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本文介紹了自動談判的概念,詳細描述了自動談判的過程,著重探討了Agent電子智能自動談判技術,并闡述了自動談判的應用前景。
[關鍵詞] 自動談判 Agent 人工智能 商務公司
一、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和通信技術的發展,電子商務(Electronic Commerce,EC)已經成為未來信息社會商務活動的主要形式,它作為一種嶄新的商務活動形式,正在改變著人們的生活,改變著傳統的商務活動。最初的電子商務只是在互聯網上建立一個網站,把互聯網作為一個發布信息的窗口,這個網站僅僅用于訪問。現在,商務活動的許多環節都已電子化,如采購、銷售、支付等,但談判仍然要人工進行。電子商務網站僅能提供靜態的電子目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等條款通常都是事先設定的,不允許修改或不提供協商的方式。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與全球化,企業間的交易將占主導地位,企業面對的是全球眾多的商務合作對象,商務談判也將愈加頻繁。如何實現整個交易過程的電子化,實現對異地遠程商務談判的智能化、自動化與決策支持,已成為完善電子商務功能、推動電子商務發展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二、電子智能自動談判的概念
目前,支持網上談判的應用系統主要涉及談判支持系統(Negotiation Support Systems,NSS)、拍賣(Auction)系統和自動談判(Automated Negotiation,ANS)系統。NSS同自動談判系統的主要區別在于:NSS是提供各種建模能力、群體分析技術等方法輔助支持談判人談判的計算機軟件,主要目的提高談判效果、促使談判成功;而自動談判系統(ANS)是采用談判軟件Agent(Negotiating Software Agent,NSA)部分或完全代替人同其他談判方(Agent或人)談判,主要目的是提高談判效率、降低成本;拍賣系統可以看作是一種簡單的自動談判系統。
近幾年,國外對電子商務環境下自動談判系統的研究十分重視。麻省理工學院采用協商理論研究自動談判系統;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Fisher研究中心的OFFOR項目對面向電子市場的自動談判系統進行了研究;斯坦福的KBEM(Knowledge Based Electronic Market)項目,研究電子市場環境下,采用基于知識的技術,自動化處理供應商和銷售商之間的談判與協作;倫敦大學的ADEPT項目對自動談判機理進行了研究;惠普Brist0l實驗室對自動談判系統也非常重視。綜合國外對自動談判系統這些研究,主要涉及兩個方面的內容,即:談判協議(Negotiation Protocols)和談判策略(Negotiation Strategies)。
自動談判系統Agent(以下簡稱Agent)是一個嶄新的技術領域,雖然發展時間比較短,但是已經受到了極大的重視。跨平臺面向對象語言Java的出現,將進一步促進了移動Agent技術的研究與發展。當前已有許多Agent開發系統,其中包括IBM公司開發的Aglet系統、辛辛那提大學的JAFMAS、General Magic公司開發的Odyssey系統、澳大利亞人工智能研究所的dMARS、Mitsubishi公司開發的Concordia系統、ObjectSpace公司開發的Voyager、Dartmout大學開發的Agent TCL系統,以及斯坦福大學研制的JATLite等等。
電子商務為買賣雙方在互聯網上進行有效和高效的交易活動提供了一個新的通道和交易模式。Agent技術引入到電子商務中使得網上交易實現了自動化、智能化和個性化 。談判作為交易的中間環節,是決定交易是否成功,是否能夠同時達到買賣雙方要求水準的關鍵所在。
自動談判指的是一組自治Agent 為了某個或某些與利益相關的議題相互進行協調達到一致的過程。從自動談判提出到現在,經歷了談判議題有單一到多個、參與談判方有單邊到雙邊到多邊、談判流程有一次叫價到多次輪回到重復談判的過程。
智能Agent是一種處于一定環境下包裝的計算機系統,為了實現設計目的,它能在該環境下靈活地、自主地活動,并能推理解釋感知信息,求解問題和決定操作。在電子商務中,智能Agent可以理解為一套輔助人和充當他們代理的軟件,人們可以借助于智能Agent進行網上交易等許多功能操作。智能Agent的主要特征有以下4點:
自治性:主要是指智能Agent的自主和協調工作能力,從事行為的自動化程度,即操作行為可以一定程度的離開人或代理程序的干預。
智能性:智能性是指推理和學習能力,它描述了智能Agent接受并理解用戶指令,代表用戶完成任務的能力。
主動性:主要指智能Agent的行為應該是主動的或者說是自發的。
分布性:指智能Agent在網絡之間的遷移能力,操作任務可從一臺計算機運行到網絡中其他計算機上。
多Agent系統(MAS)是分布式人工智能的一個重要研究領域,MAS中每個Agent具有自治性,可以控制自己的內部意識態度(信念、愿望、意圖、目標、承諾等),也可以控制行動并作用于周圍環境,達到自己的目標。協商是MAS實現協同、協作、沖突消解和矛盾處理的關鍵環節,是建立在Agent通信語言之上的一種Agent交互機制,通過協商對某些問題達成一致意見。另外,在屬于電子商務領域的消費者購買行為(CBB)模式中,協商是其中的一個重要階段,通過采用市場機制手段,將有限的資源進行公平分配。在電子商務中實現自動協商是困難的。目前主要是一些采用簡單的協商協議實現的系統,如網上拍賣系統。多Agent系統中的協商、協作問題受到越來越多學者的重視,學者們從經濟學、社會心理學等不同的領域進行研究。目前已有多種協商的理論、方法,主要是基于對策論和基于勸說的協商,但都不完善。
移動Agent(Mobile Agent,MA),最初是General Magic公司提出的。它能在異構網絡中自主地在網絡上從一臺主機移動到另一臺主機,并可與其他Agent作資源交互的程序,它是Agent技術與分布式計算技術結合的產物。移動Agent具有響應性、自主性和主動性。
移動Agent的主要優點如下:
降低網絡負載,節省帶寬,克服網絡延遲;
包裝不同協議,異步和自主執行功能;
有推理和學習的能力,動態適應環境;
自然的異構性;
健壯性和容錯性。
三、智能自動談判的過程
談判的本質是解決沖突,滿足談判方的需求、偏好及目標。所謂權衡就是談判一方為達成協議而在某些議題上作出犧牲,以換取另一方在其他議題上的回報。談判的主要特點是談判方必須在各種因素之間進行權衡,而不是簡單地、一味地追求效用最大。應當是“雙贏”的結局。當確定談判變量取值確實不能滿足時,除了可以降低相應指標的標準以外,還應該考慮以下幾種權衡策略:
是否可以對談判的目標進行放松;
是否可以對談判的偏好進行放松;
是否可以對談判的需求進行放松;
是否可以考慮其他的談判方案;
是否可以替換原來的談判策略。
談判過程是一個不斷尋找折衷解的過程。基于權衡的思想,給出供應商Seller與采購商Buyer之間的談判過程,如下所示:
(1)Buyer按照自己需求條件權重由大到小的順序依次提出約束條件提交給Seller;
(2)Seller根據Buyer提出的約束條件尋找談判解,若有解,選擇己方利益最大的解提交給Buyer,否則轉過程(5);
(3)Buyer按照自己需求條件權重由大到小的順序檢查Seller提交的談判解是否滿足己方約束條件,若滿足,轉過程(4),否則轉過程(1);
(4)計算談判解接受度大小,若接受度不小于給定閾值,則提交滿意的談判解,轉過程(7),否則要求Seller重新尋找談判解,轉過程(2);
(5)Seller要求Buyer放松約束條件;
(6)若約束放松閾值不小于給定閾值,Buyer選擇權重最小的約束放松,并將放松后的約束條件提交給Seller,轉過程(2),否則轉過程(7);
(7)談判結束。
協商協議是雙方Agent在協商開始前,必須首先達成一致的規則。協議對參與協商的Agent給出約束條件、規定協商狀態(開始、結束等)及引起協商狀態改變的有效事件。下面給出一個5階段協商協議,作為指導Agent進行協商交互的一般框架。
協商過程限定在協商時間 T 范圍內,若超時則協商失敗。
請求階段,一方Agent發出協商請求,另一方Agent響應請求。
選擇階段,Agent選擇將要協商的其他方Agent。
協商階段,雙方交互發出提議,直到達成一致或協商失敗。
反饋階段,雙方Agent將協商結果反饋給委托方(用戶)。
結束階段,用戶最終決定同意或拒絕協商結果,結束協商。
多問題自治協商是指在協商過程中協商內容涉及多個問題,并且進行同時處理。多問題自治協商的研究是比較復雜和富有挑戰性的,它相對單問題協商而言,具有以下的特點:
首先,多問題自治協商中,參加協商的一般為兩方:買方和賣方。
其次,多問題自治協商中,協商內容至少為兩個,協商雙方在各個問題各有偏好。在單問題協商中,一般采用效用函數來進行判斷。而在多問題自治協商中,偏好的判斷就會耗費大量的時間,甚至有時候是難以處理的,這時協商的依據不僅僅是簡單效用函數。
再次,多問題自治協商中,雙方協商的前提是希望“雙贏”。在單問題協商中,由于協商雙方只關注一個因素,因此協商結果往往是以輸贏來論斷的。多問題自治協商中,結果應該是帕累托最優(Pareto—optima1)。要滿足這個條件,就需要犧牲協商中某方的效益,而保證協商結果的整體利益。
最后,多問題自治協商中,協商結果是多維的,這使得協商策略的設計更為復雜。比如:如果每一輪協商方準備讓步,但由于協商范圍是多維的,因此得首先決定在哪一維或哪幾維的組合進行讓步。
四、自動談判的應用
博弈理論作為交易雙方構建的磋商模型,交易雙方都可以為了獲取最大化交易凈收益進行磋商,最終達到“雙贏”的目的。我們可以利用智能Agent技術構造電子商務的虛擬磋商室。賣方Agent按照賣方設計的報價模型提供有關需求、偏好、目的的信息,買方Agent根據買方設計的詢價模型搜尋能夠滿足自己需求、偏好、目的的電子商務網站進行磋商,雙方最終在可接受區域成交。目前,自動談判還不能完全代替人工談判。在最佳應用情況下,可以先應用自動談判初選出比較有希望的幾個商務合作伙伴,從大批的海量信息中過濾掉不合適的選擇。然后再進行進一步的人工接觸、洽談。
五、結束語
電子商務作為21世紀信息時代經濟活動全新的技術手段和方法,已成為Internet最廣闊的應用領域。電子商務正處在不斷地發展和完善過程之中,將會不斷在概念、技術和實踐等方面有所創新和突破。本文通過對商務公司的電子智能自動談判技術的分析,指出自動談判系統的研究適應了電子商務發展的需要,推動了電子商務向高級階段的發展。實現交易前、交易中、交易后完全實現電子化,將是今后電子商務談判系統研究的重要方向。由于自動談判系統本質上是計算機系統與復雜問題分析方法的有機結合體,需要在實際的問題中進一步應用、檢驗和完善。目前自動談判還不能完全代替人工談判,但在較好的應用情況下已經可以節約大量的人力財力,使商業公司從海量的候選信息中挑選出較有希望的合作商,然后再進行人工洽談。因此應深入研究與語言無關的通用的智能Agent技術,開發出能夠充分適應我國用戶需求的智能Agent系統。以便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激烈競爭中搶占制高點。
參考文獻:
[l]Guttman R H,Moukas A G,Pattie M .Agent.mediatedElectronic Commerce:A Survey Knowledge Engineering Review,1998,13(2):147
[2]Chen S M.Fuzzy Group Decision Making for Evaluating the Rate of Aggregative Risk in Software Development[J].Fuzzy Sets and Systems,2001,118(1):75~88
[3]Deng R J.Intelligent agents for supporting construction procurement negotiation[J].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2004,27(1):107~ll9
[4] Vancza J,Markus A.An agent model for incentive based production scheduling[J].Computers in Industry,2000,43
[5] BrennerW.Intelligent software agents[J].IEEE Intelligent Systems,2003,18(6):12~14
[6]黃京華 馬 暉 趙純均:面向電子商務的基本遺傳算法的Agent談判模型[J].管理科學學報,2002,5(6):17~23
[7]張光前 鄧貴仕 李朝暉:基于事例推理的技術及其應用前景[J].計算機工程與應用,2002,2O:52~55
[8]張云勇 劉錦德:移動Agent及其應用[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