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員工持股計劃在歐美企業中頗為盛行且效果顯著,但近年來在我國企業中推廣實施時卻遭遇了水土不服,收效甚微,我們應全面深入分析我國員工持股計劃的各種利弊,不斷改進和發展,建立和完善具有中國特色的員工持股計劃。
[關鍵詞] 員工持股計劃 激勵 完善
員工持股計劃ESOP(Employee Stock Ownership Plan)是員工通過合法途徑持有本公司的一定股份,從而享有公司的剩余索取權和經營決策權的一種產權制度。ESOP獨特的利益分享和管理參與機制,對員工具有強大的吸引力和激勵作用。西方的研究表明,相比于普通公司,實施ESOP的公司增長率要高出8%~11%,生產效率高出52%,營業額增長幅度則高出46%。我國企業的ESOP正處于探索起步階段,深入的分析研究,對我國ESOP的普及與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員工持股計劃的積極意義
員工持有公司股份,使其由單一的受雇傭者,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企業的實際擁有者,可參與公司的價值分配,利益所得與企業的發展盈利狀況直接相關,促使員工更有可能增強創新精神,努力提高企業效率并避免有損企業利益的短視行為。員工也樂意承擔股東的義務,積極參與公司的日常管理,監督經理人員的經營業績,同時主動發現企業的弊病漏洞和隱藏的成長空間,推動企業的自我完善。對高層管理人才和核心技術人員而言,人生的自我實現是更有效的激勵方式。ESOP將公司的未來命運賦予了個人,正是從機制上對人才價值的充分肯定,有利于吸引和保留人才。
作為現代市場經濟中的微觀經濟基礎,企業必須要有健全的產權制度,通過ESOP實現的企業產權內部多元化,更有利于資本與勞動的優化配置,實現效率與效益的最優結合。
ESOP可視為企業的一種融資途徑,將員工的部分工資獎金以公司股份的形式發放,減少了企業對外融資的依賴性,降低了資本成本。而對員工而言,由于更了解本公司狀況,信息不對稱性的降低使ESOP不失為一條低風險的投資途徑。
社會而言,ESOP表現出更積極的一面。員工實現了個人財產的多元化配置,構建了一種財產累計機制,能有效增強個人抵御未來風險的能力。由于員工在獲得勞動收入的同時參與剩余價值的分配,因此更多的人能享受到社會新增的財富,充分體現了效率優先兼顧公平的原則,有利于實現共同富裕,構建和諧社會。
二、我國現有的不足
我國的員工持股計劃是伴隨著20世紀80年代的國企股份制改造而產生的,一經出現就受到了廣泛關注,有了長足發展,但也暴露出許多不足,比之國外,總體效果不甚理想。
1.短期行為嚴重:特別是對上市企業而言,公司IPO之后,部分員工“一夜暴富”,在突如其來的財富面前,持股者喪失了奮斗的動力,受利益驅使,急于在二級市場上將股票脫手套現。更為嚴重的是持股數較多的高管人員,往往通過辭職的方式擺脫公司對內部人員轉賣員工股的限制,不少公司因此陷入IPO后業績迅速下滑的怪圈。
2.員工持股形式化:員工持股數過低,趨于形式化,難以真正介入企業的監督管理,無法行使股東的實際權力。這也導致員工往往放棄了自己的權力,ESOP失去了原有的參與意義。
3.激勵效果微弱:就單個普通員工而言,個人努力對公司業績的影響微乎其微,ESOP難以真正發揮有效的激勵作用;而ESOP又是一種團體性激勵方式,所有持股人無論努力與否,都能享受企業發展的成果,因而容易引發搭便車行為。
4.國有資產流失:對于國有企業而言,高管人員常常打著員工持股計劃的幌子,侵吞巨額國有資產。同時由于ESOP實施過程中的諸多不當,例如內部員工股與市面股的過大價差,也引發了關于國有資產流失的種種爭議。
三、完善我國員工持股計劃的建議
員工持股計劃已經在西方企業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在我國的水土不服,大多源于不完善的運行監管機制,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加強法規建設:通過專項立法以及對現有《公司法》《勞動法》等法律的補充完善,保證員工股來源的合法性,規范員工股的流通性,將員工持股份額控制在可以發揮效用的合理區間。同時政府可以通過鼓勵性的財政政策,引導推動企業的ESOP進程。
2.專門的股權管理機構:借鑒歐美等國ESOP的成功經驗,可建立專業的信托機構或通過工會、員工持股會等組織,集中管理股權,進而形成意志統一的大股東,更有效的表達普通員工意志,行使管理和監督的權力。同時也借由這種組織,對內部成員實施有力的監控和互相督促,利用群體壓力減少員工的搭便車行為。
3.股權贖回機制:通過事前簽訂的協議,保證公司在員工離職時,有權以低于市值一定比例的價格贖回股權,以減少短期行為,并限制人才的流失。
4.與社會保障制度結合:不同于美國,我國社會資產的證券化程度很低,我國公民難以從金融資產的升值中獲得更多穩定而長期的收益,當前我國的醫療養老失業等保險也尚不完善,ESOP是對員工社會福利的有力補充,能在一定程度上緩解社會壓力。
5.加強企業文化建設:通過企業文化的建設與熏陶,增強員工的企業認同感和主人翁責任感,令員工從思想上將個人利益與企業的長久發展相結合,從而增強ESOP的效用。
參考文獻:
[1][美]凱爾索:資本家宣言.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
[2]牛衛平林丹明:民營企業“股權激勵”的思考.《經濟師》,2002(2):20-21
[3]芮明杰郭玉林:“智力資本激勵的制度安排”,《中國工業經濟》,2002(9):64-69
[4]楊歡亮:西方員工持股理論綜述.《經濟學動態》, 2003(7) :65-68
[5]李新寧:我國企業員工持股制度探析.《商場現代化》,2007(5):312
[6]韓玉玲:分享經濟的理念與員工持股計劃.《經濟管理》,2007(5):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