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分別從營銷理論演進過程、營銷發展趨勢,以及營銷自身定義三個方面,對營銷實質進行了初步探討,認為:從宏觀上分析,營銷應該貫穿在企業的整個價值創造與增值活動中,可以營銷來整合企業資源,并通過營銷在市場中進行有效傳遞客體價值,從而真正把市場與企業緊密相連,它是時代的產物并與時俱進。從微觀層面看,營銷之產生是因為眾多剩余產品的存在,推銷剩余產品是營銷發展的初始動力;克服推銷阻力構成營銷發展的第二次動力;加強營銷管理、縮短營銷渠道、減少促銷努力、使推銷成為多余,是營銷發展的第三次動力,也是營銷最高境界??傊?,營銷注重實戰,它首先是一門藝術,然后再逐漸歸納、完善營銷經驗,從而形成獨特的營銷理論體系并最終成為一門學問。
[關鍵詞] 營銷理論 營銷趨勢 營銷定義 營銷實質
在營銷理論與實踐創新輩出的時代,如何從眾多的理念與方法中把握營銷思想、理清營銷脈絡至關重要。本文試圖從營銷理論演進過程、營銷發展趨勢,以及營銷自身定義入手,對營銷實質進行初步探討,希望能對那些營銷迷路者有所幫助。
一、從營銷理論演進過程看營銷實質
現代企業的市場營銷管理觀念依其演變歷程可分為五種類型,即生產觀念、產品觀念、推銷觀念、市場營銷觀念和社會市場營銷觀念。它們都在其各自孕育的背景市場中產生過重要的作用,并仍然會對現代市場經濟產生不同的影響。我們可以從這些企業營銷觀念以及演進過程中,得出如下結論:
1.營銷是時代的產物
與人類歷史上長期生產力水平不高對應的是賣方市場,因而占統治地位的企業經營觀是生產觀念;隨著科技發展、社會進步,物質產品越來越豐富,企業開始提高產品質量、有意識地推銷企業產品;而到真正的買方市場來臨,企業必須生產出市場需要的產品、定價時考慮市場因素、做促銷活動以提高產品的知名度與企業的美譽度、建立銷售渠道便于消費者獲得產品……從產品觀念到推銷觀念的轉變可以視為是真正營銷時代的開始。
2.營銷首先是一種技能、一種手段
賣方主導市場時,產品不愁沒有銷路,企業以產定銷,營銷作為一種技能沒有足夠生存空間。買方主導市場,供大于求,企業生存環境惡劣,必須主動尋找市場,實現以銷定產,營銷首先作為一種技能(推銷)有了生存與發展的土壤。當然,營銷作為企業銷售產品的主要的、直接的手段,后期得到了加速發展,并形成了一套關于營銷實踐的理論體系。
3.營銷的功利意識很強,短期行為現象顯著
紅海之中奮爭的企業表現非常明顯。實際上,營銷的一個標志性環節——“推銷”之產生,其根本目的就是為了把企業生產過剩的產品賣出去。在相應的營銷規范缺失或不健全的情況下,不惜采用任何手段、把產品推銷出去的典型的短期行為,都使得營銷烙上功利性特征。長此以往,目標顧客會產生排斥營銷的行為,對企業長遠發展不利。
4.市場營銷功能得到擴展,向大營銷轉變
市場營銷觀的出現,是企業經營觀的一次飛躍——營銷不僅參與產品的開發、定價、制造,以及分銷活動,甚至參與到企業的價值選擇與價值傳播環節,它標志著市場營銷職能在整條企業價值鏈條上的延伸,部門營銷開始向企業整體營銷轉變。同時,社會市場營銷觀念中的企業、社會、消費者的多方共贏理念,使得“以營銷為思路,整合企業資源”的戰略營銷成為可能,并把營銷由管理學、經濟學領域拓展到社會學領域,大營銷時代來臨。
二、從營銷發展趨勢看營銷實質
新世紀的市場營銷將會呈現出如下四個顯著特點:第一,市場營銷國際化。在一個日益融合的、巨大的、沒有時空差異的統一市場中,所有的企業不僅面臨本國市場競爭,更要接受外國強大競爭者的挑戰,而全球性的戰略聯盟進一步加速了市場營銷的國際化。第二,出現虛擬市場營銷。在一個由網絡技術構建的真實存在的虛擬市場中,消費者身份被虛擬,消費行為網絡化,廣告、調查、分銷和購物結算都轉變為數字化行為。第三,營銷組織設計更加精簡、反應更加快速。反應迅速、溝通暢通、業內外的協調和互動加強,是信息時代對營銷組織的要求,未來企業營銷組織特征是管理中層缺失,結構扁平化或網絡化。第四,市場營銷人員成為咨詢顧問。借助電腦網絡系統,營銷人員的作用更主要體現為充當信息咨詢顧問,為顧客提供產品與服務信息并設計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從上述營銷發展趨勢可以看出,在營銷客體發生變化的同時,傳統4PS將得到進一步發展;另外,更加注重戰略營銷也是未來營銷的新特點。
1.營銷客體發生變化
人類很多現實的或潛在的需要可以從市場交換中得以滿足。正因如此,那些可以滿足人類現實或潛在需要的、有價值的“產品”,因為有需求存在就可以作為營銷客體。營銷客體可以是產品或服務,也可以是方案、點子等等。新形勢下,方案營銷會逐步流行:市場營銷人員為客戶提供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案,從而成為消費顧問;現代信息業與物流業的發展將是這種轉變的技術支撐與有力保障。
2.傳統營銷組合4PS將有所豐富
首先,在傳統4PS(product、price、place、promotion)之中,place變化明顯,表現為銷售渠道變短、變平,現代物流的興起甚至可以使銷售網點缺失,傳統的促銷渠道作用被弱化;如果原來price變化有place原因,那么由于銷售渠道變短、變平或缺失,而使price更趨向于由供需決定;依賴于信息的日益易得性、技術更新的迅猛性,product將會更加適應多變的市場需求,甚至可以有效滿足利基市場(niche market)的需要;promotion則會借助電腦技術以及網絡技術的發展而變得更加直接有效。其次,由于營銷的功能已經不僅局限于價值提供環節,已經擴展到價值選擇與價值傳播環節,傳統的工業時代產物4PS已經顯得有些過時,應再考慮strategic、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即4PS+SIT),以適應新的變化。
3.企業將更加注重戰略營銷
營銷的國際化趨勢、虛擬營銷的出現,以及營銷觀念本身的發展,都使得企業更多關注戰略營銷,更多關注價值選擇與價值傳播環節,營銷思想在企業整個價值鏈條中活躍起來。
三、從營銷定義看營銷實質
1.美國營銷協會(American Marketing Association)的營銷定義
美國營銷協會認為:營銷是一項有組織的活動,它包括創造價值,將價值溝通輸送給顧客,以及維系管理公司與顧客間關系,從而使得公司及其相關者收益的一系列過程。
2.菲利普·科特勒(Philip Kotler) 看營銷
“現代營銷學之父”菲利普·科特勒分別從社會和管理的角度對營銷進行闡述。他認為:營銷是個人和集體通過創造、提供出售,并同別人自由交換產品和價值,以獲得所需所欲之物的社會過程;從管理的角度來看,營銷經常被描述為“推銷產品的藝術”。
3.彼得·杜魯克(Peter Drucker) 的營銷思想
“管理學之父”彼得·杜魯克認為,“可以這樣說,某些推銷工作總是需要的。然而,營銷的目的就是要使推銷成為多余。營銷的目的在于深刻地認識和了解顧客,從而使產品或服務完全適合他的需要而形成產品自我推銷。理想的營銷會產生一個已經準備來購買的顧客。剩下的事就是如何便于顧客得到這些產品和服務?!?/p>
上述三種定義可以看出:(1)AMA從企業價值鏈的角度進行分析,認為營銷就是一個企業創造價值與傳播價值的過程,此定義拓展了營銷思路,把營銷理念滲透到了企業的每一個價值增值環節;(2)菲利普·科特勒則從傳統營銷流程出發,認為營銷是一個在生產、流通、交換、消費領域活動的過程,他更看重營銷實踐,認為營銷更像是一門藝術;(3)彼得·杜魯克則站在管理角度,認為營銷的目的是要使推銷成為多余。三種定義角度不同,各有千秋,可以互補。
綜上所述,作者認為:從宏觀上分析,營銷應該貫穿在企業的整個價值創造與增值活動中,可以營銷來整合企業資源,并通過營銷在市場中進行有效傳遞客體價值,從而真正把市場與企業緊密相連,它是時代的產物并與時俱進。從微觀層面看,營銷之產生是因為眾多剩余產品的存在,推銷剩余產品是營銷發展的初始動力;克服推銷阻力構成營銷發展的第二次動力;加強營銷管理、縮短營銷渠道、減少促銷努力、使推銷成為多余,是營銷發展的第三次動力,也是營銷最高境界。總之,營銷注重實戰,它首先是一門藝術,然后再逐漸歸納、完善營銷經驗,從而形成獨特的營銷理論體系并最終成為一門學問。
參考文獻:
[1]菲利普·科特勒 凱文·萊恩·凱勒著梅清豪譯:營銷管理(第12版).世紀出版集團、上海人民出版社
[2]Peter Druker.Management:Tasks,Responsibilities,Practices(New York:Harper and Row,1973),pp.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