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因工作需要,買了一臺筆記本電腦,便把原來的那一臺多媒體電腦讓給了我,說是叫我“掃一掃新科技的盲”,這可難為了我這個老太婆。別看我好歹也算個知識分子,可是對電腦卻是“搟面杖吹火——一竅不通”呢。
正在我為難之時,小外孫女來了,她說:“外婆,您不是常教導我們說‘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嗎?電腦沒什么了不起的,別害怕,我跟您一起學。”于是在外孫女的帶領下,我開始向高科技“進軍”了。
從簡單的開機、關機到打字的手法,外孫女都手把手地教我,慢慢地我學會了打字,雖然打得很慢,但畢竟能寫些小文章了,非常高興。寫得多了,就想有自己的一塊園地。如何建立園地?外孫女說她也不會。于是我們兩個便一起向電腦求助,經過反復查找,終于在鼠標的右鍵中找到了建立新的文件夾和重新命名的方法。于是,我便先后建立了“寫作欄”、“知識欄”、“健身檔案”等小欄目。從此,電腦里便有了自己的一方天地,經常寫一寫、讀一讀,自我欣賞,疏理情緒,仿佛進入了一個世外桃源。小孫女也有了她的領地,比如小制作、小游戲、美文欣賞等欄目。
后來,外孫女又和我一起學會了上網。網上有免費的書店,可以盡情地閱讀;網上有美好的音樂,可以盡情地欣賞;‘網上有許多游戲,可以盡情地玩耍……這樣我們的電腦操作又上了一個臺階。每當節假日,外孫女做完作業,就一定來到我這里,和我一起上網聽聽音樂、看看書、玩玩游戲、進行網上旅游等等。外孫女高興地說:“外婆,網絡真好,她給了我們翱翔的翅膀,使我們大開眼界!”誠如斯言,我真的感到年輕了許多。
網絡既是一個游樂場,而且還是一位好老師,遇到疑難問題可以上網求解答。比如諸葛亮的茅廬究竟是在南陽還是在襄陽?觀音菩薩究竟是男還是女?李白詩中的“蘭陵”又在何處……祖孫倆遇到這些疑難問題就一起上網發求助帖,請網友們相析疑義,有些問題雖然得不到滿意的答案,但卻增長了知識,增添了樂趣。
有一天,侄女從廣州回來,給我帶回一盆名貴花卉,其狀如菠蘿,葉子叢生狀,向上輻射發散,葉片成帶狀,淺綠色,背后微紅,薄而光亮,邊緣無刺,淡雅素靜、婀娜多姿,十分耐看。我把這盆花卉擺在客廳里,給居室增添了一道風景。
這是一種什么花卉呢?侄女說,她只知道它的學名叫“鳳梨”。但鳳梨有50多個屬1000多個品種,它究竟是何屬何種,不得而知。外孫女說,我們有電腦這位老師,何不求助請教它呢?于是我們用相機拍下了這盆花卉,然后找到了一家植物論壇注了冊,接著便上傳照片,發了求助帖。這一下,便引來了不少熱心的網友,大家紛紛發表見解。網友們經過反復辨認和鑒定,最后一致確定這確是一盆名貴花卉,應為果子曼屬中的“垂花果子曼”,是一種觀葉賞花的優良室內盆花品種……
我和外孫女高興地為花卉掛上了名片,而且還根據網友們的建議,學會了鳳梨的栽培管理技術,使果子曼開出了鮮紅的花朵。
聰明的小外孫女帶我“攻克”了電腦這一高科技工作學習工具,也把我帶進了一個嶄新的世界,拓寬了我的視野,讓我晚年跟上了時代發展的新潮流,成了地球村一員。我們之間的感情也因之而越來越深。“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一老一少,親情加友情,每天樂顛顛的,我和外孫女真的成了一對忘年之交的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