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聽三舅說,天堂就是樓上樓下、電燈電話,美國人鉆到被窩里就能看電影……我感到非常新奇,就開始做美夢一一憧憬著我們也能有這么一天。
1978年我節衣縮食,托保定的外甥花280元錢買了一臺組裝的“寶貝”——14英寸黑白電視機。開機前,丈夫興致勃勃地打掃客廳,買了瓜子沏好茶迎賓觀看,當時正演連續劇《霍元甲》,其魅力吸引了全院的男女老少,我們全家反而被擠到角落里,小孩的哭聲、吵鬧聲,攪得我們聽也聽不見,看也沒看清。
次日,丈夫索性把電視機老早搬到院子里,放到餐桌上,并接通了一千度的大燈泡。各家各戶都老早搬好板凳占好位置。不料,剛一開演,便涌進了一批郊區農民,來了個“農村包圍城市”,把我家的花墻也擠倒了,花盆也摔碎了。直到夜半人散,院子里一片狼藉,我花了一小時才收拾好殘局。日久天長,“寶貝”簡直成了負擔。此時此刻,我又在做夢:什么時候電視機普及了,一家一臺就好了。
1984年老伴到歐洲參加國際會議,把每天的飲料費節省下來,回國時帶了一臺21英寸日本索尼名牌彩電,我伸出拇指夸他辦了一件大好事。可是在安裝位置上卻發生了矛盾:我要放在臥室,以實現多年的夢想,他堅持要放客廳。我說他霸道,他說我固執。我嚷他自私自利,他罵我個人主義!直鬧得背對背生悶氣,直到他作出讓步……以后在選臺問題上,他愛看新聞聯播,我愛看連續劇,經常不歡而散。
改革開放日新月異,我國電視機發展突飛猛進,生產能力明顯提高。彩電屏幕越來越大,顯示器由平面直角走向超平、純平和液晶顯示;質量和性能也越來越好,能和進口貨相媲美,品牌機已經打入國際市場,即便在廣大農村,彩電也成了尋常物。
而今,早已實現了我幼時躺在被窩看電影的夢想。我們老兩口也在古稀之年入住了150平米的公寓,三臺電視機、兩臺電腦,還有打印機……敞開用都用不過來。在這樣好的年景里,我們堅持退而不休,繼續發揮光和熱,越活越高興,越活越帶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