月11日起我國商業全面對外開放,2005年12月11日我國物流業也全面對外開放,大量的跨國零售商和物流商紛紛搶灘進入中國,甚至采取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混業經營的方式進入中國市場。
河南是我國人口第一大省,2005年全省生產總值突破萬億元大關,位居中西部地區第1位,全國第5位。2007年生產總值15058.07億元,比上年增長14.4%。河南已經從農業大省向工業大省轉移,這就需要大力發展物流業,適應經濟形勢的快速發展。
一、河南省物流業的發展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河南省地處中原,交通便利,資源豐富。為發展商業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條件。隨著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河南省現代物流業呈現良好發展勢頭,連鎖經營、物流配送、電子商務等新型流通方式不斷拓展,新興第三方物流企業快速成長,傳統物流向現代物流轉型步伐加快,市場主體和投資主體多元化的格局初步形成。但從總體上看,河南省物流業目前仍是國民經濟的一個薄弱環節,與現代物流的需要相比,河南省現代物流業發展還存在著一些問題和制約因素。主要表現如下:
1 全省物流業缺乏統一規劃和規范管理,對物流觀念缺乏正確充分的認識。對現代物流的概念、地位及作用認識不夠,是河南省物流業長期得不到發展的重要原因。物流業是國民經濟中的一個重要產業,它對提升運輸產業水平、推動經濟發展和滿足社會需求具有重要意義。而河南省企業往往認為物流服務導致成本增加,而不是產品增值。
2 商業環境相對落后,造成物流服務需求不足,布局不合理,專業化服務程度低。河南省企業中自營物流的占大多數,導致專業的物流代理服務得不到充分利用。物流基礎設施和網絡體系不完善,物流資源缺乏整合,運輸和倉儲設施得不到充分利用,物流方式落后,流轉速度慢、成本高、效率低、損耗大;另一方面,以往條塊分割的管理體制形成了現在大批功能單一的貨代企業。這些企業服務范圍窄,橫向聯合薄弱,不能提供完整的供應鏈服務;檔次低,裝備落后,無法滿足客戶在時間和服務質量方面的要求,或提供的物流服務沒能使客戶感到比自營物流更有利。另外,河南省信息跟蹤服務體系和網絡體系的落后也制約著物流業的發展。
3 物流人才十分缺乏。沿海地區的物流教育和培訓比較發達,從業人員具有一定的知識水平和實踐經驗,而河南省在這方面還非常落后。高等院校中設置物流專業及課程的少,物流在職人員的職業教育更是貧乏。停留于傳統操作形態、費用高、時效低的物流業已成為制約河南省經濟發展的阻力。物流配送作為一種綜合性較強的商品流通形式,包括了生產、加工、包裝、配送、管理、運輸等諸多環節,沒有專業的物流管理人才是絕對不行的。在物流這個領域中,河南省與沿海地區相比,不僅僅是資金、技術上的差距,更主要的是知識和觀念上的差距。現代物流不僅要降低成本,更要滿足顧客的要求,這是時代賦予物流業的客觀要求。
4 技術和設備落后,功能不全。物流配送中心設施薄弱,功能不齊,機械化、自動化程度低。統一配送率不高,商業企業的配送中心對分店經營的所有商品進行配送比率大多數在50%~60%之間,最好的在80%~90%之間;配送規模較小,據調查,我國平均一個配送中心配送20個店鋪,平均每輛車承擔2~3個店鋪的送貨,而日本的連鎖店一個配送中心負責配送70個分店,只需4~5輛車。由于高科技的發展,沿海地區配送中心已經采用了機械化和自動化作業,裝卸搬運由吊車、電動叉車和傳送帶完成。設有高層貨架的立體倉庫,使儲存向空間延伸。而河南省的物流企業目前尚處于較為落后的狀態,運輸、通信等手段都很落后,所以勞動效率低、經濟效益差。另外,城市規劃建設跟不上,配送中心效率低。河南省大多數城市的道路狹窄,車流量大,交通堵塞已成為司空見慣的現象。因此,各配送中心都面臨著一個巨大的運輸難題。
5 信譽問題。由于物流企業對客戶物料、商品供應的了解,容易使企業的經濟秘密外泄,物流企業與客戶之間缺少信譽。物流配送不僅是一個保證供應的目標,而且還要以最低成本、以最少消耗、以最大的保證來組織供應物流活動。
6 制度環境改革須深化。現代物流業發展的法規、規章還不太健全,行政審批、建立健全物流服務規范和價格機制方面還存在一些問題。
二、河南發展現代物流業的優勢條件
1 重要的戰略地位,良好的通達性能。河南地處中原,有九州腹地、十省通衙之譽,是東部產業轉移和西部資源輸出的樞紐,在全國經濟布局和物流業發展格局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重要的交通大動脈和通信干線貫穿河南,是我國東部、西部、南方與北方商品流通的中樞地帶。河南居中的經濟地理位置,經濟區域之間有良好的通達性,各種物質資料有較多空間位移和時間位移,信息流通快暢。這種經濟地理的優勢使本區域在獲取高效的商流、物流、信息流等方面處于極為有利的地位。
2 接近原料地與消費地的雙向優勢。東南沿海地區的工業中心具有靠近消費地的優勢,西北開發地區的工業中心具有靠近原料地的優勢,而河南在接近原料地方面優于東南,在接近高收入、高消費地方面優于西北。河南自身又是重要的原料地和消費地,農產品豐富,礦產品位居全國前列,可為工業中心供給原料。特別是資源開發重心向西北部轉移時,河南獲取西北部原料的條件優于東南沿海。河南人口眾多,長期處在中國人口分布的重心,市場的潛力不可忽視,人均收入雖不高,商業活動具有一定的規模,是國內消費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
3 四通八達的交通運輸網。我國多條交通大動脈貫穿中原,刺激了區域內交通運輸網的形成和發展,特別是鐵路運輸比東南沿海還要發達,縱貫南北的有京廣、京九、焦柳鐵路干線,橫貫東西的有隴海等鐵路干線。隴海線是歐亞大陸橋的組成部分,京九線是內地與香港特區聯系的通道。河南的省會鄭州被譽為中國鐵路的“心臟”,擁有亞洲最大的鐵路編組站。另外,有多條南北和東西向的國道公路及高速公路通過河南,整個河南高級與次高級的公路里程占全國近10%。
河南省公路、鐵路、航空等交通網絡完善,交通運輸業發達,省會鄭州是全國重要的交通樞紐和貨物集散地。截止2007年,全省公路、鐵路通車里程分別達到79506公里和3943.9公里,高速公路通車里程4556公里,全年各種運輸方式完成貨物周轉量2729.30億噸公里,比上年增長13%;完成旅客周轉量1264.1億人公里,增長13.5%。
三、加快河南物流業發展的措施
面對新形勢,我們必須增強緊迫感,緊緊抓住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國家中部崛起戰略實施、國內外產業轉移和現代物流業快速發展的良好機遇,把資源和區位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全面促進現代物流業的快速健康發展。
1 大力發展現代物流企業。運用現代物流理念,創新經營管理機制,加快技術改造和信息化步伐,推動傳統物流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按照國家物流企業分類評估標準。積極興辦新的物流企業。加快改造提升企業物流,鼓勵和引導大型工商企業運用現代物流理念、技術和手段,進行業務流程再造,優化供應鏈管理,實現生產組織、原材料采購、產品銷售、運輸倉儲各環節一體化運作。加快物流服務市場化、專業化步伐,鼓勵企業將低效的運輸、倉儲等功能和業務剝離、外包。進一步擴大物流領域對外開放,加強與國內外知名物流企業合作,積極引進先進技術、設備和優秀管理人才,提升河南省物流業整體水平。
2 加快改造提升企業物流。優化企業自營物流系統。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企業自營物流在社會物流活動中仍然占有重要地位。鼓勵大型工商企業引人現代物流理念,應用現代信息技術與管理手段,完善自營物流設施與功能,優化內部資源配置和原材料采購、生產組織、產品銷售等業務流程,建立統一、協調、高效的自營物流系統,形成企業內部物流一體化。
鼓勵企業物流業務外包。引導工商企業打破“大而全”、“小而全”的傳統經營模式。強化主業競爭力。將采購、倉儲、包裝、流通加工和運輸配送等物流業務外包給第三方物流企業。
3 加快物流信息網絡建設。優化信息基礎設施。在完善鄭州通信樞紐的同時,借助省際和省內已有骨干傳輸環網,建成鄭州通達全省和外省區域中心城市的高速傳輸網。充分利用現有各類網絡資源,推進固定通信網、移動通信網、各電信運營公司通信網之間的無縫連接,提高網絡通信速度。
推進企業信息化進程。信息技術是現代物流的重要支撐。引導企業廣泛應用企業資源計劃等先進管理技術和電子數據交換等現代信息技術,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全面提高企業的物流管理水平。
4 健全綜合運輸體系。完善交通網絡。加快以鄭州為中心的鐵路客運專線建設,實現客貨分線運輸,提高貨運能力。加快高速公路網絡和智能管理系統建設,改造提升干線公路和農村公路。加強鐵路、公路場站建設,提高貨物運輸和配載效率。積極開辟國際、國內航線,將鄭州新鄭國際機場逐步建成全國重要的區域性航空貨運樞紐。
優化運輸結構。推進各種運輸方式合理分工,大力推進多式聯運,積極發展門到門運輸,充分發揮鐵路在糧食和煤炭等大宗貨物中長距離運輸、公路在中小批量貨物中短途運輸、航空在鮮活易腐及高附加值貨物長距離運輸方面的優勢,加快貨物流轉速度,提高綜合運輸效率。
5 加速培養現代物流企業急需的人才。現代物流是一個涉及多學科、多領域的增值服務體系,大型物流企業必須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高素質的人才隊伍,以配合企業的競爭發展戰略。企業必須有明確的員工培訓計劃與目標,也必須有營造人才的氛圍和機制。更新觀念對企業的決策層、管理層尤為重要。
在物流人才培養方面,多層次、多樣化物流教育體系是保證物流產業形成合理人才結構、提高物流管理水平的決定性因素。首先,政府應鼓勵高等院校為現代物流培養高級管理人才和專業人才。其次。要加快推進職業資格培訓認證工作。通過對在職人員的培訓與認證,從根本上提升我國物流從業人員的整體素質與管理水平,滿足國內市場對各類物流人才的需求。第三,優化物流教育師資力量,提高物流教育質量。引導物流企業、行業組織與職業教育機構緊密結合,采取委托培養、定單培養等方式,共同實施職業培訓和日常教育,提高物流業人力資源自主開發能力和從業人員素質。
6 積極發展綠色物流。倡導企業在生產和流通環節采用符合環保要求、可反復梯級利用的包裝,逐步實現包裝的模數化、集裝化和多功能化。鼓勵企業使用低公害車輛,建立高效的回收物流系統,綜合利用再生資源,緩解資源約束,減輕環境污染,實現物流業的可持續發展。
7 進一步優化現代物流業發展環境。繼續加大財政、土地、稅收、價格、投融資、市場準入等政策支持力度,充分發揮著現代物流業發展專項資金的引導作用,采取財政貼息、補助等方式,支持重大物流工程建設、物流資源整合和骨干企業發展。
按照科學發展觀的要求,全面分析近年來河南省物流企業發展的成功經驗和存在不足,準確把握今后河南省物流企業面臨的發展環境和市場趨勢,著力在改制重組、自主創新、整合資源、企業轉型、網絡完善、業務拓展、項目建設和經營管理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不斷擴大輻射范圍,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帶動傳統物流企業向現代物流企業轉型,促進全省物流業持續、健康、快速發展。
(責編:若 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