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當今社會經濟生活中,企業文化作為一個企業的靈魂,是指引企業長期發展的明燈,它對企業興衰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是關鍵性的作用。成功的企業必然得力于成功的文化。特別是隨著市場競爭的日益加劇,如何建立高績效的企業文化成為每一個尋求不斷發展企業亟待解決的問題。
一、企業文化的內涵
企業文化以價值觀為核心,以知識為基礎,以事業為追求,以職業道德、規章制度和國家政策法令為導向,潛移默化地融于企業生產經營的各個方面,用一種共同的價值觀念和溫馨和諧的文化氛圍把全體員工凝聚在一起,最大限度地激發和調動員工的積極性與創造性,鼓舞著員工士氣,培育著員工技能,凝聚著企業精神,塑造著企業形象,具有引導、激勵、教育、感化、整合、約束、凝聚、輻射等功能,是企業思想政治工作與精神文明建設的有效載體和參與競爭、改革發展的精神支柱。在當今社會經濟生活中,企業文化更是一種具有品牌效應的無形資產,具有強大的生命力和擴張力。它雖然不能直接創造經濟效益,但能通過對人的管理,影響生產,影響銷售,影響市場,影響消費,從而影響企業的效益,決定企業的命運和發展,是一種作用巨大、潛力無窮的文化生產力。企業文化體現企業核心價值觀念,它規定了人們的基本思維模式和行為模式。成功的企業必然得力于成功的文化。
二、以高績效為核心的企業文化
縱觀那些卓越的企業,我們會發現其企業文化及基本價值觀各不相同,但他們都實現了從優秀到卓越的跨越。問題是不同的企業文化為什么會支撐相同的企業成功?
事實上,世界上并不存在相同的企業文化,差異性是企業文化的特征。同時我們也可以發現,那些卓越企業的企業文化盡管在表述上各不相同,但其內核卻存在著共性。這些共性構成了卓越企業文化的共同特征,它表現為:
1.企業文化必須是對企業成功的經營管理實踐的提煉與總結,而不是外在的借鑒與引進,對于一個企業來講,其企業文化一定要具有原創性。
2.各個企業的企業文化表現為基本的價值判斷,隱含在基本價值判斷背后的是企業文化的核心價值主張。
3.企業文化必須體現在企業的機制、組織、流程和制度之中,并能夠得到后者的強力支撐,否則企業文化會永遠停留在假設層面。其中關鍵的一點,企業文化必須與企業的價值評價體系與價值分配體系形成有機的聯系,公司價值評價體系的關注點和薪酬體系的激勵點,必須轉移到高績效結果以及關鍵的高績效行為上。
4.企業文化最終必須體現在企業的組織運作、業務運作模式和員工的行為和行為結果上,也就是講,企業是否有優秀的文化,必須由企業的產品、服務和員工的行為來驗證,現實的經營管理成果是檢驗企業文化的惟一標準。
5.一個企業文化的優劣,必須由企業可持續的長期經營實踐來判斷,尤其是當企業面臨困境時,才是企業文化的有效檢驗期,百年老店和長壽公司是優秀企業文化的標志。
接下來的問題是,構成這些共同特征背后的核心基因是什么,換言之,是什么使這些企業的文化表現如此相同的共同性?其核心落腳于高績效文化。
為什么說企業文化的核心定位于績效文化呢?
因為企業生存于市場經濟體系中,市場經濟的基本規則是投入決定回報,企業要取得自己的生存價值和生存空間只能通過競爭來取得,企業之間的生存競爭本質上是效率的競爭,而效率的客觀表現是績效。
因為企業是通過經營行為滿足客戶的需要,來實現自己的盈利目標的,并通過管理來提升效率實現盈利目標的最大化。企業的盈利目標能否實現,企業能否持續地生存和發展,在于組織內部成員的價值創造能力,即員工的持續的高績效行為。
企業內部管理所生成的效率成為關鍵的要素,因為唯有高效率,才能降低單位產品的成本,產品才具有價格上的相對優勢,企業才會有足夠的利潤空間;惟有高效率,才能先于競爭對手發現并滿足客戶的需求;惟有高效率,企業才能為客戶提供全方位的服務。效率的競爭永遠是市場競爭的主旋律。
如何產生高效率?高效率來自于組織的簡約,流程的暢通,工藝的改進,工作的熟練,員工的職業化,而這些都歸結為企業的內部管理。一個低效率的企業無法在市場上長期立足,除非它是壟斷企業;沒有高效和有效的管理就不可能高效率。
企業有前途、工作有效率和個人有成就,是企業的三個最基本的命題,效率(或稱績效)永遠是問題的關鍵和核心。工作的高效支撐了公司的前途,公司的前途保障了員工的成就,其實問題就這么簡單。
這一切都落腳于績效——公司的績效、組織的績效和員工的績效。企業文化的核心自然也無法脫離這一主題,由此我們得出的結論是:盡管在理念層面企業文化的表述各異,但不能否認一個基本的現實,企業文化的核心是高績效文化。
三、如何建立高績效的企業文化
事實證明,良好的企業文化能使全體員工相信自己是在世界上最好的公司中工作,而產生由衷的自豪感。同時,還可激發員工的積極性、創造性和主觀能動性,并讓員工和管理者成為并肩作戰、榮辱與共的合作伙伴。如何確保企業文化成為員工持續高速發展的動力?那么就需要創建以高績效為核心的企業文化。主要有以下幾個步驟:
1.發展高績效企業文化的核心是真正做到“以人為本”。企業文化是作為一種“無形規則”存在于員工的意識中,企業文化離開員工根本無法獨立存在,“以人為本”是形成良好企業文化的基礎。根據調查,現在國際上成功的大企業不再以追求利潤為惟一的目標,而是有著超越利潤的社會目標,也就是說,“人的價值高于物的價值”。卓越的企業總是把人的價值放在首位,物是第二位的。應該尊重人的思想,在這個企業里,要能聽到不同的聲音,企業的領導者要能夠接受新思想所帶來的沖擊,這樣才能讓這個企業保持活力,也才能不斷地激發人的創造力。學習是企業長期的戰略任務,需要具有開放性的頭腦,不斷向成功者學習,善于分析和總結,將其成功之處善于用到本企業中去。同時,也要加強對市場經濟體制的研究和學習,加強對國際規范的了解,瞄準世界科技的發展,針對本行業的特點加強企業文化建設。
2.建設企業文化必須建立共同遠景。企業作為一個利益共同體,所擁有的員工需要一個共同的目標,這個事業目標既是企業對員工的一種利益吸引,也是對大家行為方向的一種界定。通過對目標的努力,員工精神文化逐步形成,概括、總結、提煉精神力量而得到確立,它是企業優良傳統的結晶,是維系企業生存發展的精神支柱。共同的價值觀,共同的信念會使企業員工凝聚成一個整體,并在工作中遵守企業的行為準則和道德規范,為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而努力。目標的確定要建立在對本企業發展戰略思考的基礎上,既具有特色,又比較實在。圍繞這一目標,培養企業全體人員所共有的價值觀、體系。企業共有價值觀的形成,是全體員工對企業所倡導的價值標準的認同過程。其培育方法通常是領導者倡導、培植,并以各種傳播方法灌輸到員工中去,給員工指出成功之路,并在企業內部制定出遵循的標準,日積月累逐步形成。
3.企業文化在建設發展中要有自己的特色。“特色”就是一個企業的文化個性,是這個企業在文化上與其他企業不同的特性。它只為這個企業所有,只適用這個企業,是這個企業生存、發展條件及其歷史延續的反映。假如把企業看作是一個生命體,那企業文化就是它的思維方式和行為舉止?,F實生活中沒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同樣,完全相同的兩個企業文化也難以尋覓。建設企業文化不要加以模仿,否則就像影子一樣顯現不出來,企業文化必須突出重點,不同的價值觀念進行分析整合、精心提煉出最適應本企業發展、最有價值的精神,而不是簡單地模仿別人。國內外的優秀企業,都是具有鮮明的文化個性的企業。比如,提到IBM公司就想到“IBM就是服務”的企業精神,提到諾基亞就感受到“科技以人為本”,提到沃爾瑪就知道“低價銷售、保證滿意”
4.建立目標管理為導向的關鍵事件績效考核模式?;谀繕素熑蔚年P鍵事件績效考核模式以目標和崗位責任為出發點,以目標管理法為基礎,在組織目標層層分解至各部門的過程中,通過對部門職責的梳理,確定部門的績效關鍵目標的同時明確部門應該承擔的責任;在上級與部屬就目標達成的溝通過程中,以組織和部門的分解目標為前提,結合員工的崗位責任,確定員工各自的績效關鍵考核目標;在績效目標達成的考核中,以對未達成目標的責任追究與員工完成頂定目標的情況作為對其獎懲的依據,實現目標績效考核的公平。
5.企業文化的力量源泉來自創新。只有創新的企業文化才有生命力,才能使企業文化出現活力,在企業文化創新方面要注意不斷吸收容納社會歷史進程中的各種新的文化要素,不斷融匯現代科學與教育的新質內涵,形成具有現代意識、現代知識、現代內容的新企業文化。不妨從以下兩個方面人手:一是要致力于企業價值觀的創新;二是要確定企業文化創新的機制,并以企業精神為統帥,指導企業不斷創新。市場是在不斷變化的,企業一成不變的結果只能是被市場所淘汰。堅持創新、改造自己、追求卓越才是先進企業文化的內涵。
建立高績效的企業文化是一項永無止境的系統工程,它要有高瞻遠矚的設計者,還要有廣大員工的積極參與和普遍認同,要具有制定的合理性、理解的廣泛性并結合現實才能建設一個優秀的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