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了,身心徹底自由了,我開始安排日后的生活計劃,所有以前因忙這忙那而未能實現的心愿,都被列入了日程。而排在第一位的是:多回老家陪陪白發爹娘。
退休后的第二天,我就坐上了回老家的汽車。父母聽說我再也不用忙忙碌碌天天上班了,高興得綻開了笑臉。母親踮著小腳忙著給我做好吃的,父親操起笤帚為我拾掇睡炕,我把他們統統攔住:“從今天開始,只要我在家里,你們倆誰也不準忙活,讓我這個游子好好地盡盡孝心。”父母拍著巴掌說:“那敢情好,我們早就盼著這一天了。”喜悅的淚花從老母親眼角滑落。
母親是個很健談的人,總是拉著我沒完沒了地說叨,從家里到村里,從親戚到鄰居,從死去的到活著的……大事小情,不分巨細,有聲有色,娓娓道來。有時說得盡興,竟忘記了讓我做飯,夜到深處也全然沒有睡意,好像憋在她心里幾十年的話要一股腦兒對我嘮完。我驚異于母親的記憶力和語言邏輯,有些事不僅講得生動、連貫,且極富哲理。作為一個忠實的聽眾,每次我都認真地聽她老人家的講述,有時也附和著插上幾句,母親便會開懷地笑一陣。此時此刻,我心里充滿了幸福感。
父親腰腿有些毛病,但他不愿意閑著,在自己的房前屋后搞了個小菜園。墻邊屋角處栽上了葡萄、石榴,園子里按季節種著豆角等瓜菜,天天忙著澆水、施肥、捉害蟲。二老平日里吃菜大都是小菜園里自產的,父親稱其為無公害蔬菜。我回家后,也加入了開發小菜園的活動,我買來塑料紙和父親一起架起了幾個小型拱棚,種上了西紅柿、茄子、辣椒,父親怕累著我,說:“你指揮,我來干。”我頑皮地說:“這是技術活,你干不了,一邊歇著吧。”父子二人相視大笑起來,路過的人都羨慕地看著我們父子倆。
去年,我近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和父母在一起的。父母的關愛,兒女的孝順,融成一股股暖流,滋潤著我們的心田。父母的臉上多了笑容,多了紅潤,困擾母親多年的神經性頭痛竟然慢慢好了,父親的體重也長了幾斤。而我,則像回到了少年時代,天天沉浸在父母的呵護之中。
在歲月的長河中,我們每個人都曾經歷過許許多多幸福時光,在這一次次幸福的體驗中,我感到,在自己也步入老年之際,還有機會享受與父母之間的親情,還有時間有能力再去孝敬照顧父母,從而讓年邁的白發雙親感到快樂并因此健康長壽,這是一個人一生中最珍貴也是最厚重的幸福。
(責編:辛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