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體驗式旅游代表著旅游發展的新趨勢,成都市體驗式旅游還處于初級階段。本文分析了成都體驗式旅游的優勢和劣勢,并提出了相應對策:政府應該加強投入與管理;增加體驗式旅游產品的文化特質;精心設計旅游線路,提高重游率。
[關鍵詞] 成都 體驗式旅游 文化特質 旅游管理
體驗式旅游是指在旅游過程中,為游覽者提供更多、更深層次的體驗、感受的旅游。旅游的本質是一種體驗,體驗式旅游代表著旅游發展的新趨勢,越來越多的旅游企業將產品和服務價值融入到游客對產品和服務的感受中,提供個性化的體驗消費。成都市體驗式旅游還處于初級階段,有待于進一步開發和管理。
一、成都市體驗式旅游的優勢
1.產品豐富
成都的旅游資源具有以下特點:一是人文景觀多,全市現有人文景觀170多處,其中的都江堰-青城山是世界文化遺產,武侯祠、杜甫草堂等17處景觀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二是自然景觀全,擁有國家級風景名勝區4處,省級風景名勝區5處,國家級森林公園4處,國家自然保護區3處,國家級地質公園1處。三是旅游資源分布相對集中,大部分旅游資源距成都市區僅1~3個小時的車程。
成都旅游資源中可供開發體驗式旅游的產品見表1。
2.產品美譽度高
成都市旅游產品在國內外旅游者的心目中具有良好的印象和聲譽。根據成都旅游門戶網調查結果,2001年~2004年平均19.13%的旅游者認為成都市的旅游產品“質價相符”,75.94%的旅游者認為成都市的旅游產品“質價基本相符”;2002年~2004年,95.63%的旅游者表示愿意再來成都旅游。
3.區位優勢明顯
成都旅游基礎設施齊備,交通方便。雙流國際機場是全國6大航空港之一,客流量名列全國前茅;寶成、成渝、成昆、達成4條鐵路,構筑了成都的鐵路交通網,每天有50多對旅客列車進出成都站,其中旅游專列5對。成都同時也是去西藏、九寨溝、黃龍、峨眉山--樂山等旅游目的地的中轉站,處于眾多知名旅游目的地的“門戶”位置。
二、成都市體驗式旅游的劣勢
1.競爭激烈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一些競爭主體已經率先開發體驗式旅游。比如西安的兵馬俑村、陜西臨潼的溫泉浴、云南的民俗村,還有貴州及西昌等地的體驗式旅游項目起步較早,漂流、探險、扎染、民俗、自助等各種體驗活動已經開展得有聲有色。周邊的類似產品、可替代產品對成都體驗式旅游構成了較大的威脅。
2.旅游整體環境需要優化
成都旅游門戶網數據顯示,2002年~2004年來成都的旅游者游覽本市景點數平均僅占1.29%,游覽本省的比重為36.72%,游覽外省的比重為58.88%,成都仍然沒有擺脫“客源中轉站”的旅游城市模式;游覽者在成都停留的時間不長,游覽的景點數較少;本地游覽者比重大。成都旅游還需要吸引更多的消費者。
3.體驗式旅游起步晚,基礎差
對體驗式旅游的認識和重視不夠,體驗式旅游開發項目少,水平低。一方面,抱著“小富即安”、“皇帝的女兒不愁嫁”的心態,依靠一些著名景點的門票度日,不思進取;另一方面,思想觀念轉變了,但是缺乏科學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對于旅游開發、營銷和管理顯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成都市許多優秀的旅游資源沒有被很好地利用,一些景點出現“有盛名而無盛況”的情況,由于參與性活動少而導致游覽者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三、成都體驗式旅游的開發對策
1.政府加強投入與管理
旅游業是一項綜合性極強的系統工程,政府宏觀管理功能發揮的好壞,對旅游業的發展至關重要。目前成都體驗式旅游宜采取政府主導型戰略,政府要轉變觀念,理順關系,認清職責,找到適合自身特點的方法和路子,整合各種資源,形成“合力”,為體驗式旅游的發展鋪路搭橋。
大而言之,應加快城市基礎設施建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做好城市形象、城市旅游品牌的策劃和推介,制定政策鼓勵扶持旅游業,對涉旅行業進行規范管理和統籌安排,為成都的體驗式旅游的發展提供厚實的基礎和良好的氛圍。小而言之,可以在細節上面為體驗式旅游提供條件和服務,比如針對成都游覽者散客較多,而散客更利于進行體驗式旅游的情況,政府可以制作《成都市旅游指南》之類的小冊子,介紹成都典故、景點以及旅行社電話、景點公交線路等旅游信息,以較低的價格甚至免費在車站、機場等人流量較多的地方發放,把潛在的消費者吸引到景點中去。
2.增加體驗式旅游產品的文化特質
成都體驗式旅游是否能夠具有后發優勢,關鍵在于能否找準自己的特點,實行差異化戰略。筆者認為,這個突破口就在于“文化”。
(1)讓成都的文化景觀“鮮活”起來
不應該讓成都眾多的歷史文化景觀在故紙堆里輝煌,應該增加其體驗式活動,讓它們重新煥發生機。以成都市區內的人文景觀為例,可以在武侯祠里增加古代冷兵器展覽、制造或銷售;舉行武術表演或趣味性的“擂臺賽”;開辟一個專門的“桃園結義館”,供有意的游覽者結義、增進友誼。可以在望江樓舉行“女詩人詩歌朗誦比賽”;讓游覽者參與制作“薛濤箋”,或者現場銷售“薛濤箋”,讓游覽者在上面給自己的親朋好友寫信,由景區負責統一郵寄。其他的人文景觀以此類推,都可以開發出各種豐富多彩的參與性活動,調動游覽者的體驗和興趣。
(2)讓體驗式旅游產品“文化”起來
旅游應該有益于人們的身心健康,滿足人們高層次的精神追求,因此體驗式旅游產品開發切不可見錢眼開,不擇手段,為迎合游覽者而流于低級庸俗;相反,它應該保持較高的文化品位來引導人們的消費取向。對于現代人來說,越是生活節奏快,越希望“浮生偷得半日閑”,拋卻名利,或吟風弄月,或小憩片刻。在杜甫草堂、望江樓可以開辟“詩意館”,為了保持幽雅,每天限量接待;也可以有獎競猜,知識搶答等方式增加其文化含量。在有條件的湖泊、山地、草原可以開發定向越野、沖浪、滑翔、劃船比賽等有益于健康的體育類活動。
3.精心設計旅游線路,提高重游率
針對現代生活節奏加快、游覽者停留時間短的情況,可以因勢利導,精心進行旅游線路設計。應該按照不同消費者的情況,充分考慮消費者的年齡、體力、愛好、心理、地區、消費期望等因素,進行市場細分和旅游產品組合,設計出多樣化的線路供游覽者選擇,比如線路的風格可以大體設計成“深度體驗型”和“多樣化體驗型”,深度體驗在一兩個同類的景點把一種體驗發揮到極致,多樣化體驗則體現多種感受的變化和對比。
針對本地游覽者比重較大的情況,可以大量開發那些消費成本較低但重游率高的體驗式旅游產品,比如農家樂、溫泉、游樂園、公園等,提高省內外游覽者的重游率,使體驗式旅游成為人民生活的一部分。
四、結束語
成都體驗式旅游盡管還處于初步階段,但它在資源方面擁有天然的優勢,應該盡快利用難得的機遇,從自身的實際情況出發,分清優勢與劣勢,找準特色,適時開發多種參與程度高的體驗式旅游精品,來帶動旅游業乃至整個經濟產業鏈的發展。
參考文獻:
[1]B.約瑟夫·派恩,詹姆斯.H.吉爾摹:體驗經濟[M].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
[2]王慧:淺析體驗經濟時代的旅游產品創新[J].經濟師,2007(2)
[3]孫希華宋立杰李平:山東省東部沿海城市體驗式旅游開發潛力研究[J].海洋科學,2007(6)
[4]http://www.cdta.gov.cn成都旅游門戶網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圖表、注解、公式等內容請以PDF格式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