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編輯,就是以網絡為載體,對信息進行有效采集、篩選、編排和發布的網站從業人員,他們是信息在網絡上得以有效傳播的能動性要素,是網絡媒體內容的設計師和建設者。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 7月24日發布的《第2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提供的信息,截至2008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量達到了2.53億人,首次大幅度超過美國,躍居世界第一位①。在這樣的背景下,強調網絡編輯更要講政治,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必要性。
網絡媒體發展迅速、影響巨大,講政治是網絡編輯的第一位責任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此次發布的報告顯示,網絡新聞使用率達81.5%,用戶規模達到2.06億人,網絡新聞閱讀率比2007年12月增加了8.8個百分點,在網絡應用中排名躍升至第二位。互聯網已經成為新聞傳播領域中影響巨大的、最具發展潛力的新興媒體②。由于網絡傳播具有的傳受的即時化、互動化、全球化,內容的海量性,形式的多樣性,獲取的便捷性等特點,使網絡媒體具有傳統媒體不可比擬的優勢,擁有比傳統媒體更深入、持久和全面的滲透力和影響力。我國網絡媒體的快速發展導致了網絡編輯隊伍數量的迅速增長。2005年,勞動和社會保障部公示的第三批十種新行業中,“網絡編輯員”名列其中,同時也發布了網絡編輯的職業標準,推出網絡編輯的職業資格考試,考試合格者將獲得《專業技術水平認證證書》,作為從業資質。據估算,目前我國擁有網絡編輯人員近300萬,而傳統媒體有編輯記者75萬人,網絡媒體從業人員在數量上遠遠超過傳統媒體③。網絡編輯是技術與人文之間的橋梁,被認為是網絡信息的培育者與把關者、歷史的記錄人、時事的分析師、未來的預測者,需要在復雜多變的環境里履行好自己肩負的重任。
胡錦濤同志6月20日在人民日報社考察工作時的講話中指出,互聯網已成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會輿論的放大器,我們要充分認識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新興媒體的社會影響力,高度重視互聯網的建設、運用、管理,努力使互聯網成為傳播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沿陣地、提供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平臺、促進人們精神生活健康發展的廣闊空間④。這是黨的領導人對互聯網功能和作用的最新認識及概括,也表明了總書記對互聯網工作者特別是網絡編輯寄予的厚望。要使互聯網成為總書記概括的前沿陣地、有效平臺和廣闊空間,網絡編輯就必須講政治,保持正確的政治立場和政治方向,不斷地增強自己的政治敏銳性和政治鑒別力,把政治和業務、技術與人文、引導與服務結合起來,更好地發揮網絡媒體在傳播先進文化、推動經濟發展、引導人民思想、培育社會風尚、促進社會和諧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網絡編輯講政治就是要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
引導輿論是大眾傳媒的一項重要功能,網絡編輯講政治的主要體現就是用正確的輿論引導人。和傳統媒介相比,網絡信息的發布相對自由,專業審查和審核程序相對寬松,網絡輿論具有的個性化、言論主體的多元化以及交流的及時性、互動性等特點,使得網絡媒體的輿論引導工作環境更為復雜、難度更大,這也給網絡媒體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此,黨的十六屆四中全會指出:“高度重視互聯網等新型傳媒對社會輿論的影響”,“形成網上正面輿論的強勢”。這是我黨針對新型傳媒傳播特點,探索新形勢下輿論工作規律的重大戰略部署。
網絡媒體的輿論導向是一種綜合效應,是網絡媒體傳播、服務等各項功能的綜合體現,是網絡信息總體質量、文化品位、服務水平的具體體現。胡錦濤同志說,輿論引導正確,利黨利國利民;輿論引導錯誤,誤黨誤國誤民⑤。這里的輿論引導,是包括網絡輿論引導的。網絡編輯要履好職、盡好責,就要有把握正確輿論導向的能力。這種能力不僅體現在策劃、選題、組稿中,也同樣體現在標題、語言、順序排列等新聞要素的組合中。網絡編輯要通過報道新聞及設置有關的話題或者議題,吸引受眾參與到網絡傳播過程中,通過及時的新聞報道、網絡互動交流和詳盡的事實背景材料,對網絡民意進行整合,在交流和互動中引導大眾輿論,促成正確輿論的形成,并培養受眾對網絡媒體的信任度、忠誠度。
網絡編輯工作的核心是“把關”,即根據受眾的需要、按照一定的價值標準體系對各種信息進行鑒別、選擇和編排。網絡媒體的信息來源,既包括傳統媒體及其記者,包括網絡論壇、網上聊天、新聞組等,也包括網絡媒體記者、作者的原創作品。不管信息來自何種渠道,都需要經過網絡編輯進行認真的選擇和精心的編排之后才能和受眾見面。如果網絡編輯把關不嚴,對網絡論壇、社區、博客等互動空間監控不力,黃色的、虛假的、格調低下甚至有政治錯誤的信息就會在網絡上流傳,這不僅會嚴重損害網絡媒體在公眾中的形象,削弱網絡媒體的公信力、影響力,甚至會影響網絡媒體服務于黨和政府中心工作這一基本職能的履行。因而,網絡編輯不僅要具有高度的政治意識、責任意識,同時也要重視不斷提高輿論引導藝術,把握并引導好網絡輿論的走向。在這個方面,要注意運用理性力量和情感因素來進行輿論引導,從認知、情感入手,曉之以理、動之以情,通過所報道的事實和清醒的分析、有見地的點評,以感染受眾并引導其進行思考,從而使之產生認同與共鳴,形成網上正面輿論的強勢,發揮好以正確的輿論引導人的作用。
網絡編輯要擔負起輿論宣傳的重任,就要不斷增強政治敏感,不斷提高業務能力,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在報道重大問題、社會熱點、難點問題方面把好關、把好度。要加強對馬克思主義新聞觀及黨的新聞宣傳方針政策、法規制度的學習理解,始終用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方法觀察、分析各類重大新聞,按新聞規律辦事,保證網絡媒體導向正確、內容健康、格調高雅,從而把講政治的要求落到實處。
注釋
①②《CNNIC發布第22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http://www.cnnic.net.cn/html/Dir/2008/07/23/5233.htm
③《透視當今網絡編輯的職業生涯》,新華網2008年06月16日,http://news.xinhuanet.com/ newmedia / 2008- 06/16/content_ 8377340.htm
④⑤《胡錦濤在人民日報社考察工作時的講話》,胡錦濤《人民日報》2008年6月21日
(作者單位分別為:陜西廣播電視大學;《武警后勤》編輯部)